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党、国家、民族、人民以及世界所作的历史性贡献,指出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通过聚焦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道路;通过聚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通过聚焦中国发展的目的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重大命题;通过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通过聚焦中国的统一大业,提出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关键词〕邓小平;“五个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性贡献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4)05-0023-11
〔作者〕郝志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72
李晓燕,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65
刘立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四川成都 610072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邓小平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历史功勋。习近平强调,邓小平是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以及“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① 这些评价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性贡献。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20 周年之际,深切缅怀邓小平这位世纪伟人,领悟他的崇高革命风范,全面系统梳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聚焦前进方向,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20 世纪70 年代,从国际局势来看,美苏两国全球争霸,中苏关系恶化情势没有出现好转;从国内发展来看,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所拉大。“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从历史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历史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决不能全盘西化,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但现实问题是,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老路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也注定走不通,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新道路迫在眉睫。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在对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才是科学的毛泽东思想等问题进行思考的同时,对中国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思考。邓小平回顾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经验,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切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是适合中国革命需求的。同样,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应该立足中国当下的实际发展情况,切合当下时代发展的要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79 年3 月21 日,邓小平在会见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的谈话中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①这一重要概念,两天后即3 月23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并阐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②概念。1979 年3 月30 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③ 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也越来越宽广,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和认识。正如毛泽东所讲的那样,“主义譬如一面旗子”④,只有先将旗子树立起来,人们才能知道朝哪里走,才能对未来持有坚定信心。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①这一重大命题。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基础上,邓小平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强调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②。在一段时间内,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多次论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强调两点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中国要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如果放弃社会主义,转头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中国就会陷入长期动荡混乱的局面中。说到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不是背离社会主义;如果抛弃社会主义,那么中国“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③。另一方面,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特色。意即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教条式的社会主义,而是要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来建设具有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以自力更生为主”。④ 由此可见,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殊性和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实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高度契合。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表明邓小平对于中国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有了清晰认识,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有了科学把握。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立了鲜明的旗帜,阐明了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同时也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鲜明时代主题,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继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聚焦发展阶段,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揭示了人类社会终将进入共产主义,但是并没有对未来社会进行具体描述,只是对其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而且,他们阐述的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普遍性原则,并没有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具体论述和分析。中国历经百年战乱,贫穷落后,百废待兴,毛泽东曾用“一穷二白”⑤对新中国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要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曾经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①。可见,社会主义是有发展阶段的,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成为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分步骤进行。根据新中国当时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但由于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搞建设,虽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建设速度急于求成和所有制关系上盲目求纯的错误,曾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产力遭受破坏,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②。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科学论断。
1987 年3 月,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负责报告起草工作的领导同志提出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整篇报告立论的依据,邓小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这个设计好”③。1987 年8 月,邓小平在同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会谈时强调:“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④ 两个月后,1987 年10 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立足于这个实际,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根据这个基本国情来制定与规划。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论断内在包含了两层深刻含义:一是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背离;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发达,需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将社会主义性质与发展程度高度统一起来,突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理论的科学性。我国之所以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还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经的历史发展阶段,而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①。同时, 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土地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项伟大创举。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其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涵盖了我国从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时期,“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②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论述,再次强调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行了深入阐述,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发展目标,同时从多个方面深度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突出彰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性特征。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命题,不仅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而且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历史和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在于我们能够正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清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从而制定出符合发展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聚焦目的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重大命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实质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是什么;二是社会主义要怎么建设。可见,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回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两大问题。要想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作出时代化的创新性解释。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个重大问题,邓小平一直在思考。“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人们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没有准确的认识,一些人甚至提出“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不要资本主义的苗”⑤等错误观点, 认为“越穷越是社会主义”⑥。这些错误思想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如果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住了,思想上得不到解放,那么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原地,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此,贫穷落后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 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①。基于此,邓小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运用其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科学把握。