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培智学校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2024-11-24 00:00宋曼张梦凡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9期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明确提出了“生活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丰富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要求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实践中注重拓宽生活语文应用的领域,注意课程的学科整合;在学习方式方面,标准提出了“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创造条件”,强调重视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课程资源方面,标准建议教师应该积极开发课外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据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开发作业练习资源,希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课堂外等不同场合,以多种方式进行阅读以及生活语文相关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构建课堂练习的作业任务群,提升课堂参与度

教师丰富课堂作业活动,完善教学资源,可以解决培智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讲授环节仍会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以基础性字、词的积累教学为例,教师通常会用观察字体结构、示范、书写等方式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用统一的方式练习,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缺少趣味性,忽视了培智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与需求,使得他们很难融入课堂活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为培智学生提供充足的、整合的学习任务群练习尤为重要,如在教学环节加入解字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演变以及含义,设计适合的、与学习进度基本一致的练习活动,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具体的练习活动需要包含语文素养的多维知识点,通过多种形式达成。首先,为扎实培智学生的基本字、词学习,教师可以提供汉字、词语等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游戏。其次,培智学生在课文理解方面也有难度,教师在精讲课文时,可以设计课文填空、给句子排序等作业单,帮助学生抓住中心词、关键句;可以使用多媒体,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可以收集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阅读资料,安排学生适量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目前很多学校都配备了VR、AI等新技术以辅助教学,教师也可以设计与课堂内容匹配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虚拟仿真情景中践行所学知识。

(一)字、词积累与梳理的课堂作业活动

常规的识字教学活动往往趣味性不强,培智学生的参与度低,要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识字词游戏,如让学生动起来,到黑板上找出不一样的汉字、听读音举字卡牌、“开火车”认读字词等需要学生动起来并与同伴合作竞争类的游戏。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识字游戏有了更多的趣味形式,如希沃白板上常见的“拾果子”游戏,让学生接住带有指定字词的卡片,通过汉字配对、回忆等方式回顾生字;“拔河比赛”游戏,让学生找到与要求一致的汉字或词语,加深字词识记;“搭小桥”游戏,让学生将图中的词语排列成短句,实现句子练习,等等。类似的游戏活动可以通过希沃白板和PPT等可见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这类趣味游戏实现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提高培智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效果。为了使游戏活动具有挑战性和衔接性,教师可以将游戏按照课文进度设计成闯关模式,让学生获得不断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掌握知识后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培智学生准备大字本、有笔画顺序的汉字描写纸、镂空汉字卡以及词语和句子的积累知识,供学生随堂练习。

(二)课文理解任务群活动

培智学生在阅读及理解课文方面存在较多困难,朗读课文时会出现错字、跳字、串行或者不连贯等情况,也会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情感等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在使用统一教材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课文学习难度,根据培智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课文进行简化,也可以收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培智教材或绘本阅读教材,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文中的事物及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低难度“梯子”,为学生成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脚手架。以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粽》为例,教师可以在国家版培智教材中寻找与“端午粽”主题相关的简单课文,对普通版课文进行难度分解,也可以寻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绘本,帮助学生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难以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绘本时,还可以找到与课文中涉及的重难点知识相关的读物作为补充。在相关课堂练习方面,教师可以使用自制小书,以粘贴关键字、词、句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也可以借助希沃白板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连线、拖动、选择等方式进行相关任务练习。

(三)个性化练习与作业

适切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上,让学习支架既具备普适性又能满足个别化需求,教师应多搭建梯子,尽可能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将学习任务趣味化的同时设置不同难度、层级的学习任务。笔者提出,根据课文内容将每篇课文中的知识点设置为三个难度的任务群进行练习,学生在课堂或课后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能吸收的知识程度完成练习,以《小青蛙》一课的识字与写字目标为例(见表1):认识并书写课文中的“青”字,达成一星任务;能够给“青”字组词达成二星任务;认识、组词并书写课文中的“请、清、情、晴”等字达成三星任务;认识、理解、组词并书写课文中的“气、生、眼睛、保护”等字,达成拓展任务。每篇课文根据周学时设计相应的三级任务单以及拓展任务,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所练,教师也能根据学生完成的星级任务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新媒体技术类活动

当前,新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接触新媒体的机会,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时代发展、与社会同步,更重要的是,新媒体中的互动形式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延长学生学习专注时间等目标,极大地满足了培智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很多现成的App都具有教育因素,如:宝宝巴士中涉及很多生活自理的教学,悟空识字、洋葱数学等都是以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为主的游戏App。在有能力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新媒体资源,开发VR、AI类互动游戏,如在让学生感受《春夏秋冬》一课中的生活场景时,教师可以设计体感类活动,学生戴上眼镜就可以参与四季的活动,春天到了,可以做插秧、放风筝的体感动作;夏天到了,可以划船看荷花;秋天到了,可以帮助农民伯伯摘果子;冬天到了,可以打雪仗等,让学生在虚拟仿真情境中掌握知识并实现知识的生活化拓展。

