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典范。他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之后新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以下鲜明特色: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宗旨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同时代特征结合的有机统一;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的有机统一;历史眼光与世界眼光的有机统一;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动力在人民与目的在人民的有机统一。深入分析与揭示邓小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鲜明特色,对于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4)05-0034-11
〔基金项目〕2022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22&ZD009);2023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探索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23XJA710005)
〔作者〕王让新,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 611731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评价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以及“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①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康庄大道,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就在于其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一创新过程呈现出来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学习和传承邓小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鲜明特色,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一、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两个遵循,即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宗旨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不能脱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能够实现力量“由小到大,由局部执政逐步发展到全国范围执政”①,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延安时期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和体现,是实现一切创新的规律性、真理性的基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保证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根本要求和体现,是实现一切创新的目的性、价值性的根本保证,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保证和践行。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座右铭,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政党的鲜明标识。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开创者,以及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奠基者,邓小平在一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邓小平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大无畏的精神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逝世后,在“两个凡是”提出的特殊历史阶段,邓小平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深邃的哲学智慧认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直接反驳和批评坚持“两个凡是”的人。他强调坚持“两个凡是”并不是真正地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② 面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特区和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段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经典话语:“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① 正是遵循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使得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扎实的现实根基,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智慧,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
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绝不仅仅是为了理论创新并科学地解释世界,从根本上讲是为了通过实践改变世界,并在改变世界中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一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邓小平进行的一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基本出发点是揭示和发现现实世界中的固有规律,而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过上好日子。1962 年,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提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工作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再度出来工作,依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③1978 年,邓小平在东北考察工作看到人民温饱不足的生活状况时深情地说,我们“对不起人民”④。1981 年,他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作序中写下了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⑤的为民诺言。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对祖国的深沉热爱,正是邓小平一生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支柱,是他始终坚持和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不竭动力。
二、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世界历史随着资本的产生和扩张而不断形成, 但是,“ 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 自然条件, 种族关系, 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色彩差异”⑥。也就是说,在世界历史的洪流中,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到本国国情和世界特征的影响,而且本国国情与世界特征也日益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本国实际和世界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向导。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世界形势的结合中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作为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①的号召,在党的十二大上向全党发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②的政治宣言。这都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和时代主题作出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相结合。正是基于此,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才明确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揭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这不仅意味着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初级阶段,还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果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结合,就必须正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制度、体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实际,是否体现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创新,我们党看到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存在着许多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也正是基于这一科学认识,我们党果断开启了对内改革的伟大征程。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还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就是要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结合。邓小平强调“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⑤,并将和平与发展看作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相结合,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①。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不断打开,中国经济建设的活力越来越得以彰显,然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在不断增多。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开放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方面,“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洪流,在生产力建设方面积极学习、借鉴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以此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③。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这是驱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层根基。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大潮,邓小平强调:“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④
三、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两种勇气,即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的有机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追求的是人类的彻底解放,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使得社会主义史是一部贯穿和体现着其创立者、发展者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的历史。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社会统治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多数人的统治,未来要实现的是整个人类的解放。要达到这一理想社会,实现人类解放既需要科学地解释世界,又需要积极地改变世界,既需要“批判的武器”,又需要“武器的批判”,不断“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⑤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马克思是科学家,更主要是革命家。⑥ 科学家需要理论勇气,需要创新理论以科学解释世界;革命家需要政治勇气,需要改变世界以实现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列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创立了列宁主义,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毛泽东同样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当时国际上“资强社弱”的局面,国内思想混乱、体制僵化、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状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杰出的政治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其敢破敢立、能破能立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是重要支撑。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以强大的政治勇气为支撑。政治勇气是指面对已有政治局面,敢于通过改革破除其中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问题,并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局面的胆量和魄力。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党内教条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我们在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 和“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教条化的思维方式和僵化的社会体制。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市场、资本都成为当时政治领域不愿也不敢提及的东西。面对如此僵化的政治文化氛围,如果没有足够的政治魄力和勇气,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就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把改革开放形容为“要杀出一条血路来”。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开启和推进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品质的重要体现。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以“讲新话”的理论勇气为助力。邓小平的理论勇气集中体现为敢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讲新话” 的勇气。这个“新话”就是最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内还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教条化的理解,把一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把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某一问题的个别结论当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固守, 在理论上不敢、不能也不愿“ 越雷池一步”。在这样僵化的理论背景和氛围下,如果没有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质的真正把握,没有对于马克思主义前途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把人们的思想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中解放出来的极大勇气, 是不可能推进理论创新的。“ 文化大革命” 后, 邓小平认为“ 老祖宗不能丢, 但要讲新话”, 并“ 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有力地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开展”。①“讲新话”就要顶住各种不解、非议和争论,敢于和善于在实践检验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此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无一不是“新话”,无一不是靠巨大的理论勇气来实现的。
