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围,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运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比较各种角的大小,能正确划分角,在学习工具的帮助下画出各种角。关于“角”的认识,在四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角”有着直观认识。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的补充与拓展。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不仅能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学会一些操作技巧。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测量方法,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2.通过动手画和测量,感受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
3.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会正确测量角,并说出角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角”,对这个板块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因此他们有一些浅显的学习体会,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测量、比较大小、准确分类的体验。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应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出发,给予他们“动”的机会,鼓励其运用学习工具进行测量,通过同伴群体合作学习等方式,掌握更多丰富有趣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各种“线”,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从家到学校这段路程,你们一般怎样表示呢?
生:我会用具体的数字表示,比如从家到学校有5千米的距离。
生:我的表示方法跟刚才这位同学是一样的。
师提示:从家到学校的这段路程其实和一个数学名词有关系。
生: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可以用线段表示呢?
师点评:你说得很对。所谓线段就是直线上两点间的有限部分。
在讲解定义的同时,教师板书并画下线段。
学生根据定义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线段”问题。
教师拿出手电筒照到后面的墙壁,学生根据教师所做的动作猜一数学术语。
生:我认为老师做的动作和射线有关,我在预习时发现,射线是有一个端点的,然后另外一边沿着端点的反方向无限延长。就像老师打开手电筒一样,手电筒所处的位置就是端点,照射出来的光就是一条无限延长的线。
生:如果没有墙壁的遮挡,光还可以射到更远的地方。
师:除了线段和射线之外,还有一种线比较特殊,你们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学生根据预习资料说出“直线”,并介绍概念。
生:直线是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中沿着两个相反的反向前进的轨迹。人行道上的斑马线、放在地上的绳子都可以看作直线。
教师出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学生认真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同时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任务中。在对话中提出与本单元相关的问题,同时能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二)大胆猜测,比较各种“角”,支持猜想
教师借助PPT出示各种各样的“角”,要求学生观察后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观察自主分析,并写下比较结果。
生:有的角大小差距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有的角就很难用肉眼去比较。
师:同学们,请你们结合之前学过的“面积计算”想一想,怎样做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生:求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首先要知道“边长”“长”“宽”等条件,然后用乘法算式计算具体的数值。
师总结:要知道具体的数字才能求解答案。那么如何知道角的大小呢?
生:角的大小和长方形的长、宽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借助工具测量才知道具体的数。
生补充:可以用量角器来解决问题。
师:我们的眼睛只能直观地去看,没办法进行精准的测量,所以比较角的大小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测量。
教师要求大家拿出量角器认真观察,大胆猜测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与同伴分享观点。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推理能力形成于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数学课堂需要推理,也需要猜想,学习“角”的测量板块,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直观的方式理解、解答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三)认识工具,大胆分享,促进表达
师:要测量每个角的大小需要用到量角器,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手中的量角器,然后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工具。
生:这种量角器是半圆形的,边缘还有很多刻度线,每个大格上还标注了数字。
生:测量该从哪边数起呢?我觉得左右两边都可以。
生:量角器分为内圈和外圈两种,内圈刻度是逆时针排列,外圈刻度是顺时针排列。
生:我猜测内圈中的一个刻度代表1度,所以可以精准地测量每个角的度数。
生:我姐姐教过我,使用之前要看看量角器上的刻度,找到表示所测角度的刻度,然后将量角器放在图上,与角的一边重合,然后量角器就不能动了,最后看线对准的数据,根据线指的方向找出对应的数,这就是角的度数。
师:很好,你说的是测量角的方法。
(四)讨论学习,区分各种“角”,发展思维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测出来的角是多少度?
学生与同桌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
师:你们能根据度数对这些角进行分类吗?可以与同桌合作学习。
生:我测出来的几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1°、52°、90°和165°。
生:我测出来的几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6°、95°、120°、360°和180°。
生:我的结果跟你们一样,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划分。
学生探讨后没有思路,教师点拨以“90°”为界限进行划分。
生:那我可以将角分为小于90°、等于90°和大于90°三种类型的。
生:你说得还不够完整,还有一种角是180°,我在资料中查到,角有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师基于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中画下四个圈,接着板书写出不同的度数(见图1),学生仔细观察后快速区分。
师总结:以90°为标准可以划分出三种角,大于90°的称为钝角,小于90°的称为锐角,等于90°的称为直角,将两个直角放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平角,平角的度数为180°,将四个直角放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周角,周角的度数为360°。
学生认真记录要点,并摘录教师补充的知识点到思维导图中(见图2)。
(五)巩固提高,积极动口说“角”,敢于创新
师:你们能在量角器的辅助下画出各种类型的角并计量出它们的度数吗?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利用量角器画出各种各样的角,并且精准而快速地说出每一个角的度数。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业,并再次复习如何认识量角器、测量方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关于“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你们能说一说有哪些有效的知识巩固方法吗?
生:我觉得可以画思维导图,接下来只需要根据导图内容精准地复习,就能掌握本单元的内容了。导图的内容不能太复杂,以免时间久了看不懂上面标注的内容,所以导图中罗列的内容应该简单扼要。
生:我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写小纸条,再次翻阅教材从中选出重难点部分进行简单抄录,然后将抄录的内容裁剪成小纸条,将纸条放进衣服口袋中,这样即便是在上学路上也能拿出来看。
生: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抽背。这样能考查对方是否掌握了新知识,也能夯实自己的基础。
师总结:同学们的复习方法都很有新意,说明你们都是喜欢动脑、敢于创新的孩子,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些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活动后期,教师鼓励学生拓展思路,积极发现、罗列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阐明做法、分析可行性,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六)相互竞争,检测成果
师:我的PPT中有几个角?谁最大?谁最小?能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吗?
生抢答:视频中总共有3个角,∠1最小,∠2最大,∠3在二者中间,用肉眼可以看出∠1是锐角,小于90°,∠2是钝角,大于90°,∠3是直角,等于90°,所以谁大谁小一目了然。
师点评:你的反应灵敏、思路清晰,非常棒!
师: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表示一段距离,不能无限延伸。比如,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公园这段直线距离,我们都可以用线段来表示。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岔开的弧度有关,岔开的弧度越大角越大。
师:角有几种类型?度数分别是多少?
生:在数学领域中总共有5种角,它们分别是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所对应的度数分别为360°、180°、>90°、=90°和<90°。
(设计意图:借助题目竞答抛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完成复习任务。)
五、教学总结
“角的度量”单元所涉及的概念较多,内容相对比较繁杂,学生要想彻底掌握这个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动手操作、讨论学习、方法梳理、知识检测等环节,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等方式,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掌握方法,让他们对本单元有了深入的了解。整体来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岳堡小学)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