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当代启示

2024-11-27 00:00陶砥
邓小平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核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进行深刻阐发:在党群沟通层面上,将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与突出群众路线的民主内涵紧密结合起来;在利益调节层面上,不断满足群众物质需求;在社会动员层面上,既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性,又坚定不移维护大局稳定。这一时期,邓小平在发展创新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过程中所坚持和运用的原则立场、理念观点、方式方法,对于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诸多现实启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着眼现实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群众路线;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4)05-0057-11

〔基金项目〕2019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19BDJ044)

〔作者〕陶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副研究馆员,北京 100100

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①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立足新的现实情况,从党群沟通、利益调节、社会动员等层面,围绕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大量理论阐发,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广泛凝聚力量提供了深刻启示。

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核的“守正”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形成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尽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群众路线的具体阐述和实践侧重有所不同,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认识论是其一脉相承的理论内核。

1943 年6 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对群众路线的内涵作了详细阐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 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① 于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②的认识规律被运用于党的群众工作之中,并上升为党在一切实际工作中都应坚持的领导方法。毛泽东的这一论述蕴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立足于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明确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核,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上走向成熟。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所处时代背景不同、所承担的主要工作不同,邓小平围绕群众路线所展开论述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但均强调要在一切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怎么赶上时代”与“怎么引领时代”的时代之问,邓小平在领导党和人民完成拨乱反正,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下强调:“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③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归纳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并以更加简洁凝练的语言完整归纳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①。1982 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在论述群众路线时又增加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②,形成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表述。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发展的主线是在继承原有理论内核基础上推进的。这一时期邓小平在回应各种新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诸多理论创新,都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其内在包含的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是一以贯之的。

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发展

群众路线作为“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并用正确态度实现正确领导的领导方法”③,在政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情况,为政治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才得以在回应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党群沟通层面:将加强党的领导与突出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

群众路线包含着将群众分散的意见加以整合、研究,再以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的工作方法,是党与群众开展沟通的基本路径,其中蕴含着在党的领导下尊重群众意见表达的实践要求。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充分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强调要“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展开与逐步深入,邓小平将突出群众路线与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进行了诸多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阐发。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前提。邓小平曾多次表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强调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表达意见。与此同时,面对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思想困惑,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⑤“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① 他强调:“党如何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的和有效的领导,也还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是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② 换言之,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鼓励群众表达意见的过程中,反对因迷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民主而要求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想。邓小平的这一论述清晰指出了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的民主。

第二,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凸显群众路线的主要方式,也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面临诸多深刻复杂的矛盾和挑战,群众中有许多思想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群众路线的党群沟通功能,本身就是了解民情、化解矛盾的过程。邓小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随时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善于分析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也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③。他还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高度:“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④ 在对群众的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反馈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群众的诉求,不断提升与群众沟通的能力,这既有利于保持党群关系的融洽,也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积极影响。

第三,改进党的作风是对群众呼声的有力回应,也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对于加强党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至关重要,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本身就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通过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党能及时掌握群众在一段时期内最为关切的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整顿、改进。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邓小平注意到群众对于领导干部特殊化十分不满:“最近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当中主要议论之一,就是反对干部特殊化。”⑤ 在此后领导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他反复告诫全党要警惕领导干部特殊化的严重危害,如果领导干部不遵守党纪国法,搞特殊化、铺张浪费、损公肥私,就不可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强调端正党的作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邓小平还将克服官僚主义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为长期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探索制度性保障。

党的群众路线所体现的鼓励群众积极表达意见、分析整合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给予反馈的政治过程,是人民群众通过与党实现稳定、高效的沟通,切实表达自身诉求、实现自身诉求,从而真正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明确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利益调节层面:不断满足群众物质需求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满足群众利益,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出现了忽视群众物质利益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反复强调要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 从理论上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这一复杂的现实问题。

第一,立场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多次驳斥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的谬论,言简意赅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致富不是罪过。”① 他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并指出,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③。邓小平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推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强调将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④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需分配则脱离了实际,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平均主义,不利于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反而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降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果断提出恢复和发展按劳分配制度。1978 年3 月,邓小平在与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处理分配问题如果主要不是看劳动,而是看政治,那就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政分配了。总之,只能是按劳,不能是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①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在指导相关工作以及到地方调研的过程中多次重申按劳分配原则,要求将按劳分配制度落到实处,探索实行奖励制度。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的鲜明立场与深刻阐述推动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卸下了生产单位的思想包袱, 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分配制度改革, 对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不是两极分化,而是要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群众物质利益,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同时,邓小平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利益调节方面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根本区别,“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成果最终属于人民。与资本主义国家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状况不同,社会主义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物质利益,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③。因而,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邓小平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明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群众利益的最高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价值理念。

