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路径

2024-11-28 00:00:00徐扬
国际公关 2024年20期

摘要: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数字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非遗文化主动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为文化传承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本文以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对技术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其创新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探讨了怎样才能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化的东风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创新路径;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鲜明标识和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其蕴含的历史深度、教育启迪及传承价值不可估量,是彰显各民族、地域独特风采与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为深化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各界愈发重视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广泛传播。近年来,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关键驱动力。这一技术革新不仅为非遗文化的记录和保存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手段,还通过数字化展示、虚拟现实体验、在线互动学习等创新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非遗文化以更加生动、亲近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一、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技术

传统的非遗文化传播方式,如纸质文件记载与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却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挑战。相比之下,数字化采集以科技之光照亮了非遗文化保护的新路径。

(一)数字采集和存储技术

数字采集技术是非遗数字化传播的第一步,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与非遗相关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以便于后续的存储、处理和传播。比如,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非遗实物 (如手工艺品、建筑等)的三维模型,实现高精度的数字化复制;利用动作捕捉系统记录表演者的动作,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动画,用于非遗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的保存与展示;结合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记录非遗项目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联信息,为非遗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等。数字存储技术是非遗数字化传播的重要保障,它解决了非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安全管理和高效检索的问题。具体而言,可以建立非遗数字资源数据库,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分类、索引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管理。同时,还可以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减小存储空间占用,利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在存储方面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采用先进的存储技术和设备,确保非遗数字资源的完整性和长期可访问性。

(二)数字修复和再现技术

数字修复技术主要针对非遗资源中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或记录不完整而失去原有面貌的部分进行修复和恢复。例如,对于破损的非遗实物,如陶瓷、雕塑等,可以通过3D扫描获取其三维数据,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确复制或修复,使其恢复原貌;[1]对于老照片、古籍等图像资料,可以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去噪、增强、修复等操作,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读性;对于录音质量较差的非遗音频资料,如口述历史、戏曲录音等,可以通过音频修复技术进行降噪、均衡等处理,改善音质。

数字再现技术则是通过虚拟现实 (VR)、增强现实 (AR)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模拟和再现,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VR技术可以构建非遗项目的虚拟环境,观众佩戴VR设备即可进入其中进行沉浸式体验。例如,通过VR设备可以模拟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非遗表演的现场氛围等。AR技术是指在现实环境中叠加数字信息,使观众在观察非遗实物时能够同时看到相关的数字信息或动画演示。例如,通过AR让观众在欣赏非遗手工艺品时了解其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

(三)数字展示和传播技术

数字展示技术主要利用数字媒体、全息投影、智能机械等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些技术能够创造出高度沉浸式的体验环境,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比如,在非遗展示中,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将非遗项目的代表性元素以立体形式呈现出来,如传统服饰、工艺品等,让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生动的非遗文化;智能机械技术则可以模拟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如编织、雕刻等,为观众展示非遗技艺的精湛与独特。

数字传播技术主要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渠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这些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非遗文化能够跨越地域、国界进行传播与交流。比如,通过建设非遗数字平台、在线博物馆等方式,将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内容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全球用户浏览、学习。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非遗资源,还通过互动功能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保持非遗文化的真实性

传统的传播方式如纸质文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损坏,时间一长更可能字迹模糊甚至遗失,难以确保信息的完整传承。口传心授虽然能够传递技艺的精髓和灵魂,却受限于传承人的记忆和表达能力,容易对传承内容造成一定的歪曲和误解。而通过运用高清摄影技术捕捉细腻的文化细节,以录音设备保留原汁原味的口述历史,以及运用录像技术完整记录表演与制作过程,非遗文化可以全方位、高精度地再现。这些高科技手段能够精准捕捉传统手工艺中每一道细致入微的工序,无论是匠人灵巧的手指动作还是材料质感的微妙变化,均被高清摄像机无遗漏地记录下来,供后世见证古老技艺的精湛与独特。此外,高科技手段还能够实现对非遗实物,如古建筑、传统服饰乃至复杂工艺品的全方位数字化复刻,保留其形态、结构与材质的每一个细节,为研究与复原提供宝贵资料。这种数字化记录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口头传授或传统记录方法可能因记忆偏差、理解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信息流失与扭曲,确保了非遗文化内容的真实再现与完整传承,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有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范围与受众

数字化传播以其独特的跨越性,彻底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桎梏,让非遗文化这一璀璨的人类文明瑰宝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传播。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非遗文化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地理边界,它能够轻松跨越国界,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同时,时间的壁垒也被打破,无论是古老的传统技艺还是历史的记忆片段,都能通过数字化手段被瞬间激活,穿越时空界限,与当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这种全球化的传播方式,无疑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数以亿计的网民,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轻松接触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这种广泛的传播不仅提升了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为其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手段

