探究信息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路径

2024-11-28 00:00杨婷
国际公关 2024年20期

摘要:随着信息化平台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地方高校内普遍存在大学生遭受网络诈骗的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大学生遭受网络诈骗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缺少法律防范意识,抱有侥幸心理以及高校开展的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缺乏时效性。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针对大学生反诈防骗工作,地方高校必须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教育机制,各部门应联动建立反诈防骗应急体系,促进高校反诈防骗网络建设,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的网络安全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地方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

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可能遇到的网络诈骗现象,结合受骗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现代网络诈骗的类型和手段,围绕社会、学校、学生个人等层面分析大学生被骗的原因,不断完善地方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的路径,借助信息化技术,高效提升大学生的反诈防骗能力。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遭受诈骗的原因

(一)缺少法律防范意识

地方高校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注重文化课成绩,很少了解法律防范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导致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因此,为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留下了可乘之机。当代大学生作为遭受电信诈骗的主要群体,如果法律防范意识不足,就有可能掉入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陷阱,遭受经济财产的严重损失,部分经济条件、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不得不因此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地方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防范意识的培养,要求大学生积极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常识。在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通常花费大量时间投入网络环境,但大学生群体不仅缺乏基本的法律防范意识,还往往对父母和朋友的善意提醒置之不理,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智能应用不断推广与普及的背景下,网络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甚至将学习、生活、购物等重心完全迁移到互联网环境,这同样加大了大学生遭受网络诈骗的概率。[1]近年来,地方高校大学生受网络诈骗影响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案例层出不穷,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严重缺少法律防范意识和习惯,如随手丢弃网络购物的包裹,或在陌生的网络环境中填写个人信息等,也为网络不法分子窃取个人隐私信息埋下了危机。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已经接触过各种低级的现代诈骗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心理,误以为自己已经具备防范诈骗的能力。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各种诈骗手段和方式层出不穷,公安和网警尚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追查各种网络诈骗路径,当代大学生欠缺基本的反侦查和防骗能力,因此,尽管有着丰富的互联网使用经验,同样很难逃开网络诈骗分子布下的各种陷阱。

(二)部分大学生抱有侥幸心理

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并不具备创造经济的能力,但网络购物意愿相对较强。在超前消费心理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极易被中奖、秒杀等快速赚钱的兼职渠道所迷惑。尽管部分大学生对低级的网络诈骗手段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但不法诈骗分子同样针对大学生群体做好了各种准备,如利用截图或朋友圈营造的人设来吸引大学生,大学生容易对这种刻意准备的骗局心存侥幸,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不法分子布置好的陷阱。高校大学生心思单纯且社会经验少,缺乏识别、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在不法分子的引诱下,很可能被高薪、暴富等字眼迷惑本心。尽管大部分社会群体都抱有侥幸或贪图小利的心理,但成年人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多,对各种网络诈骗陷阱也保持着基本的警惕心。[2]而大学生群体好奇心强且勇于冒险,在自由的网络环境下极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如以区块链为驱动的新型货币作为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并未引起广大高校大学生的警惕和关注,很多大学生极容易盲目跳入这种诈骗陷阱。

(三)反诈防骗教育缺乏时效性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需要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和法律常识,提高自身应对网络诈骗的能力。针对网络诈骗具有的社会危害性和欺诈性,各大高校需要开展专门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大学生强调反诈防骗的重要性。但在信息化背景下,部分地方高校开展的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往往流于表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高校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而遭受网络诈骗的学生群体数量相对较少,高校很难集中组织这部分学生参加网络诈骗防范教育。同时,部分高校组织的反诈防骗教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和实时性。高校大学生在知识和学术研究方面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但很少有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开设专门的反诈防骗课程或讲座,并且高校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的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能力较为薄弱,无法在安全教育和反诈防骗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帮助,最终取得的反诈防骗教育效果也并不理想。

二、信息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反诈防骗路径

(一)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教育机制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群体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教育机制,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备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全面排查不法分子窃取大学生个人信息的来源和渠道。[3]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反诈防骗相关的专题讲座、个人隐私保护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或针对大学生群体开设专门的反诈防骗教育课程,引导他们了解各种现代诈骗手段,并为学生提供自主讨论和沟通的平台。在日常的讲座或课堂教育中,鼓励大学生积极探讨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充分发挥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的作用和优势,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反诈防骗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形成防骗意识和习惯。在高校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相关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学生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头脑和问题分析能力,尤其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还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社会阅历少、爱冒险的性格特征,向大学生举证高薪、中奖等诈骗手段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程或讲座活动,才能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大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依旧能够保持冷静分析的头脑以及不贪利、不盲从的心理。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或团建活动等,鼓励他们在同伴和朋友之间分享典型的防诈防骗案例,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反诈防骗氛围,以良性宣传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反诈防骗意识。

