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人文主题,发掘诗歌的文化意蕴

2024-11-24 00:00李杨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0期

2022年版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其中,“文化自信”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纵观教材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直接指向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板块,编选的单元内容展现了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以及相关习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三首》涉及到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由于古典诗词语言简练、篇幅短小,诗人不可能对节日和习俗进行全面铺陈,无法与本单元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关联起来。那如何借助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习俗,释放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落实“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语文能力的协同发展呢?笔者以唐代诗人韩翃的这首《寒食》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凸显知识性:借助大意,了解习俗

古典诗词语言精练,言简意赅,表情达意常有跳跃之感,而且语词较为生僻,内容也会有意省略,这就给学生理解造成了较大的障碍。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自主理解古诗大意的能力,教师应对一些易错的重点词语稍加点拨,重点关注学生在理解大意过程中,对单元人文主题的理解。唐代诗人韩翃的这首《寒食》,直接以传统的“寒食节”名称为题。与寒食节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两处:

其一,从诗题入手。学生对寒食节相对于其他传统而言比较陌生,流传至今,寒食节已经与当下的实际生活渐行渐远。什么是寒食节?为什么以“寒食”命名?对于一无所知的学生而言,这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教师可以借助资料补充: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火,重取新火,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学生借助资料推理,不难得知:因为禁止烟火,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饭食,“寒食”由此而得名。其二,从诗句入手。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揭示了寒食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学生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大意后,教师可以顺势拓展资料: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

理解诗歌大意,是教学古典诗词必备的基础性环节,更是学生走进诗歌内核、体悟诗情、感知诗境的基础。但教学这首诗时,教师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借助诗意与传统习俗之间的关联点,及时拓展资料,丰富了学生对诗歌表面意思的理解,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储备。

二、追寻根源性:了解来历,学会选材

2022年版课标在“核心素养内涵”板块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既要“认同”,也要“有坚定的信心”,意味着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不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只有洞察其根源,才能加以弘扬。

这一层级的文化认同,可以从诗歌前两句所描写的“飞花”和“御柳”中突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两句,写尽了长安城的繁花似锦,但诗人为什么单单描写“花”和“柳”这两种景物呢?这就与寒食节的来历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拓展资料: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割肉救主,重耳回国后成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相见,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和其母亲不愿出来,最终被火烧死。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贞,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联系学生较为熟悉的清明节不难发现: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距较近,都有祭扫的习俗。教师可组织学生回忆:“在清明节祭扫时,人们常常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很多学生立刻想到献上鲜花和柳枝。所以,献花、献柳的习俗与寒食节禁烟火习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先人的怀念。教师借助资料引导学生联系清明节和习俗,从景色的表象,深入到习俗背后厚重的文化意蕴,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一习俗的认同感。

三、强化体验性:辨析写法,体会情感

传统文化的习得可以有多重路径。但语文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应该以“语文的方式”,通过做“语文的事”加以落实。体悟古典诗词中传统节日的习俗,不能始终以拓展资料的形式直接灌输给学生,而需要从语言文字品味和表达方法运用等语文课程属性的维度展开。

据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句,在长安城广为流传。这样的描写,不仅与寒食节禁烟火的习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为下句委婉讽刺权贵们的奢侈生活和独享特权埋下了伏笔,展现了多重性的表达作用。教师首先从“飞花”二字入手,组织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繁花盛开和摇曳,营造出的浓郁春意和生机勃勃的氛围,着重聚焦“飞”字所营造的动感,在脑海中展现各色花瓣漫天飞舞的绝伦画面。随后,再将其置放在整句话中,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怎样揭示“飞花”之景的。

一是置放于宏观背景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整体阅读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联系生活经验,放大“春城”二字,并将先前想象的画面,投射到“春城”背后的宏观背景之中,构建出更具层次感的画面;二是体会双重否定的坚定语气。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着重强调“无处”与“不”的关联式重音,体会“飞花”场景毋庸置疑的美景,将“春城”里落英缤纷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三是辨析因果倒桩的表达效果。教师让学生阅读“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并选用关联词串联这两句诗,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而诗人却采用倒装的形式,将“飞花”之景前置。此时,教师需要着重引导学生洞察这样表达的强调作用。

如此构思和表达,为体悟诗人蕴藏在诗句中的真实情感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教师借助学生在想象与品析中形成的感性认知,借助诗句对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风俗画的描绘,感受诗人对古代风俗、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原本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从了解寒食习俗,到借助画面体悟诗情,教师将学生置放于语文课程的体系中,通过品味语言还原画面、通过辨析表达对话诗人,将习俗与诗人蕴藏在诗句中的深切感受,渗透进学生的心田,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认同感,将文化自信的形成推向了更高之境。

四、彰显文化性:品词析句,洞察暗讽

古语有云:诗言志,词传情。古典诗词往往不会和盘托出、直抒胸臆,而是借助集中性的典范场景,委婉而迂回地抒发意欲表现的主题。所以,古诗的主题之“志”不宜直接告知学生,而是需要找准由表及里的突破点,引导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向诗歌内核迈进,以形成豁然开朗之感。

在寒食节期间,人们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因此烟火成为了稀缺之物。然而,对于权贵们来说,他们却可以得到皇帝的特许,取用榆柳之火,享受烟火带来的温暖和光明。这种特权和禁火习俗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权贵们地位的尊贵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是诗人所唾弃和鄙视的。但如何让学生体悟到这一层意味呢?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首《寒食》以描写节日习俗为载体,行暗讽之实。这是诗人精妙构思的智慧所在,教师就顺应诗人的构思逻辑,仍旧以节日习俗为抓手,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待习俗的态度,进而形成情感共鸣。比如关注后两句的动词“传”与“散”,为学生拨云见日。为什么是“传”?皇帝御赐榆柳之火,用一个“传”字,不仅极言数量之多,面对百姓禁止生火的习俗禁令,可谓毫无忌惮;同时,更显得次第森严,俨然有序,与前句中一个“御”字的庄严感一脉相承。而最后一句中的“散”字,展现了王公贵族得到恩赐之后,毫无避讳地在寒食节点燃蜡烛。教学时,教师不妨组织学生拓展想象:“当王公贵族们在寒食当天点燃蜡烛,展现出拥有特权的尊贵身份后,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鼓励学生用细节化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活化他们得意忘形的丑恶嘴脸,将诗人蕴藏其中的暗讽、抨击之情释放出来。

这一板块,还可以组织学生将“传蜡烛”“轻烟散”与前两句中“飞花”“御柳斜”联系起来,前面的美景与后面有失和谐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感受诗人复杂的心境,让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习俗理应传承,而一些习俗糟粕则应该摈弃,这也是继承传统文化,落实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借助古典诗词感知节日习俗,不能止步于理解意思、知晓习俗的维度上,而要紧扣习俗开掘丰富的教学价值,用语文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辨状态,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责任编辑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