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教育视域下,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被广泛关注。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的组成部分,既具巩固检测作用,更包涵学科育人功能。本文谈在“双减”视域下设计与实施“qù”作业,以此关注学生人格成长,促进其综合素养发展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去”作业
1.“去”重复,立足语文学习旨归
“双减”直接指向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长久以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喜欢布置重复性作业。对生字词的熟练掌握难道只有重复抄写这一途径吗?为学生“减负”,不妨从去除重复性作业开始。重复的抄抄写写作业勉强形成的“语言积累”仅仅只是“语言运用”中的一小部分,未和生活链接的语言积累最终只会变成陈放在学生记忆仓库里的消极语言,积累难但遗忘快,却占去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但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其构成是综合全面的。作业设计也应围绕以上四个要点,通过合适的切入点进行任务设置,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只有去除重复性的机械作业,才能留出充裕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去审美,去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2.“去”零碎,依循教材单元编排
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作业一课一设计,这种“各自为政”极易忽视知识要素的前后关联。其实依据教材编排特点进行一单元一设计,更能体现整体性和整合性。同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具有人文主题的统领性和语文要素的集中性。站在单元的整体视角上设计某项作业,要先找准单元作业目标,再根据每篇课文的编排特点整体设计作业。比如说,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立足于单元视角,可以设计如下作业(见表1)。
像这样有梯度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前后勾连语文要素,提升思维的条理性;还能链接课内外,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3.“去”壁垒,树立综合育人理念
学科教育的价值应是建构起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尝试打破学科壁垒,突破学科限制,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共生,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单元时,就可以和数学学科“年月日”的学习内容整合起来,布置综合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传统节日习俗年历”,引导学生把具体的节日和习俗放进“年月日”的维度中,通过动手制作,更直观地感知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和先后顺序,增进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趣”作业
1.“趣”形式,自助作业更适切
“自助”意味着有多样选择的权力和机会。“自助”作业指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量身设计更适切的作业内容。
教师可以推荐“自助”作业。让学生可以像去超市购物一样,从中选取自己喜欢且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让完成作业变成一项有趣味感、有成就感的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困生“吃得了”,掌握基础知识,树立自信;中等生“吃得饱”,稳步发展,适当拓展;优等生“吃得好”,激发潜能,不断超越。比如学完关联词后,可设计这样的“自助”作业:A.熟读课文中含有关联词的句子,体会关联词的作用。B.阅读课外书,从书中找出包含这些关联词的句子。C.联系生活,尝试着用所学的关联词造句。“A”项基于课本,是简单的巩固性作业;“B”项向课外书拓展,难度有所提高;而“C”项则链接生活,更重视运用和拓展。
学生也可以设计自助作业。让学生自助设计并完成作业,无疑更能激发创造性和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一方面要尊重学生自由设计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主题内容设计更有质量的作业,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获得身、心、情、智的健康发展。
2.“趣”任务,指向阅读能致远
“双减”后腾出来的时间应该怎么用?最好的答案是阅读。阅读作业不是“负担”,而是必要的“承担”。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或是由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挑选出值得学生阅读的有童趣的好书。避免学生在繁杂的书海中因挑选书籍而浪费过多的时间。
对学生来说,捧起书便觉得满足和快乐,这种童年的感受会化作有情趣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成长为终身阅读者。一方面,布置给学生的阅读作业,应该是纯粹的阅读,而不是“阅读理解题”;另一方面,在布置阅读作业时要关注不同年段的阅读要求,促进学生阶梯式发展:低年级,意在爱读,激发阅读兴趣;中年级,意在会读,在体验中掌握阅读方法;高年级,意在泛读,用阅读方法读更多的好书。
三、“觑”作业
“觑”是形声字,原本的意思是伺视或窥视,后来泛指看。“双减”视域下的“觑”作业是指引导学生用探究的眼睛观察自然、正视内心、纵目文化,促进完整人格的成长。
1.“觑”自然,观察生活勤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双减”之后,语文教师应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能观察神奇的自然。如设计结伴爬山作业,让学生在奋力爬上山顶后直观感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如设计种植体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切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作艰辛;如设计观赏莲湖作业,让学生在一幅幅画中赞叹共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觑”自然作业,真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觑”内心,正视情感学审美
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仅仅指向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巩固,也应让学生获得多维度的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内心情感,准确地表达情感需求,形成健全的人格。如四年级下册《黄继光》的课后作业可设计为“在上甘岭战役中还涌现了许多英雄,请去了解他们的壮举,倾听他们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品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被牵引着从课文中的人物延伸开去,认识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的孙占元;一人坚持战斗,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的胡修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身体连接被打断的通讯线路的牛保才……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因英雄的动作语言而振奋感动,因英雄的流血牺牲而难过伤怀,因英雄的无私伟大而骄傲感恩。这样的作业,将对学生产生积极长远的情感审美影响。
3.“觑”文化,纵目历史铸国魂
2022年版课标指出,要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业设计也应具备文化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纵目历史时光,看到蕴藏在文化典籍里、渗透在课文里的中华文化,滋生民族自信的底气。比如通过诗文归类诵读作业感受中国的“明月”思乡文化,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群文阅读和观看主题纪录片感受家国文化等。在作业设计中渗透中华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其成长为心灵润泽、美善相谐的一代新人。
“双减”视域下的作业设计更呼唤质量。“qù”作业能有效地落实“双减”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郝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