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想象力作为创新思维和深度学习的基石,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象是人脑形象化概括已有记忆,加工、改造或重组的心理活动。它是形象思维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直觉思维与创造思维的素材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想象”一词22处,细看其包含在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群等各个方面。从核心素养内涵看,想象是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素养的重要认知表现。“想象”在低中学段要求成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策略,在高学段则成为学生“自动化”阅读和写作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更直接影响到其创新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想象力极其重要,是其他思维的基础,是深度学习的切入口。因此,想象思维能力凸显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语文新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实践理论创新、发展路径选择、课堂操作运用等。小学诗歌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存在学生通过诗歌学习字词较浅、机械背诵、理解片面无趣等低效教学现象。针对以上现状,笔者以“诗画同源”为视角,构建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进阶路径,搭建课堂学习支架。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惠崇春江晚景》为例,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如何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进行具体、深入的探索。
二、“诗画同源”理论的研究及教学应用
“诗画同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早期文人雅士们便开始寄情山水,通过诗歌与绘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为诗画同源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唐代诗人王维更是将这一理念实践推向高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被后世传颂。宋代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进一步明确了“诗画同源”的鉴赏标准。国外在近代学者深入阐释诗画同源理论中,潘天寿、徐复观等学者从艺术史、美学等角度对诗画同源进行了全面阐述,强调了诗歌与绘画在美学追求、情感表达、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共通性。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诗画同源”的理论内涵,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跨学科融合的探索方面,“诗画同源”的理念为语文、美术等学科的融合提供了天然的桥梁。学者们开始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美术课程中引入诗歌元素,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诗歌的意境;在语文课程中则通过赏析画作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在教学创新实践中,许多教师积极尝试将“诗画同源”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他们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主题绘画、题画诗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诗画结合的方式,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综上所述,前人对“诗画同源”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挖掘“诗画同源”的理论价值,这一理论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或跨学科教学融合策略,如何在诗画结合的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心理成长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教材分析
(一)本诗歌的文本内容分析
本诗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拓展型任务群。“可爱的生灵”为人文主题,编有表现大自然可爱生灵的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和三篇散文《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流畅优美、生动形象、文学性抒情性较强,课后习题分别从摘抄优美生动的语言、小组交流讨论、总结“交流平台”等实施本单元抒情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大文豪苏轼根据当朝名僧惠崇的画所作的两首之一的著名题画诗,是诗画艺术的高度展现。《鸭戏图》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春色,画的诗外意趣与诗的画面想象堪称珠联璧合。第一句前半句,画中近处翠竹外三两枝红桃摇曳身姿,调皮绽放。稀疏桃竹,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后半句,作者借助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已由远景转向更加丰富的想象:谁最先预感到这料峭寒意之中蕴藏着春的勃勃生机?瞧!爱戏水的鸭子必最先透过这潋滟的江水冷暖得知春讯。诗人缘情想象,入微妙想,参透哲理,又移物入画,此鸭非彼鸭,早已形神兼备。后一句想象更接地气。满地蒌蒿、短嫩芦芽,长短相衬,春意盎然。那还有什么生灵会出现?相传当时有一道名菜,除前两个配料,还差主食材——河豚,而“河豚欲上”现象只在春江水暖时才会出现,也许让想象丰富的美食家苏轼不免兴致大涨。苏轼想象合理,静动虚实之间早已将话外音巧妙地告知惠崇。诗人仅凭一幅画就能浮想联翩,将题画诗流传千古,其诗画想象思维的进阶奥秘更值得师生细心品读。