四、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两种眼光,即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的根本所在。从本体论来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本体论决定着认识论,这意味着我们认识物质运动,认识一切事物的运动,必须从事物运动的时间和空间角度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每一次理论飞跃,都是其创立者和发展者基于时间的历史眼光和空间的世界眼光,不断深化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实现的。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创立过程中,高度肯定和评价了邓小平的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历史眼光就是从事物的时间属性即从事物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过程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邓小平的历史眼光就体现在他敢于和善于从人类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社会主义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等角度思考和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报告的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① 在谈到“一国两制”的依据时,他指出,这“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总结了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之后的历史而得出的结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则是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后,才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也能明确看到背后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体现出的历史智慧。正是因为邓小平具备了历史眼光,所以才能够不断地从历史教训中汲取经验,在历史成就中总结智慧,在历史发展中抓住本质。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还体现了广阔的世界眼光。世界眼光本质上就是从事物的空间属性即存在规模性、广延性等角度思考问题并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0 世纪90 年代,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不复存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这就要求我们从世界的高度来观照和思考世界和本国问题。邓小平的世界眼光不仅来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自早年旅法勤工俭学等,更主要来自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于世界变化的真切感受。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出访了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其后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他又多次出访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这使得他能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世界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特征,并找到世界变化发展的新趋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市场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世界问题主要体现为“东西南北”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新判断,都直接来自邓小平的世界眼光;“加入关贸总协定”、“中国式的现代化”、“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①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决策,无不得益于邓小平的世界眼光和开阔的天下胸怀,无不体现出他的战略思维和宽阔视野。
五、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事物发展两重属性,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1937 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②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基。1941 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③ 邓小平极为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运用,认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④。也就是说,学马克思列宁主义要精、要管用。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管是创新过程还是创新结果,都能明显看出他对事物共性与个性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处处渗透和体现着矛盾问题的这一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都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普遍规律。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① 这不仅体现出世界观、方法论与创造性运用的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体现出事物存在和运动中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正是遵循了这一科学规律,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走得通、走得好。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充分揭示和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主义的理想,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普遍性即共性,不具备或体现不出这些普遍性,本质上就不是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运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其特殊的情况,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实际。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必须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国家、具体民族、具体阶段的特殊性相结合,把社会主义运动变成一种具体的、历史的运动形式,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概念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性、历史性、生动性、现实性,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科学判断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创新突破的重要基础,同样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普遍规律。作为具有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的政治家,邓小平深谙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不断洞悉世界变化及其出现的新特征。“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关注点,而且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及其大政方针密切相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多次强调,我们的总路线就是“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③,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立为党在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而且要求各个方面都要促进和实现现代化,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邓小平思考和部署现代化绝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世界现代化的趋势和西方现代化及我们与其存在的巨大差距,更是在重视和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和共性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国情、人民生活状况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特殊因素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化应当具有的特殊性是人类现代化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后体现出来的特殊性。在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理念和判断。一方面尊重并体现出了人类现代化的普遍性,如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对外开放,加强法制建设和民主建设,等等;另一方面制定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现代化目标与中华民族追求的“小康社会”结合起来,确立了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社会,再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具有鲜明人民立场的现代化价值原则。这一系列现代化战略政策既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要求,实现了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为人类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六、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人民立场两重属性,即动力在人民和目的在人民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从人的能动视角出发理解社会历史,认为“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①。这就强调了历史发展本质上是“现实的人”的创造活动。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无产阶级必须化作“物质武器”来实现自我解放。也就是说,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生产的主体,是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创造者,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价值目的。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劳动人民始终没有被统治阶级承认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常常被视为“群氓”或“无知者”。原因之一就是在以往的人类历史中,劳动人民是在不具有自主性、主动性、自觉性的情况下自发地、无意识地创造着历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历史的创造和发展往往呈现出缓慢性、曲折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中人的活动应当具有自主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应当是自觉地、自由地创造历史的过程,实现发展主体在人民与发展目的在人民的有机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翻身做主人是革命的目的和工农大众是革命的动力的有机统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提供了根本保证。邓小平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始终坚持和实现动力在人民和目的在人民的有机统一。
邓小平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始终坚持和践行“动力在人民”这一基本价值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一贯坚持和倡导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正动力。改革开放必须把蕴藏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激发出来。基于这一立场,邓小平把改革的重点和矛头对准了束缚和制约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传统观念、利益机制和政策体制。从改革开放初期探索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工厂的承包制,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 那就是激发社会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1992 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① 如果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一时期的最大贡献就是激发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身上的创造动力和社会活力,从而汇聚成创造历史奇迹的磅礴合力。合力的基础永远是各主体的活力,活力加合力才能真正有效地创造历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邓小平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始终坚持和遵循“目的在人民”这一基本价值目标。人民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就决定了创造的目的必须为了人民,改革开放的成果必须由人民享有。邓小平在发展目的在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立场坚定、毫不含糊。从“我们对不起人民”的深刻反思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告白,从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到达到小康生活再到共同富裕,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②的深切感悟到“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③的判断标准的提出,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最终能达到共同富裕”,都表明人民在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一直是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主线和动力源泉,充分体现和践行着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情怀和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责任编辑 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