邓小平对于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妥善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所进行的深刻阐述,为更好贯彻“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理念明确了原则底线和更加具体的实践路径,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创新。

(三)社会动员层面:既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性,又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一直致力于动员群众、引导群众,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发展进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围绕鼓励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事业进行了大量理论阐发,丰富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如何在突出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同时,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成为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结合起来,进行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阐释。

一方面,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强调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扫清“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僵化氛围,打破陈旧的思想束缚,邓小平提出要鼓励人民群众发挥创造精神,并将其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举措。他要求全党要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 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 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 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① 除了运用传统方式进行动员,邓小平还认为应当从体制机制着手,为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提供保障。1978 年12 月13 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② 一旦基层生产单位有了自主经营权,社员干部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展生产。此后,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邓小平不仅将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将其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考量。“我们要精兵简政,真正下放权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③,以期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能够持续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在显著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多次强调保持社会稳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极端重要性:“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④“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搞建设。”⑤“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⑥邓小平立场鲜明地反对那种盲目鼓动群众而不加约束、不加引导的做法。他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搞‘大民主’,以为把群众哄起来,就是民主,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哄起来就打内战。”① 在注重突出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同时,也要排除一切有可能导致国家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20 世纪80 年代初,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邓小平就敏锐地意识到:“由于近年国际交往增多,受到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的现象,现在已经出现,今后还会增多。”②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种种表现,无非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实际上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做法。③ 要坚决反对这种错误思潮所带来的精神污染,在积极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民群众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因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④,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同时,邓小平还强调要注重制度建设,“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⑤,探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解决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经验教训的反思,也是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与稳定辩证关系的现实思考。邓小平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论述,不仅及时指出了改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也为解决以往“一放就乱、一统就死”问题提供了初步思路。

三、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创新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当代启示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继承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核的基础上,立足于新的时代特点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诸多阐述,极大地推动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焕发勃勃生机。邓小平在发展创新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过程中所坚持和运用的原则立场、理念观点、方式方法,对于新时代更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诸多现实启示。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所取得的一项开创性理论成果,其蕴含的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全党、全国、全社会范围内存在的思想困惑,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邓小平明确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将其作为战胜各种复杂局面的传家宝。新时代新征程,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形势。在此背景下,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①。

第一,坚持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理论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的正确认识,也是党能够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指出:“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③

第二,坚持依靠人民实现伟大梦想。正如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④ 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积极汲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得来的新鲜经验和智慧,为不断克服风险挑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力量。

第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⑤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所进行的一切努力、所付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确保各项重大举措在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着眼现实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

群众路线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方法,其原则立场、基本观点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历史环境下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理论内涵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不断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就是在坚持其理论内核的同时,反思了“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新的现实条件,对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贯彻实施进行深入阐释。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及时为群众路线加上符合时代要求的“注脚”。

第一,要解决好一定历史时期危害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长期建构、动态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党群关系的因素有所不同。为长期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对党内进行经常性审视,及时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消除脱离群众的重点风险,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升级。要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群众工作方式。群众工作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有所不同,党群沟通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要立足于党在当前阶段的中心工作,分析群众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把握群众工作的实施重点,“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②。

第四,要关注群众路线贯彻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风险。群众路线理论的丰富必然要求实践的创新。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的运用,在使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同时,也有可能产生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加以调整,避免其演变成危害国家整体局势的重大风险,并在不断克服问题、堵好漏洞、补齐短板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三)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时一域之事,它并非党在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专门性工作,而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宏伟事业中,需要长期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换言之,贯彻群众路线的真正意义在于将其基本精神、原则立场、主要方法应用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而将群众路线作为一种孤立的理论与党的日常工作割裂开来,为贯彻而贯彻,最终必然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泥潭,甚至导致混乱的局面。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吸取过去一段时期内盲目开展群众运动的教训,意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新时代推进群众路线制度化提供了深刻启示。

一方面,要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用制度加以规定。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汇聚更为强大的力量,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所要动员的是一种建设性力量,要避免实施过程中因无章可循而导致的破坏性力量干扰国家发展稳定大局,背离党的群众路线的初衷。因此,要不断健全走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从教育培训、决策咨询、联系服务和监督考核等方面强化制度建设, 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 不愿”“ 不易”“ 不会”“不能”脱离群众。

另一方面,要以群众路线的精神和方法推动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就是推动各方面制度日益完备化、精细化的过程。为了使各项制度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情况,进而得到群众的认可,并且能够真正有效运转起来,就要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进行制度设计,及时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探索而来的经验上升为制度,积极根据群众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度。“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①,从而在更为宏大的格局上实现群众路线的制度化。

(责任编辑 梁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