(二)部门联动建立反诈防骗应急体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应联动各部门共同建立反诈防骗应急机制,将反诈防骗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鼓励大学生及时反馈其遭遇的网络诈骗行为,以此对其他学生起到良好的警醒作用。在反诈防骗应急机制建设过程中,高校可以与当地的公安机关、网信部门、网络技术监督部门等寻求合作,利用反诈防骗预警系统,实时追踪各种网络诈骗活动,同时,不断完善反诈防骗应急机制和预警体系。[4]高校还需督促各部门及时分享反诈防骗的相关信息资源,重点关注各种可疑的短信或诱惑信息,要求学工部、后勤部等单位第一时间向学生传达预警指令。高校学工部可以带领大学生注册国家反诈中心,由相关工作人员实时监测学生可能遇到的网络诈骗风险,高校保卫室和当地公安机关都能通过国家反诈中心捕捉到异常的信息反馈,学生也能接收到手机APP发布的反诈防骗信息提醒。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后勤部需要及时联络学生本人,明确传达学生可能遭受的网络诈骗风险,及时切断不法诈骗分子实施诈骗行为的来源和渠道。此外,高校保卫室还需要密切关注各种新型网络诈骗案例,并将其同步传达至教务处,为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供素材。在高校保卫室、后勤部、学工部等部门的联动作用下,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事前预防、事后反思等宣传教育活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邀请当地公安机关进校开展普法教育,针对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工作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重建的宣传教育机制。另外,在开展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时,应避免宣传教育活动流于形式,而要确保学生将反诈防骗的方法和手段铭记于心。

(三)促进高校反诈防骗网络建设

在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高校给予的显性教育,还需要注重家庭对学生带来的隐性教育,其对大学生的性格和问题处理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保持良性相处关系,在家庭的支持下克服各种风险和挫折。只有向大学生提供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带来的双重引导和保障,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应对和解决网络诈骗问题的能力,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大学生积累反诈防骗经验。高校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商,而社会历练和家庭教育则可以提升学生的情商,两者在学生的社会适应和个人成长中缺一不可,这也是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举措。[5]为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工作时,应将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促进 “家庭—学校”反诈防骗网络建设,要求学生在课堂教育中学习反诈防骗相关法律知识,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必要时,高校可构建 “宿舍—班级—年级—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五级联动反诈防骗机制。其中,宿舍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室友的帮助下可以第一时间将异常现象反馈到各自学院,从而有效避开不法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在 “班级—年级”的学生群体之间,同样可以利用反诈防骗系统来预警各种不法信息。运用朋辈之间的信任,在高校内部构建相互分享、相互扶持的良性环境,共同抵御不法诈骗,让大学生即使面对威逼利诱也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正向的价值观。

(四)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的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现代网络诈骗手段的优化和升级,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在线上线下联动的普法教育活动中,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但在普法教育活动的实际开展中,大部分高校仍采用线下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普法内容方面也存在资源滞后、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反诈防骗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很可能忘记网络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6]反诈防骗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应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结合 “互联网+”环境兴起的网络诈骗手段,科学制定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在线上教育中可以向学生传授科学上网方法,线下教育则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展示典型的网络诈骗类型、网络诈骗案例等,从思想层面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此外,在线上线下联动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反诈防骗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案例编制情景剧,或鼓励学生自行创作反诈防骗宣传视频,或举办反诈防骗知识竞赛等,向高校大学生科普法律知识和网络安全教育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危机处理机制

新时期,高校及家庭应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点保护受骗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及时的心灵疏导避免他们受到二次伤害。针对受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未受骗大学生同样需要高校教师、心理教师及辅导员的重视和关注。受骗大学生很可能在心理层面产生难以治愈的阴影,因此,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只有少部分受骗大学生能主动向心理教师寻求帮助,必要时还会接受专业医生给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大部分学生仍选择自我消化各种负面情绪,高校教师及家长要重点关注这类学生群体,时刻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避免其长期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危机处理机制,围绕 “心理联络员—心理委员—辅导员—二级学院—心理中心”建立五级联动体系,各方力量共同配合,及时处理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危机事件。启动心理危机处理机制,在大学生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第一时间作出汇报。当心理联络员或心理委员与辅导员取得联系后,辅导员应及时咨询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酌情上报给院校领导,在心理中心的帮助下由专业教师为大学生进行相应辅导。

三、结束语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遭受网络诈骗的现象频发,这不但与高校内部的网络安全环境有关,还直接影响着社会安全的和谐稳定性。但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反诈防骗意识和识别网络诈骗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反诈防骗工作完善相应的制度法规,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反诈防骗学习环境,由家庭、学校、公安等主体部门共同配合开展大学生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大学生群体编织一张安全的反诈防骗网络。

参考文献:

[1] 赵晓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电信诈骗风险防范意识培养路径研究[J].法制博览,2023(04):160-162.

[2] 陈红敏,黄雪梅,陈华.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思想引导和心理培育路径[J].青少年学刊,2022(01):18-22+44.

[3] 向前胜.信息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反诈防骗路径探究[J].法制博览,2024(10):22-24.

[4] 王英姿,郭瑞祥.数字通信背景下高校电信诈骗的致因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3(07):191-193.

[5] 王旭东.高校开展预防电信诈骗教育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3,25(08):79-82.

[6] 周小洲.思政工作视域下高校应对电信诈骗事件的教学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4,23(0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