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表现性评价微探

2024-11-24 00:00尹蕾彭介军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9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跨学科学习”表述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拓宽语文学习边界、整合语文学习方式、丰富语文学习意蕴等方面,通过真实世界学语文,联结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强调的是基于语文学科,跨越学科界限。

本文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为载体,以“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路径和方式等进行实践探索,尝试为现有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研究和实施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跨学科学习中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适切性

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过程,客观上需要教师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与结果做出评价与判断,因此教师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非常适切。与纸笔测试相比,跨学科学习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在于能够全面、多维度地评估学生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表现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还能使学生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可视化。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师探索跨学科学习中表现性评价实施路径和策略,可以为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践提供良好的评估支持,以调整教的方法,帮助学生改进学的方式,这也是笔者尝试在跨学科学习表现性评价方面做些探索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特点分析

语文教材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体现了整体性与实践性,活动设计超越了单一的学科知识系统,以文化现象、社会问题、学生兴趣等为基础,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任务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支架,帮助他们在环环相扣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本单元可以设计多元的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接触多个学科领域,通过这种跨学科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是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有利于系统地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的理想材料。教师可以从“标”据“本”,结合实际条件灵活地选择和整合教学资源,将综合性学习单元知识进行内部重构,进一步拓宽学习空间,使语文跨学科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见表1)。

三、跨学科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实施步骤和策略

在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中,表现性评价主要通过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典型行为等实践任务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表现性评价既关注结果性评价,也关注过程性评价,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并将评价贯穿跨学科学习全过程,完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

(一)发现问题阶段的评价

语文跨学科学习协同学科,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有效联结,因此提出学生真正需要解决、感兴趣的问题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此阶段的表现性任务是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多角度提问—问题归类—筛选有价值问题”的探索路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评价量表能将学生的表现具化成一个个可量化的表现性任务,至少包括评价要素、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评价要素”注重多元化,指向多维目标;“评价内容”描述清晰准确,提供足够的细节;“评级等级”主要通过一、二、三级评价等级或“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等水平划分的形式确定序列标准。

发现问题阶段的表现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筛选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此,我们制订了以下两个供观察的表现性任务评价量表。

环节一:提出问题阶段,主要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汉字宣传员”的角色含义和任务要求。评估学生是否能够从不同角度(如文化、历史、艺术等)对汉字进行思考,并产生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能围绕“如何做好汉字宣传员”提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助于推动活动目标的实现(如表2所示)。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宣传汉字,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汉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有哪些汉字故事,如字谜或成语故事,可以分享给他人?如何通过汉字展示我国的文化和传统?可以为规范汉字使用做哪些事?鼓励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交流,合并相似问题,列出问题清单。

环节二:设置两个表现性任务:给问题分类,筛选核心问题。小组继续讨论,组织学生将所列清单中的问题进行分类,大概可分为汉字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现代应用等方面。教师评估学生是否能对自己的提问过程进行反思、识别,并提出改进的空间。

环节三:全班进行交流,表现性任务为小组间对相似的问题进行检查、归纳、补充,师生共同筛选出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跨学科深度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有:成为合格的汉字宣传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汉字宣传员能为传承发扬汉字文化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自主评价自己的提问质量,并据此调整学习策略。

此环节的评价量表可以在提出问题活动环节后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详细的描述性反馈,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学习表现。

以上三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因而判断学生在提出问题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参加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是否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在必要时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表3所示)。重点根据评价结果深入了解学生在问题意识评价指标方面的表现情况,以便教师做出下一步教学计划。

(二)分析问题阶段的评价

分析问题阶段的表现性任务为:设计“做汉字宣传员”初步方案,包括确定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实施步骤、宣传形式等内容。此阶段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观察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否运用数据意识理解和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重点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小组合作前,教师将这张评价量表提供给学生(如表4所示),在评价表的支持下,学生在“明确目标—实践反思—调整改进”的良性循环中发展,提升了统筹能力,增强了前瞻性思维。

(三)解决问题阶段的评价

解决问题阶段,表现性评价焦点转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一是对学生跨学科实践能力描述性的评价,二是对研究成果报告完成情况的评价。语文跨学科学习倡导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整合周边社区的教育资源,开拓校外实践基地,表现性评价主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多维度评价,客观、多方面记录学生跨学科学习情况与典型行为表现。做汉字宣传员首先要完成对汉字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探究汉字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完成对汉字研究工作者的采访任务(相关对象调研);落实历史学科(走进图书馆研汉字之发展史)、艺术学科(走进艺术馆赏书法之美)、信息科技学科(借助网络观汉字文化纪录片)等相关知识的运用;学生走上街头调查汉字应用现状,走进社区了解汉字的规范使用情况等,在一个个子任务达成中完成跨学科元素的有效融合。

同时,跨学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倡导将教师一元主体评价模式增值为自我评价、伙伴评价和家庭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生生互动、师生合作、家校与共,建立起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评价矩阵,形成多方共同育人的格局。因此,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嵌入表现性评价量表,除了自我反思式评价,也会综合老师、伙伴、家长的意见,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积极改进探究方式(如表5所示)。

在完成汉字相关知识的内化基础上,学生着手设计撰写《汉字研究报告》。教师对《汉字研究报告》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完成报告内容的丰富与创新能力。以语文学科为原点,辅以艺术、信息科技等多学科的融合,方能完成高质量的《汉字研究报告》,如涉及与汉字有关的中华传统故事、汉字演变历史、优秀书法作品艺术鉴赏、精美插图和排版设计、封底设置的二维码汉字相关知识链接等。总体考量多学科对形成汉字研究报告的作用,以及报告体现的多领域涵盖广度与整体创意(如表6所示)。

最后通过一系列推广活动完成汉字宣传任务:学校是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开展谐音游戏等形式,根植下热爱汉字的种子;图书馆是宣传汉字的关键场所,设立专区展示汉字研究报告的成果和价值,可让更多读者受益;网络平台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布汉字研究的短视频、图文等,让更多人了解汉字的知识;社区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在社区开展“啄木鸟行动”,让规范使用汉字的理念深入人心。学生在传承汉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了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进阶。

四、跨学科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注重数字赋能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平台、班级教室智能设备等赋能学生评价,将学生“遨游汉字王国”跨学科学习空间中采集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成果加以展示,关注学生知识理解、跨学科运用及情感态度等全面发展,完善多层次、多路径、多方法的信息数据收集,形成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发展电子档案,助力教师实施针对性教育。

五、结语

表现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评价策略。表现性评价不仅评定学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给予教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教与学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正。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指导下,教师将表现性评价结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建立评价与教学的闭环,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和突破,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