(二)本诗歌的阅读策略分析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三年级下册本单元的阅读策略和语文要素。在语文要素的册序中,对“想象”的安排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知,想象作为阅读和写作策略,由第一学段的“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再到第二学段在童话和神话中感受其丰富、神奇及形象,感受自然之美并借提示编童话和写下奇思妙想小发明。第三学段提升感受艺术之美,编写生活故事、科幻故事。从为“想象”搭建的支架看,第一、二学段注重从读词语到读句子到读全篇进行想象画面;语言点的想象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想象内容由点及线再到面,最后到想象整个世界;写作形式由低学段看图写话的一幅图联系到多幅图,从几个词到几句话,再到一整篇;写作内容从生活走向自然、社会。由此可见,这些为丰富想象力搭建的梯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使教师更好地探究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路径。
四、“诗画同源”视角下如何搭建想象思维进阶支架
好诗满画意,好画显诗情。追求诗画和璧,诗情,画意,是诗画艺术结合的最高境界。在新课标背景下,“诗画同源”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利用诗画同源性构建想象思维的进阶支架,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教师首先借助儿童生活经验和观察经验,用想象画面并在心里作画的方法理解字词句,勾勒画面轮廓;再借助好画的标准鉴赏好诗,优化画面细节,通过观察和寻找好画的标准,如疏密结合、有声有色、层次分明、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和形神兼备等,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丰富度;最后,在诗配画及唱诗歌中进行二次创造,用想象对象化的方法创造融合情感的想象空间,营造自我诗情画意的意境。
(一)想象作画理解诗意,勾勒想象轮廓
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策略,即边读古诗,边根据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经验,再现回忆,在心中想象绘制自己的景致。抓住这一策略,学生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解完诗题后,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借助学生提前绘制的古诗画作引导其对比画作。学生结合春天真实的生活观察经验,就能再现表象感受,初步想象出心中的春日美景,并对诗歌的虚实结合有所认识。
1.圈景物,初次想象画面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边读边想象画面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今天我们来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想想这幅画面是由哪些景物组成的,并圈出来。预设:竹子、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出示图片引导认识“蒌蒿”和“河豚”。再引导:说说你想象的画面中都是怎样的景物,用“___的____”来说一说。学生运用有特点的词语,纷纷构建心中初期的想象画面。在表达中,教师了解学生对景物的描绘水平,结合生活经验就画面中的“点”适当从色彩、动静、数量和温度等特点肯定学生的初步勾画想象力。我们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将诗歌中的景物如竹子、桃花、春江、鸭子等具象化,通过心中的“画笔”勾勒出春天的美景。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对诗歌内容的直观感知,还促进了其想象力的初步发展。
2.朗读并欣赏同学画,再想象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我们一起借助插图边读、边听、边想象画面。也许你脑海中这四句都在一幅画中,也许一句是一幅画。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两句。通过朗读,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位同学根据故事绘制的画作,并说说你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景物“鸭戏水”“蒌蒿”进行想象,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通过朗读的线性时间感受,学生边读边心中作画,能够将画作的“点”进行适当的布局,再连成部分局部画面进行表达,并通过欣喜的感情读出部分画面,要及时予以肯定。比如,学生说“远处翠绿的竹子在画面的周边而不会在画面中间,并且和娇嫩的桃花高低有致,青绿的江水浮着活泼可爱的小白鸭”。学生在心中能将景物“点”局部串联起来,展现出想象力的有序发展进阶。
3.对比图画,体会虚实想象的魅力
教师预先出示两幅图画(一幅有河豚,一幅没有河豚),提问:同学们,这两幅图画哪一幅更符合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哪幅是苏轼联想的?之后从想象引发思考:联系上文中的“欲”你知道了什么?预设:可能河豚要跃出水面。总结:苏轼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蒌蒿满地芦芽短之后江面必有河豚,看来大诗人都是爱观察且富有想象力的。让我们带着自己想象出的美景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过渡:这种由看到的联想到没看到的,就叫虚实结合。教师板书“虚实结合”。对联想的内容可以再追问:古诗最后他为什么会联想到河豚而不是其他生灵呢?谁能猜猜?再将相传的美食典故分享给学生,启迪学生:我们要像诗人那样多体验生活,增加生活的阅历,有助于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的巧妙设计抓住理解的难点,不仅落实了“欲”的文言意思,还通过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作画,学生能大致梳理出诗歌的景和物,做到整体感知诗歌,在诗歌中初步感受到想象力的魅力。苏轼的想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虚实结合的范例。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从实物联想到未见的景象,从而拓宽了想象的边界。
