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美术篆刻教学的实践突破

2024-11-22 00:00:00王天文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1期

篆刻艺术是集书法、雕刻、绘画为一体的非遗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教育意义,对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篆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篆刻教学仍存在着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教学成效低下等问题。

1.篆刻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小学对开设篆刻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学校尚未开全相应的课程,即使开设了课程,相应的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计划也不完善。究其原因,学校教师还未意识到篆刻课程的价值,故通常被视为兴趣课或选修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往往由教师自行安排,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难以真正掌握篆刻知识和技能。

2.篆刻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是衡量学校课程专业水平的标杆。目前,许多小学缺乏专业的篆刻教师,从事篆刻教学的教师或是未经专门培训与学习,或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缺乏对篆刻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3.篆刻课程教学材料有待完备

篆刻教学根据其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材料往往也不同。如学习篆刻印章,需要硬质印章材料、软质印章材料、金属印章材料等,而篆刻文字、图画等还可以使用兽角、象牙、竹木、陶瓷等材料,并且要有刻刀、印泥、毛笔、宣纸、砂纸、印床、棕刷、拓包等工具。总之,作为一门成体系的学科,篆刻教学所需要的材料种类多、效果也千差万别。然而,目前市场上可供小学生使用的篆刻教学材料种类有限、质量参差不齐,考虑到教学资源的成本有限,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面临困难,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篆刻艺术的奇妙与精彩。

4.篆刻教学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一体化”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教学评价应当涵盖标准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任务,是可测量、可观察、可评估的。当前的小学篆刻教学实践中,评价方式单一,即通常以学生的作品为主要评价依据,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程度;其次,评价标准不清晰,缺少科学的量化表,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评价反馈不及时,往往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测试评价,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篆刻课程的教育价值

篆刻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渗透立德树人思想,培育文化自信

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小学阶段开展篆刻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学习和实践篆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2.提高艺术课堂成效,推动核心素养落地

篆刻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小学阶段的篆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篆刻工具,掌握基本的篆刻技巧和方法。这种动手实践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精细动作技能。

此外,篆刻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点画、线条、布局等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美感。通过学习和欣赏篆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

3.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涵养人文素养

学习篆刻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取得进步。当学生完成一件自己的篆刻作品时,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篆刻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字学、历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开展篆刻教学的实践探索

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篆刻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

1.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教师系统化、整体性地实施篆刻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转化、运用与实践。篆刻作为古老的艺术,其悠久的历史知识,自古而今衍生出的篆刻类型、篆刻技法等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据此,可以在该门课程之下设置如下教学任务。

篆刻史。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篆刻起源于我国商周时期,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而得名。通过了解篆刻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篆刻艺术的内涵和价值。

选工具。篆刻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篆刻刀、印石、印泥等。篆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性质、特点和使用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购买这些工具和材料,以保证篆刻教学的顺利进行。

学技法。篆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法和步骤,包括字法、刀法、章法等。篆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法和步骤,并通过实践掌握它们。技法和步骤的掌握是篆刻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篆刻作品的关键。

2.优化教学过程

篆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示范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篆刻技法和步骤。其次,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掌握篆刻技能。最后,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篆刻技能。此外,小学美术篆刻教学应注重实践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篆刻比赛、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以《印章的篆刻》一课教学为例。课前学生经过查阅资料、网络搜集等方式了解古代印章。课堂上,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先采取谈话法,让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印章;在新课环节出示印章的分类,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印章的用途,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印章的特点,最后可让学生在课后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印章并制作,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3.改进评价机制

重视评价过程。篆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欣赏和评价篆刻作品。学生在欣赏和分析优秀篆刻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好的篆刻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如何运用技法和步骤表现主题和意境。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对自己的篆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篆刻水平。

量化评价标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篆刻教学中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篆刻作品。通过展示和交流,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美术篆刻教学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实践突破,小学美术篆刻教学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实践环节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柳洲东路分校)

(责任编辑 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