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全面系统诠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将其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很好地将生产力发展问题与生产关系变革问题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一是从生产力发展的层面看,社会主义本质强调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遭到严重挫折的历史实践中看,过去对于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邓小平在汲取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发展实际,明确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到社会主义本质中。从当时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不能得到满足,这就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从国际社会发展形势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从生产关系变革的层面看,社会主义本质强调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如果只是从生产力发展层面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不能将其完全揭示出来,因为资本主义也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一点上并不能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差别。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矛盾决定了其必然产生剥削,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从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因此,邓小平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中,一方面指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所在;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千百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思想高度契合。三是从社会发展目标层面看,社会主义本质强调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与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两极分化从根本上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共同富裕并不是要同时富裕,必须摒弃平均主义思想。同时,共同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有差别的富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层次相互统一、环环相扣、互相关联,“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层层递进,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条件和根本目的有机统一起来,其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必经过程和条件,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这一科学论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规定性,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廓清了遮盖社会主义的“迷雾”,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聚焦主要矛盾,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1956 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曾指出:“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② 他将这一矛盾观点运用到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分析中,揭示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④ 为了解决好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⑤。1992 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⑥ 可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全体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必须深刻领会、长期坚持。
针对发展问题,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①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桎梏,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人们因循守旧的意识和故步自封的思想,从而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上就是要将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遵循,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针对政治保证问题,为了消除人们思想上的顾虑,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应了人们长期争论的重大思想认识和实践问题,使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有了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②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确保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政治保证,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证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前进方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保证了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强有力的领导者。
针对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使我国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这也就要求必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改革能够促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和完善,“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③。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历史已经表明,封闭僵化最终就会导致落后挨打,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都不能孤立于世。邓小平曾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④ 中国要想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学习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综上所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辩证统一的,既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又明确了发展的动力条件和原则遵循。作为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科学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住了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应了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的强国必由之路。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科学正确的,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全体人民的幸福线。
五、聚焦统一大业,提出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祖国的完全统一关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体人民“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①,努力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充分发挥其政治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回应了人民的期盼和愿望,对于国家完成统一大业作出了独创性贡献。这一科学构想被运用于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国家完全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人民的愿望、中华民族的愿望。正如邓小平指出:“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②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首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核心,也是实行“两制”的基本前提。邓小平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③ “一国”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唯一代表中国人民行使主权的国家;“两制”是“一国”下的“两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港澳台是中国的一部分。其次,两种制度并存,但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如香港、台湾。”④ 中国实现统一后,祖国大陆作为主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而港澳台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为照顾历史实际,可以继续发展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保持不变。这样一来,在坚持“一国”这个大前提下,中国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制度,实现“两制”并存。但要清晰认识到,两种制度并不是“势均力敌”“平分秋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两制”中的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制度保证。再次,在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邓小平指出:“祖国统一后,……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① 在国家实现统一后,在港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与中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的是,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司法独立等,甚至“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②,港澳台同胞的各项权益都可以得到尊重和保护。但需要强调的是,高度自治不等于“无限自治”,如果港澳台在高度自治过程中出现危害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情况,中央人民政府必然要进行干预。最后,“一国两制”保持长期不变。邓小平强调:“解决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会不变。”③“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以实现国家统一为目的,符合中国的实际。同时,“一国两制”作为国家统一的科学制度安排,已经写入了宪法和基本法,切实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有着强大的法律效力,“一国两制”已经成为实现国家统一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坚持国家统一的原则性,又展示了立足现实情况、关照历史实际的灵活性,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历史和现实表明,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经受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它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香港和澳门的利益,它用实践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在国家完全统一的历史伟业上,邓小平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对于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六、结语
时不我待,催人奋进!30 多年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度陷入低潮。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也一度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攻击和诋毁。历史证明,虽然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问题,看上去好像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被削弱了,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因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就此沉寂下去。正是由于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才能从中汲取教训。邓小平强调:“人民经受锻炼, 从中吸取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④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经受住了历史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比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主义才发展几十年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埋头苦干,坚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道路一直走下去。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邓小平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经过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①,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熠熠生辉,更显磅礴生命力,中国“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②。也是在这一正确道路指引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然,民族复兴伟业绝不可能轻松实现,更加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 新时代新征程,前进道路上“ 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 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⑤,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走下去,我们一定能够披荆斩棘、长风破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进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⑥
(责任编辑 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