(二)借好画标准赏好诗,提升想象丰富度
诗配画是一种诗画融合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一艺术由来已久。从唐朝开始就出现诗配画,后来由据画作诗向依诗作画演变。中国诗歌和中国国画的同源性在于:(1)用笔的材质都是毛笔;(2)关键典型景物选取具有一致性;(3)画家诗人追求意境具有一致性。另外,好画好诗的标准也存在一致性。基于以上诗画的相似性,借用国画意境的常用表现手法,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置符合学情的学习任务,学生从好诗中找一找体现好画标准的地方,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鉴赏好画好诗的水平,又细化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角度。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阅读与鉴赏语文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培养语言直觉,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1.创设真实情境,寻找好画的标准,为想象定航
例如,在本课中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虚实结合”不仅是好诗的标准,还是好画的标准,画中的留白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多么美好的意境。请大家欣赏“惠崇”的这幅画《戏鸭图》,说说一幅好的国画还有哪些标准。预设: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疏密结合);有声有色(声色结合);层次分明(远近高低,有山有水);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动静结合);有想象空间(虚实结合);神韵、共鸣(形神兼备)。教师边引导边板书。这一环节,学生体验跨学科的想象魅力,寻找诗画共同的审美标准,在找标准的同时,既复习了国画课所鉴赏过的标准,又跨界感受审美艺术的新奇。我们适时补充,并结合学过的诗句对难点予以点拨。如王维名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疏可跑马,再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动静结合等。
2.集思广益,想象画面立体化
教师引导:那么请你仔细观察这首题画诗,自己先找一找哪里疏,哪里密?哪里有声,哪里有色?哪里有远近高低?哪里是静,哪里是动?哪里有和你感受一样的地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你的发现与困惑和组员说一说。之后小组进行班级分享。教师总结:请同学们带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整合好诗好画鉴赏的体会,使心中的《鸭戏图》更立体生动,提升想象品质,拓展想象空间。
教师继续引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让想象更细致,在我们心中作一幅最好的国画。读后引导:当竹子、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河豚这些景物都充盈在你心中的画面时,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很美也特别热闹,春天已经来了,芦芽嫩嫩的,感受到了一种欢快。)教师抓住情感和想象,让学生读中感悟。继续引导:这些感受融入诗中,我们一起读一读。教师的教学意图是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通过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深入理解古诗,并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这一轮的朗读和想象,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运用更高阶思维多方面鉴赏了好诗,能从多个角度去想象心中的诗画。这一教学环节细化了想象力的发展,给学生想象力的优化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支架。
(三)二次创作,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教师借助“诗画同源”,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和想象的深度融合,营造想象意境,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诗歌自身具有很多特点,存在诗歌的声音美、画面美、内容美等特点。诗、画都是艺术的一种,都是艺术家丰富想象力和独特情感的充分体现。“诗画同源”把诗、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学生无论是读、唱还是欣赏都仿佛置身其中,审美能力得以提升。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根据此用创造性活动体验,如进行诗配画或唱诗歌,将自己心目中的想象转化为现实,营造诗情画意的美好意境。
唱诗歌和诗配画,是简单、有趣、好玩的活动,其实质是用想象对象化的方法,将诗歌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这可以再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创作属于自己的表达,进入诗歌的美好意境,营造诗情画意的美好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在这一活动中,情感与诗画意境得到深度融合。“诗言志”,诗歌是情感的艺术,美术是状物抒情的艺术。在诗配画与唱诗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画面与旋律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情感与想象的深度融合,使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学生在完成这个作业任务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充分绽放自己的想象之花。从学生情绪高涨的参与和喜爱的表达中,教师能够感受到学生所具有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