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古典诗文价值,积极落实文化自信

2024-11-24 00:00程瑞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0期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所在。2022年版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首要范畴,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经历理解文化、感受文化、认同文化以及践行文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解,谈谈在这一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理解与拓展,在溯源触摸中理解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语文课程中首先体现在具体的汉字文化上。汉字就是一幅画,有着完全不同的来历,更蕴藏着鲜活的故事和勃发的生命活力。古典诗文的教学,就需要让学生在消除字面意思理解障碍的基础上,触摸汉字文化背后的意蕴,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许多教师在教学文言文《伯牙鼓琴》时,紧扣“志在太山”“志在流水”进行拓展:伯牙之“志”还可能体现在何处?处于“听之”状态的锺子期又会作出怎样的反应?这些都取决于学生对“志”字的理解与感知。教材中的注释将“志”定位于“情志”和“心志”。俞伯牙并没有将自己的人生志向和盘托出,而是将其寄托在太山、流水之中,并借助乐声加以展现;从情节的表现来看,锺子期通过琴声感受到伯牙之志,如此融通相知的两颗心灵,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由于整篇文言文节选了锺子期和俞伯牙交往的一个场景,并没有将其完整的故事全部展现出来,于是,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这篇文言文所蕴含的知音文化:首先,锺子期与俞伯牙交往的时间并不长;其次,两人身份悬殊,一位是士大夫,一位只是砍柴的樵夫,学生真正了解到,真正的知音并不会受到交往时间和彼此身份的约束。

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了解了关键字词背后的文化意蕴,借助拓展的资料,把握了整个故事的背景,更触摸了文本创作的意图,在感受中华文化厚重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文化自信。

二、诵读与感受,在积极体验中体悟中华文化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而义自见。”其中的“义”不仅包含了字词所传递的真实意思,更包含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意味;而所谓的“读”,正是指发出声音的诵读,不仅要呈现文字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内容,更要借助有声的倾吐与呈现,将其与字音、字韵有机融合,真正解构语言文字符号所包含的内在情感。

《司马光》是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其所讲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很多学生早已耳熟能详。面对一篇以文言形式呈现的文章,教师就不能将教学的关注点仅仅聚焦在所谓的意思上,而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表层无法传递出来的信息。如“足跌没水中”一句,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重要节点,更是整个故事最为惊险的时刻。学生从字面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登上瓮的小孩一失足,跌入了瓮中,被瓮中的水淹没了。但整个语句的节奏和韵律所传递的紧张感却无法在学生无声的理解中真正体现出来。从朗读的习惯来看,首字“足”念二声,而“跌”为第一声,学生很容易将这句话朗读成“足跌--没水中”,这样习惯性延长的方式使得整个故事的紧张感消失殆尽。这样,教师就需要从诵读的角度展开针对性指导:其一,抓住“足”“跌”“没”三个入声字,指导学生读得铿锵有力;其二,结合初步理解大意,指导学生以连读的形式,加快诵读的节奏,用有声的语言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当时紧张形势的体会。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将关注点设定在字面意思层面上,更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音韵和节奏在表情达意上的功效。而这一层面的教学,教师仅仅凭借指导或者告知是无法真正达成的,要充分发挥自身导学的效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然后将更为广阔的空间完全交还给学生自己,让其在掌握方法后,通过自主性尝试、调整,感受多元的表达效能,用传统的诵读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拓展与补充,在意识自觉中认同中华文化

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孕育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经典,尤其是古诗文可谓是浩如烟渺。入选小学教材的古典诗文,只是编者编选了适合小学生认知能力且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本。如果将教学始终局限在教材的文本之中,对于认同和理解中华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树立以点带面的意识,以教材资源为纽带,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从而将认知从“观点的吸收”转化成为一种“习惯的自觉”,最终在不断反复中接受并认同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坚韧的习惯认知,这一点在中华传统故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四年级下册的《文言二则》中编选了经典故事《囊萤映雪》和《铁杵成针》。这两个故事内容不同、人物不同,时代也不相同,但其最终指向的文化本质却是相同的: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做到坚持不懈,否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教学这一类文言文,可以设置三个板块:

板块一:迁移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不同的方法,自主性理解大意,并从字面信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情节发展的逻辑线索,聚焦人物的典型表现。

板块二:作为一种文化习惯,这一类型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相机为学生拓展相同的故事,如《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孙康映雪》《手不释卷》等。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故事的白话文版本,随后再将文言文版推荐给学生。但教师不能将教学停留在推荐的层面上,而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推断和梳理,借助统整性的联系和对比,对所拥有的素材进行归类和辨析。比如理解每个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具体表现之后,组织学生相机提取故事中的主人公分别是以怎样坚持不懈的方式达成自己目标的。

板块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自己是否曾经遇到过困难。通过本次类群化的阅读,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如果再次遇到同样的困难,你会从哪个故事、哪个主人公身上汲取力量,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以教材中的选文为蓝本,围绕故事背后的文化主题进行积极拓展,将整个学习过程浸润在理解感知、类群整合和融入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将古典诗文所蕴藏的文化主题演变成为一种认知和行动上的的自觉,在接受和认同中落实文化自信。

四、实践与参与,在内化升华中践行中华文化

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隐性元素,看不见摸不着,语文教学无法将文化以具体的知识或信息的方式,直接告知或者灌输给学生,而需要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巧妙地渗透和培养。为此,教师要搭建具体、实在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践行中华文化。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传统节日”,编者设置了一组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典诗词。有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有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分别指向于春节、清明和重阳节等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认知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要求学生借助资料,回忆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传统节日,写一篇回忆性文章,可以向别人介绍这一节日相关的传统习俗,也可以以自家欢度这一传统节日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与其相关的传统习俗;其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并确定一种传统节日,通过制作手工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的平台。如邀请同学品尝自己在家长亲手制作的月饼;可以模拟春节过年的场景,为老师和同学赠送几幅自己亲手书写的春联;可以在班级中搭建舞台,展示与朗诵有关中秋节的相关诗歌;也可以现场模拟教学,把自己掌握的包粽子的技巧传授给其他同学……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当下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而西方文化却在中华大地大行其道的现状,为学生搭建参与实践的平台,并在学生实践体验之后,设置相应的研讨、辩论话题:中国人是否可以过西方的圣诞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已经过时?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依循着编者的编排用意,从教材出发,强化课堂内外的联系,用资料和实践操作,蓄积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信息,通过最后的辩论,对资料和体验的成果进行了融通处理,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文化自信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载体。教师要依循语文课程学习的基本规律,让学生在理解中热爱、在认同中继承,将文化自信真正凸显在最核心的本质层面上,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濮阳市昆吾小学

责任编辑: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