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4-11-24 00:00柯于莲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9期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传承千百年的中国传统风俗文化节日“春节”展开。文章用朴素生动的语言展开了一幅老北京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郁的年味,点燃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是学生了解传统风俗、熟悉传统节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紧紧围绕教材向学生渗透传统节日,这个做法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朴实流畅的语言、清晰条理的逻辑以及作者内心涌动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内容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按照腊八、小年、除夕、春节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在作者笔下,春节是隆重的、热闹的,承载着千年岁月,承载着人们的深厚情感。各地区、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庆祝春节的习俗,在本文中,作者运用朴素自然、蕴含“京味儿”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生活在老北京地区的人是如何欢度春节的,像描绘一幅生活画一样,缓缓展示了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课文顺着时间脉络,讲述了北京的春节自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制腊八粥用来祭祖祭神,在腊八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家家吃饺子,准备年货。孩子们通过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庆祝新年,大人则是准备过年的吃喝、孩子的新鞋新衣;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人们用鞭炮声送灶王上天,用糖粘住灶王的嘴;除夕则是要贴春联、大扫除、做年菜、守岁;到了初一,人们或是外出拜年,或是在家接待客人,逛庙会等,一直到初六,店铺才重新开张;元宵的时候,处处悬灯结彩,人们还会吃元宵,度过美好快乐的日子;过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将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开始新的一年。文章指明除夕、初一、元宵是春节的三次高潮,做到了详略得当、前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等,可以培养学生分清内容主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凸显特点。

三、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所接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都与小学中年级、低年级有着显著的区别。这样的变化,学生会感到学习吃力,无法适应,且会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失败次数的增多,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对班内学生情况具体分析后,发现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喜欢等待教师布置任务,缺乏与人讨论、合作的习惯,难以发掘自身学习优势。同时,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

会写“蒜、粥、醋”等生字,能够理解“腊七腊八、初旬、麦芽糖、守岁、走马灯”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张灯结彩、万象更新”等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2.思维能力。

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形成思考意识,分析课文详略安排及取得的效果,感受“京味儿”语言特点,并能联系现实生活,理解作者的情感。

3.文化意识。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热闹氛围,学习节日中蕴含的优秀、具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民族自豪感,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审美创造。

学习作者的创作特点,对当地特色民俗活动进行调查、了解,并模仿课文进行短文创作,掌握详略得当、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写的写作方法,提升审美 创作能力。

五、教学重点

1.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年味,领悟传统文化。

2.品味课文语言特点,掌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春节的庆祝活动: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

师:大家看图片,你们能猜出来大家在庆祝什么节日吗?

生:春节。

师:正确,图片上展示的都是庆祝春节的风俗习惯,那你们喜欢春节吗?能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吗?

生1:喜欢,因为春节期间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还可以玩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生2:喜欢,因为春节期间可以与亲人见面,还可以贴春联。

生3:很喜欢,因为可以拿到压岁钱。

……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春节,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作家眼里的春节是怎样的?是否与自己知道的春节一样呢?

生:想!

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参与兴趣,想要了解文章的作者,想要阅读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小伙伴一起寻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查找读音、释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学生围绕“买杂拌儿、买玩意儿、买零七八碎儿”等带有儿化音的词语进行了讨论,感受老北京语言的特色,找出了悬灯结彩等新词语,并进行重点分析,且对正月、掺和等发音进行了纠正,完成了初读课文的任务。

2.搜集有关过年的资料,小组合作,挑选一位代表进行介绍。

学生口述“年”的故事,介绍春节的由来;介绍做腊八粥、腊八蒜、用糖粘住灶王的嘴等的由来,站在传统习俗的角度分析传统节日,并与课文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记忆,这种方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做好细读、精读的准备。)

(三)精读课文

1.理清文章的条理。

(1)学生要了解课文主要描述的是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这几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要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并能进行段落划分,概括总结每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春节留给了自己怎样的印象。

学生:热闹、喜庆、欢快。

2.联系课后习题,深化思考。

(1)课文对春节的描述,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基于智慧教育平台,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研读,并在旁边做批注,思考课文内容、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情感等方面具有怎样的创作魅力,将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提炼出来进行有感情朗读,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自主提问。

(1)怎样理解“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句话?

(2)孩子过春节与大人过春节有什么不同?

(3)与文中的春节相比,自己度过的春节是怎样的?

学生互相交换问题并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思考、合作与探究,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知道作者是怎样进行详写、略写的。)

(四)民俗讨论

学生结合课文与现实生活实际,与小伙伴分享自己是如何度过春节的,参加了哪些庆祝活动,获得了怎样的体验。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哪一个,具有怎样的风俗习惯,并完成以下探究:

1.理解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2.理解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3.理解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4.以“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介绍语言。

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鞭炮、饮食、庙会、灯会的内容,分析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寄托的情感,理解整个春节由于融合了人们的情感,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十分热闹。

学生站在民俗的角度,讨论传统节日的庆祝意义,各项庆祝活动的由来,激发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情感。)

(五)自主探究

1.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2.对比“阅读链接”与课文内容,感受它们对春节习俗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3.调查了解本地民俗习惯,想一想民俗习惯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具有怎样的价值。

学生先是结合具体语句,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对春节进行描写,具有条理清晰的特点,方便人们阅读,且作者在描述春节前的活动时,有详有略,对热闹、精彩的部分细致描写,能够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留下深刻的阅读印象。

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对语言、结构、表述等都进行了分析,发现阅读链接中的内容,先是写了年的忙碌,分享了年俗,然后又进行了抒情。学生意识到在描写传统节日的时候,不仅要注重习俗的描述,还要注重情感的注入。

本地风俗习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调查分析有着积极作用。学生通过搜集图书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走访沟通等方式,收集了有关本地民俗习惯的内容以及相关数据,并在讨论分析中了解了本地风俗习惯的由来、意义等,获得了自主探究的成就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升华学生的思想。)

(六)总结分享

1.总结课文,用心感受作者的表达特点。

2.思考问题: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腊八粥、腊八蒜,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腊八的风俗习惯,作者为什么单写了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3.在本节课学习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有了哪些收获?能否分享给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对课文进行再次梳理,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养成反思、分享的好习惯。)

(七)知识拓展

1.拓展阅读,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对比感受,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很多人反映,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你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呢?你认为怎样能让年味越来越浓呢?试着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分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春节的知识,并能独立思考、分析。)

(八)练习

1.依据课文内容,完成“春节”这一主题的思维导图。

2.为美食栏目编写一段有关腊八粥的介绍语。

3.你在家乡吃过怎样的特色美食,用详略得当的手法,写一写家乡的美食,宣扬家乡美。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框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意识,让学生了解家乡,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第二小学)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