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视域下诗歌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2024-11-24 00:00唐玉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0期

现代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现代诗单元,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等诗歌,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现代诗的特点与魅力。本单元导语页的语文要素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在诗歌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诗歌的文体特点,递进式采用朗读、想象、感悟、仿写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初步领悟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创编诗歌的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一、注重朗读指导,感受诗歌语言特点

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好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首先,教师可以从读准字音、正确停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在学生朗读现代诗的过程中,恰当的停顿对于表现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情感等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还要从这些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

如《繁星(七一)》这首诗在格式上采用了阶梯状、逐行退一字的形式进行排列,营造出了一种音符在跳动的感觉。朗读这首诗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诗中从全景到特写这种慢镜头推进式的感觉读出来。又如《繁星(一三一)》这首诗的第一句“大海啊!”中既有感叹号的出现,又有语气词“啊”,朗读时要求学生既能够用饱含深情的语气读出感叹号所代表的语气,又能够读出“啊”表现出的绵延悠长之感。另外,这首诗中的“光、香、响”这些词语的韵脚都是“ang”,在朗读时,要让学生把押韵的韵律读出来,以让学生的朗读更具有节奏感。《繁星(一五九)》这首诗中“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两句诗中的“风雨”为逻辑重音,前一句写实,后一句写虚,朗读这两句的时候,前面的一句朗读时语气可以稍微重一些,后面一句“心中的风雨”朗读时语气可以稍微轻一些,要能够把作者心中对母亲的依恋与赞颂的感觉读出来。《绿》这首诗歌第二小节中“到哪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朗读这个小节的时候,就要把标点符号间的停顿读出来;朗读这首诗最后一个小节“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的时候,读到“突然”一词的时候要稍作停顿,以体现出转折之意。同样,在教学《白桦》《天晴了的时候》这两首诗歌的时候,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为学生接下来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奠定基础。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诗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对于韵律感较强的诗歌的朗读,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手势、节拍或者身体律动的方式来感知,这样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引导想象体悟,体悟诗歌蕴含情感

现代诗歌中有许多语言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情形下创作出来的,单凭字面阅读学生将很难感受到诗歌蕴含的情感。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现代诗歌中的一些内容描写启发学生想象,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繁星(七一)》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紧扣“回忆”一词将诗歌中营造的意象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提出这样的话题:“如果你是作者,你还会想起哪些发生在你和母亲之间永不漫灭的事情?”有学生这样回答:“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光洒满园中,藤萝的叶子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美,我枕在母亲的膝上,一边倾听夜晚昆虫的叫声,一边……”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作者的身份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把自己想象中的景象描绘出来,促进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提升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教学《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诗歌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销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你留意过天晴以后的景象吗?天晴了的时候,你是否也和作者有着同样的心情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深处。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教师找准诗歌中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切入点,通过适当话题来启发学生想象,可以深化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想象表达奠定基础。

三、发现表达秘妙,感悟表现手法

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方法,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先抑后扬、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教学现代诗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感悟诗歌语言,还要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入手引导学生学习,以为学生今后的表达运用奠定基础。

如教学《白桦》一文时,通过阅读,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白桦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让学生将《白桦》一文与古诗相比较,说说现代诗歌在表达上主要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想象、联想与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等特点。《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作者戴望舒主要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在表达上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动态的表达方式,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径、小草、小白菊和凤蝶儿等景物,写出了雨后行走小径时的独特感受。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出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再说说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是否喜欢这样的描写,为什么。这样赏析品味诗歌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优美的语言、积累诗歌的表达方式,为学生今后的写作运用奠定基础。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式到修辞手法等方面引领学生感受现代诗歌在表达上的秘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现代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为学生今后走上文学的道路创造条件。

四、倡导迁移运用,提升表达能力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排的综合性学习为“轻叩诗歌大门”,要求学生在收集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诗歌,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仿写是提升学生诗歌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依托具体事物想象画面的方法去创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如《绿》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文字的魅力和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绿”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诗歌共有5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很有特点,学完这首诗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着作者艾青的写法,当一回小诗人,从夏季、秋季、冬季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写自己眼中这个季节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学习交流环节,有学生写的是这样的:似乎黄色的油漆桶倒翻了/到处都是黄的/到哪去找这么多黄/金黄、浅黄、淡黄/橙黄、橘黄、杏黄/黄得绚丽,黄得稀奇/飘的云是黄的/落的叶是黄的/结的果是黄的/稻谷也是黄的/全部的黄集起来/抱在一起/依偎在一起/农夫伯伯来了/似乎体育老师吹起了口哨/全部的黄整齐地/收集在一起

从学生的仿写可以看出,表达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已经把握了现代诗歌创作的结构,具有了诗歌的雏形,不仅写出了秋季景物的特点,而且还描绘出了秋季的落叶之美,表达出了作者对秋的喜爱与赞美,实现了诗歌的仿写迁移,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现代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诗歌特点,从表达视角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奥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仿写训练,促进学生诗歌表达经验的内化,在仿写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诗歌的文体特征出发,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想象体悟,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领悟。在深入领会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模仿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注: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指向文化自信培养的小学语文大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LZD/2021/13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金陵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