二、以学生发展现状为中心,有选择地提供多元任务支持

培智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教育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相关的评估结果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等因素,有目的地选择教学资源。多数培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更有收获,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培智学生兴趣与学习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活动中获得支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如,学生目前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但朗读时语速过快且没有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理解课文情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要词句,有节奏地、缓慢地读出字词,在感受字词情感的基础上逐渐提高难度,在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任务并取得一定成就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长篇课文。

以小学一年级《文具的家》一课为例,在识字与写字目标领域,普通学生经过一节课或两节课的学习后就能掌握全部汉字,但培智学生可能一个都记不住。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设计适合培智学生识字的教学策略,用动画、拆解、图文解字、随文识字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掌握要求中的部分汉字。在阅读与欣赏课文领域,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读课文,粗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或其他线索,还要让学生通过分段朗读、精读每个自然段的方式,了解字、词、句在段落中的表达作用,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用、语言之美;鼓励学生与班级同学合作完成情景剧,理解人物情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学到的内容与他人进行沟通或用书信的方式写下来,进而提高学生恰当说话、正确写话的能力。培智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多是被动吸收,他们很难主动提出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梳理,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提问。

三、设计分级课后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作业练习是链接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的重要部分,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并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能够侧面反映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设计难度适中、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并合理使用,对培智学生语文素养乃至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语文课后作业需要遵循一些必要原则。课后练习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是最直观、最常见的还是纸质作业,即使是阅读、表演、唱诵、实践等形式的作业也需要用文字的方式布置在纸质上,以便学生理解作业要求。笔者设计了适合学生的分级习题册,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对存在书写困难和阅读困难的学生更要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选择的练习空间,搭建适合的学习支架,也为家长辅助学生学习提供了内容指导,让家长在教孩子学习时有迹可循。

(一)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设计作业内容

语文学科的大部分课文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版培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更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自然和社会生活等紧密相关,十分契合培智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首先要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作业设计要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要求同步,改变以往只针对字、词、句、段、篇进行简单书写练习的传统模式,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尤其是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资源的收集等方面也要有所涉及。如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计思维导图、气泡图等,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可以设计让学生观察、体验、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通过主动感受、主动思考习得自我成长的相关技能。

(二)设计多种作业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系统

培智学生持续专注于同一事物的时间短,要延长学生的持续专注时间,需要在作业练习上设计多种形式,在练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眼神专注地观察起来、身体运动起来。如教师可设计掷骰子识字活动,让学生掷骰子,然后在地上找到相应的汉字,这样的作业活动不仅复习了新学的汉字,与相近字形做了区别,还让学生的身体动了起来,学生更愿意参与这类趣味活动;设计朗读与演唱课文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同时提升对美的感受与表达力;设计到户外完成课堂内容的生活实践(如超市购物、去朋友家做客、看升国旗、参观当地博物馆、用餐礼仪、旅行研学等),通过口说眼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初步印象,通过手写心想,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力,通过学生身体参与,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提升了实践运用能力。这种多感官的作业方式,不仅有助于延长学生的学习专注时间,对学生形成知识的记忆也至关重要。

(三)设置作业完成梯度,为学生提供灵活的提升路径

纸质课后作业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要满足多数培智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设计难度分级的作业,同一篇课文、同一个教学点,至少设计三个难度层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至少能够顺利完成一个层级的作业任务,从而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巩固练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完成二、三层级的作业任务甚至是拓展任务,既能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为主,又能让学生在相应的水平上适当拔高,既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又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化需求,让学生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利用作业支架实现个别化能力的提升。分级纸质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支架,还是教师和家长观察学生发展情况的直观记录表,可以帮助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目前哪些方面掌握得较好,哪些内容需要调整教学形式,哪些方面还需要重新调整目标,从而指导教师的精准教学。另外,纸质作业也是家校沟通的好工具,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与家长之间就相关作业内容进行沟通,目标清晰、内容具体,家校合作效率更高。

四、总结

目前为止,多数培智学生在普通课堂中的参与形式仍以“被动倾听”为主,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对课文中的情感很难理解或体会,导致学习效率不佳。要想做好培智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师除了在主观上引起重视之外,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设计优质的课堂作业练习和课后作业也是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学习任务群的多学科整合特点,紧紧围绕培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开展教学,根据学生个体需要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利用分级作业充分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让识字与写字、阅读与欣赏、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教学目标都能在课堂以及课后的作业上得以体现,让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此外,发挥同伴以及家长的积极作用,引导同伴和家长平等、自由、互相尊重地与培智学生进行日常互动;注重培智学生在群体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学生正向的、具体的反馈;关照学生心理健康,多与培智学生谈心等,多方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还为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