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统整视域下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2024-11-24 00:00王玉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0期

教材每个自然单元都是整体设计的,因此要将单元各个板块的内容进行统整,聚合成整体进行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体会景物的变化。”本单元选编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这四篇课文,结合语文要素分析这几篇课文可以发现:每篇课文在语文要素的呈现方式上各不相同,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既要注重对单元语文要素目标落实的统整,又要发挥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以使单元各个板块中的内容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初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要素目标落到实处。

一、单元统整,整体确定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整体确定教学目标,以凸显单元各个板块内容的前后关联,凸显整体意识,为单元语文要素在课堂的整体落实提供条件。

1.梯度确立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结合语文要素通盘考虑,梳理好教材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初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可以发现“初步体会”就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分清楚哪些是动态描写部分,哪些是静态描写部分,并且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出发边阅读边想象画面。基于本单元课文特点,在《古诗词三首》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读中想象感受动静之美上;教学《四季之美》时把教学重点放在体会课文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的景物之美上;教学《鸟的天堂》一文,重点应放在对比中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品味静态和动态之妙上;教学《月迹》一文把教学重点放在寻找动态足迹,体会动态之趣方面;教学习作“:即景”把教学重点放在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进行表达上。教师依据单元内容确定体会动静结合之妙的梯度目标,可以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目标的梯度落实。

2.体现板块层次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单元内部是由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和习作等板块内容组成的,其中在三篇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中都明确提出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要求,这也是对语文要素进行细化的体现,需要重点落实。略读课文《月迹》也需要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去,着重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与提升。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板块对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单元习作承担的是表达方面的训练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进行由学到写,由读到写的训练。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各个板块内容承担的功能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目标。

二、关注单篇,细化要素目标落实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大都是我国著名作家所写,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都充满着作家的个性魅力。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教师既要关注单元整体,又要关注每一篇课文的特点,凸显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

1.体会动静交融之意:《古诗词三首》

本单元三篇古诗词《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教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诗句,锤炼用词,体会诗词的意境等引导学生感受动静交融之意。如《山居秋暝》这首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中的“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人仿佛感到了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及《长相思》中的“夜深千帐灯”等都蕴含着动静结合的写法。教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描绘的画面。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认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再通过有感情吟诵读出古诗词中的动静之美,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初识动态静态之法:《四季之美》

通过《古诗词三首》的学习,学生对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了解与感受。《四季之美》一文,作者主要以细腻的笔调和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写出四季独特的韵味。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主要描写了四季的哪些景物,以第2自然段为例,其他作家在描写夏天的时候经常会选择“荷花、暴雨、烈日、蝉鸣、星空、彩虹”这些景物等,但是课文中作者却以“雨夜的萤火虫飞舞”作为描写的对象。这样带领学生品读课文,可以使学生对作者独特的视角产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然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第2自然段中作者主要写了夏天的几幅画面,读着这些画面,你感到了怎样的一种美?请把你想象中的样子表达出来。”这样带领学生从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品味语言文字,可以让学生对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感受的更加深刻。文中作者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四季景物的美,并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品味,让学生感受这种表达的好处,促进语文要素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3.体会动静对比之境:《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一文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一静一动,对比鲜明。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描写傍晚时大榕树的句子和早晨鸟儿们在大榕树上热闹场面的句子进行品读,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大榕树形态上的“静”,还能透过这些描写感受到看不到鸟的“静”,尤其是课文中关于“动”的描写,让学生明确感受到动静对比的强烈,明白即使是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景物呈现出的美也是不同的。与其他几篇文章相比,这种对比描写之法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动静结合在表达大榕树的美方面的妙处,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

4.细品动态描写之趣:《月迹》

《月迹》是一篇略读课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月光洒满院子时的静态描写,文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抓住课文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词句进行品读,不仅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童年月夜的回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到动静结合的韵味。《月迹》一课中的动静结合主要表现在对月的追寻与寻找中,教师从这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动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到文本别样的韵味,从而更好的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三、读写融合,夯实语文要素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学生对于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有了一定的了解与体会,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引领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是夯实语文要素、促进文本表达方式迁移内化,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读写结合的平台,让学生读中学写,以写助读,读写相互勾连,让学生真正能够把景物的变化描写出来。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进行读句子、仿写句子的训练。“词句段运用”中要求学生“读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并进行仿写”。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提供的例句“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试着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写具体,为学生仿写句段奠定基础。然后在教学《四季之美》一课以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处景致。教学完《鸟的天堂》一课以后,让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景物,发现这个地方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的动静之美,再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写。这几次练笔任务的编排,从初步体会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到向课文中的语言一样去表达,并且能够让学生从课文不同时间内的动静对比之美到运用对比方式描写自己熟悉景物不同时间段内的动静之美,遵循了学生由读到写的认知规律,降低了学生“写”的难度,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本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中,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要求对单元各部分内容进行统整细化,不仅可以凸显出单篇课文与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体现出单篇课文在动静结合方面的表达特色,从而使单元语文要素目标真正得到落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