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阅读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逐步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司马光》这一经典课文为例,深入探讨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因其故事内容生动、结构清晰而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司马光幼年时机智砸缸救人的故事。教材编写者选择这篇课文,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递一个历史故事,而是希望通过司马光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篇课文的教育意义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通过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帮助学生学会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应如何保持冷静和理智,如何通过思考和判断作出最佳选择。这种教育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人格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教材的设计角度来看,《司马光》一课具备典型的阅读教学的特征:语言简洁明了,故事情节富有张力,人物性格鲜明,情感真挚感人。同时,课文篇幅适中,内容易于理解,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升其阅读能力的理想文本。
二、学情及教法分析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阅读普遍有着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充满故事性和情节紧凑的文章,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阅读热情。然而,尽管如此,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故事的情节,而对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理解不够。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也制约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以《司马光》这篇课文为例,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被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情节吸引,感受到故事的紧张和刺激,但可能忽略“为什么司马光能够在危急时刻作出正确的决定,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品质和思维方式”。学生会简单地认为司马光救人是因为勇敢,却不能深刻理解他在危急关头的沉着冷静,以及他通过观察和思考迅速解决问题的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故事的情节,还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在性格和行为动机。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逐步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含义。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司马光在同伴遇到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等问题。通过这些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司马光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品格,并从中获得启发。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多次的阅读练习和思考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的习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认读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并理解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沉着与机智。
2.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精读细品等多种方式,深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学会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特点;利用课文插图等辅助材料,培养观察与联想能力。
3.培养责任意识及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格;通过拓展延伸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兴趣,创设情境引思考
课堂伊始,教师带着神秘的微笑走进教室,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学生异口同声:想!
教师绘声绘色地开始讲述: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他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耍,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教师适时地停下,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学生纷纷举手,争相猜测:是不是他们发现了什么宝藏?有人掉进了水里?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被成功带到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上。
教师微笑着点头:看来大家都很聪明,想象力也很丰富。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司马光》吧!
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教师不仅成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为他们创设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阅读重感悟,合作交流促理解
在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自主阅读课文《司马光》,读的过程中,请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学生纷纷低头认真阅读,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偶尔有学生轻声与同桌交流。
几分钟后,教师提问:课文读完了,谁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位学生站起来,大体讲述了一遍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教师点头赞许,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疑问。
学生甲:我觉得司马光真的很机智,他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想到砸缸救人。
学生乙提出疑问:为什么司马光不直接把人拉出来,而是要砸缸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解答。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
(三)精读细品悟情感,朗读表演展风采
探究一:精读细品,深入理解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司马光》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现在,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人物情感。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注意体会司马光和其他小伙伴的情感变化。
学生认真阅读后,教师提问:谁能说说,当小伙伴们看到有人掉进缸里时,他们是什么反应?
生甲:他们都很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办。
教师:那司马光呢?他是什么反应?
学生:司马光不仅没有慌,他还拿起大石头砸缸救人。
教师: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的什么品格?
学生: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探究二:情感朗读,体会人物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情感。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司马光和其他小伙伴的不同语气。
学生纷纷尝试朗读,教师则在一旁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物情感。
探究三:表演展示,再现情境
教师:最后,我们要通过表演来再现这个故事的情境。请大家自行组队,分配角色,准备几分钟后进行表演。
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自行组队准备表演。几分钟后,他们开始表演,有的扮演司马光,有的扮演小伙伴,有的则负责旁白。他们的表演生动有趣,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通过这样的精读细品和朗读表演,学生不仅能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四)拓展延伸宽视野,创新思维提素养
在完成对《司马光》课文的深入学习和表演之后,教师决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司马光的故事,感受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现在,我想请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力,假如你们是司马光的小伙伴,当时也在现场,你们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来救人呢?
这个问题提出后,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学生兴奋地讨论着,有的还拿起笔在纸上画起了草图。
学生:老师,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找个长绳子或者棍子,让掉进缸里的小伙伴抓住,然后我们一起把他拉上来。
教师点头赞许:这个方法不错,考虑到了利用现场的资源。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我会大声呼救,找大人来帮忙。
教师肯定了他的想法: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考虑到了寻求外部援助。同学们都很棒,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接着,教师又提出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你们是司马光,除了砸缸之外,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救人的方法吗?
学生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陆续有学生举手发言,提出了各种新颖的想法,如利用浮力原理、制作简易救生工具等。
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活动,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宽,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激发。他们不仅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五)总结反思促提升,巩固成果助发展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精读细品和拓展延伸,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受到了司马光的机智与勇敢。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说说你们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谈到了司马光的机智,有的分享了自己在阅读和表演中的心得体会,有的还提到了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思维火花的碰撞。
教师听着学生的发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看来大家今天的收获都很多,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我给大家布置几个作业。
作业一:请默写《司马光》一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作业二:假如你是司马光,除了砸缸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救人的方法?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或画出来。
作业三:请与小组成员合作,根据《司马光》的故事情节,共同创作一个简短的剧本,并进行排练。下节课进行表演。
随后,教师展示了一个教学成效表格,详细记录了学生在课堂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和收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见表1。
通过总结反思和作业布置,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成效
(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讲述故事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猜测接下来的情节,这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随后的自主阅读环节,学生独立阅读了《司马光》这篇课文,我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后来,当我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他们不仅能够准确地复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还能通过阅读细节分析司马光的性格特点。这表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表层理解上,还能深入挖掘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情感。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表现在课堂讨论中,也反映在他们的作业中。另外,我观察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互相启发,特别是在探讨为什么司马光选择砸缸而非采取其他措施时,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不仅读懂了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还能够从多角度分析不同情境下可用到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种讨论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增强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次教学我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通过一系列拓展延伸活动,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在精读细品环节,学生通过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了司马光和其他小伙伴的情感变化。这个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为他们的情感表达打下了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朗读和表演环节,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对课文的理解。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有了进步,还通过表演进一步加深了对司马光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有的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较高的艺术表现力。这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拓展延伸环节,我提出了“如果你是司马光的小伙伴,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救人”这一问题。学生纷纷发挥想象力,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学生能够跳出课文的框架,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如利用浮力原理或制作简易救生工具救人等办法。这些创意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反映了他们在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上的积累。
六、教学反思
在《司马光》这一经典课文的教学中,我力求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故事导入、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精读细品、拓展延伸等多个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展现了出色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深感欣慰。
然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发现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时显得有些吃力;其次,虽然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但仍有部分学生过于拘泥于课本,难以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
针对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改进策略:一是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通过更多的阅读实践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是进一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柳沟店小学)
编辑: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