数字化传播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信息传播手段,颠覆了传统非遗文化传播的固有模式,极大地拓宽了其影响力边界。它巧妙地融合了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细腻的文字叙述、栩栩如生的图片展示、动态逼真的视频记录以及创意无限的动画演绎,所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非遗文化展示空间。通过互联网的无线连接,这些丰富的内容能够瞬间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更是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插上了翅膀。这些平台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高度的互动性和碎片化传播特点,让非遗文化以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节奏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受众。用户可以在刷微博、看抖音的轻松时刻,不经意间就被一段精美的非遗技艺展示或是一段动人的非遗故事所吸引,从而激发起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

(四)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作为当代科技浪潮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深刻地改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力。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技艺与艺术瑰宝焕发新生,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刻思考。通过前沿科技手段,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被细腻捕捉并生动呈现。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妙、戏曲表演的韵味、民俗活动的热闹……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数字化传播为非遗文化的国际交流搭建了便捷的桥梁。在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力量让非遗文化能够轻松跨越国界,走向世界舞台。通过数字平台,非遗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这种跨越文化的对话,不仅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层面的支撑与助力。它让我们意识到,尽管世界各国文化各异,但共同的文化追求与价值观让我们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三、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创新路径

(一)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分类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其表现形式跨越了艺术、技艺、习俗等多个维度,种类纷繁复杂,且每一种类都依托着独特的承载媒介,这些媒介无论是口头传统、表演艺术,还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都各具特色,共同织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图谱。这一文化宝库,实质上是由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内在联系紧密交织而成的资源综合体,其深度与广度令人叹为观止。在推进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征途上,首要任务是深入洞察并精准把握这些信息资源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联系。通过细致提炼,将散落的资源点串联起来,整合成一个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进而实现对非遗文化全面而深刻的认知。[2]这一过程必须紧密围绕非遗 “活态传承”的核心价值,强调其动态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同时,借助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对其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特征进行深度剖析,以揭示其独特的知识构成与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非遗相关实体的分类管理,包括历史文献、空间布局、实物遗存、代表人物等,构建一个既全面又精细的多层次、多维度非遗信息分类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能够全面展现非遗的知识背景与历史发展脉络,还能为研究者与公众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与理解途径。

(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信息库

构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是促进非遗文化瑰宝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关键策略之一。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鲜明的地域标识和时代烙印,其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深化,亟须政府的有效调控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3]通过将跨越时空界限、遍布各地的文化元素整合至统一的数据资源网络框架内,并采用三维立体、多维视角的呈现手法,我们能够直观而生动地展现这些遗产的全貌。

(三)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网络展示平台

利用数字电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多样化数字终端,可以实现对非遗资源的深入发掘、精细处理、高效存储与生动展示,并促进资源的广泛共享。依托数字技术的全面赋能,我们能够多维度、全方位地保护并复原非遗的生存环境、空间布局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审视当前形势,数字博物馆作为非遗传播与承续的关键基石,凭借其创新的展示手法,不仅为公众构建了便捷的资源探索与获取平台,还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互动体验。因此,亟须依据非遗的独特属性,构建专门的数字资源网络展示体系,通过数字技术与可视化建模的紧密结合,精准捕捉并展现各历史时期非遗的精髓要义。此外,还应积极整合文本资料、视频影像等多种资源,发挥其综合效应,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还原并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深层内涵,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及周边产品

为充分发挥数字化传播对非遗文化的重要功能,还可以构建一个以非遗项目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园区,聚焦于非遗市场的拓展,配套实施一系列产品保护措施。在现代设计思维与网络营销策略的指导下,持续孵化高质量非遗产品,借助新媒体与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强化非遗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实现对这一宝贵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需超越单纯的记录、保存与展示范畴,加速推动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宣传。例如,运用3D打印等先进技术,对具有独特风貌的非遗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或依据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定制专属周边产品。此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喜爱度和参与度,还能通过非遗产品的市场收益反哺保护与传承工作,确保非遗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加全面、有效且可持续的发展。[4]

四、结束语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遗文化的发展开阔了新的视野,数字化传播模式正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以科技赋能非遗,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 刘星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J].明日风尚,2024(10):149-151.

[2] 王成东,韩东晨.数字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44(03):115-118.

[3] 刘虹.数字化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J].天工,2023(34):1.

[4] 陈金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参花(下), 2023(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