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的契约关系预示着Sora与新闻业的必然联结,其功利取向则带来Sora媒体应用的技术—道德冲突,造成智能化媒体实践主客体关系的紧张性。Sora媒体应用道德共识的履约难题,在于智能化媒体实践的自主性、执业共同体的透明性以及实践主体的契约精神受到冲击。强化智能化媒体实践主体间的契约意识,应将Sora程序作为实践主体协作者而非工具,克服技术—道德的履约难题。
【关键词】Sora程序;媒体应用;契约精神;履约难题;道德共识
2024年2月,OpenAI推出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带来电视内容生产的革命,实现了视频内容生成的自动化。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加速媒体实践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真实性滥用、版权边界模糊等伦理问题。[1]Sora媒体应用是否重蹈技术—道德的冲突,有待新的智能化媒体实践验证。
Sora媒体应用有诸多可预见的困难,现代社会的工具化解释已预示这一趋向的必然性。不同于传统社会群体间所遵守的休戚与共原则,现代社会“多半只是各群体内在的分解过程之后的残余和遗迹”[2],仅仅是个体实现人际交往的手段而非目的。在社会解释的工具主义图像统摄下,自然人成为确认现代道德的立足点。现代条件下的个体必须通过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得自我实现的可能[3],这为个体间契约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由个体组成的行业群体亦是如此。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实践的联结遵循契约的逻辑,这种契约的实质是智能化媒体实践的道德共识。这样的智能化媒体实践从可能变成现实,需要通过技术应用的道德考察。道德共识作为技术公司与媒体机构合作的前提,双方的长久互惠是基础,但如果双方出于功利化取向而合作,技术—道德的冲突将导致契约关系中道德共识的名存实亡。
本文考察的问题是:一是Sora可实现媒体应用的技术特征是什么?这是双方建立契约关系的现实基础。二是Sora媒体应用何以具有道德共识?这是双方建立契约关系的道德基础。三是Sora的技术特征可否瓦解道德共识,如何保证契约关系的有效性?
一、Sora媒体应用的技术特征
作为世界模拟器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能够根据指令生成连贯、真实、稳定的60秒视频。视觉技术的发展和视觉化的审美转向使得日常生活趋于图像化和景观化[5],视觉时代的到来已成必然。在视觉文化时代,无论是传统电视机构的新闻节目还是新媒体平台的短视频内容,视频成为消弭“使用沟”不可或缺的存在,这样的内容制作需要经过由人主导的生产流程。Sora颠覆了传统的视频生产模式,使自动化视频生产成为现实。讨论Sora媒体实践的契约关系,需要先了解这种技术的特征。
(一)经验性:对历史之维的深度学习
与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的技术逻辑相同,Sora同样建立在大量数据训练之上,对于物理世界的理解与呈现来自于规模效应。[6]Sora通过深度学习完成“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创造。携带了既往经验的大量数据被用于模型训练与优化,使Sora生成的“真实世界王国”脱离不了由海量数据建造的“地基”与主体“骨架”。
依靠大量数据训练而建立的Sora模型,具有在现实基础上自主生成的能力,这样的内容生成不同于传统电视生产流程,但两者的共通性在于从素材到新闻的形态转变而非从无到有,这决定了两者既可独立生产也可协作分工。电视从业者(以下简称记者)可凭借先验想象力创造先验图式,完成对新闻素材的高度综合。虽然Sora并不拥有先验图式,却可依靠海量的经验数据形成新闻框架综合数据。即便Sora无法彻底取代记者的先验图式,但其可以作为先验图式的辅助性工具。记者可使用Sora完成特定选题的视频化生成,并将其视作“脚本”用于视频内容制作的参考。经验性成为赋予Sora媒体应用可能性的基础特征。
(二)还原性:对现实之维的自主涌现
Sora深度学习目的在于生成与现实世界别无二致的影像景观。Sora所使用的扩展视频生成模型,是一条向着构建通用物理世界模拟器迈进的路径。依靠Transformer架构与Difussion模型,Sora可摹拟出三维的“真实世界”。基于提示词与现有数据,Sora可在自然规律的尺度内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在不违背物理规律与常识的前提下,Sora可生成长时间、多空间的视频,标志着这款程序初具理解物理世界、构造物理世界模型的能力,实现对于物理世界的自主化“智能涌现”。[7]
不同于现有数据与提示指令的生成,“涌现”表明Sora突破了传统生成式AI的线性生产逻辑,堪称“开启了AI发展的牛顿时代”。[8]在智能化媒体实践中,Sora的高逼真度与高灵活度,为视频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对于带有娱乐、科普、教育等性质的软事实新闻而言,无疑是量身定制。Sora通过自动生成与用户喜好相匹配的视频内容,提升内容生成效率与质量,促进媒体机构边际效益的最大化。[9]
(三)机械性:对物理世界的僵硬理解
从技术细节看,Sora无法准确表示因果关系,局部合理与整体荒谬的冲突,造成其临界状态的缺失。Sora使用的Transformer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纵自然语言,却无法精准表达物理定律,反映出其作为基于概率世界模型的局限性。[10]这种局限性的实质是Sora的机械性,所生成的物理世界无法与真实世界相比。尽管它可以呈现多时空场景及其细节,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模拟器”。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决定了Sora仍是一个无法实现因果关联的概率模型,它更适合被称为“视频世界模拟器”。
基于大脑的神经网络与相互连接的神经元,人类的思维得以连贯,将“思维序列转化为语言序列”,记录个体思想,实现相互交流。[11]媒体实践强调“语言序列”的严谨性,防止信息的误读。Sora媒体应用的智能化实践以视频为基本语言,依靠技术模型测算概率,导致其生成的视频最终却落入机械因果律的窠臼。如果将视频分帧处理,不难发现Sora生成的流畅画面漏洞百出,而智能化媒体实践的道德共识并不允许这种结果出现。
二、Sora媒体应用道德共识的可能性
社会协作建立在共识基础上,Sora以及新闻从业者联合而成的应用主体在某些文化认同上具有一致性,基于此形成了部分共识,且由于主体中的个体伦理境遇与道德气质的不同,又展现出多样性。[12]Sora媒体应用的道德共识是在专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应用主体道德价值的多样性既服膺于道德共识,也为道德共识的建立提供保障。
(一)Sora媒体应用的新伦理自然状态
2024年2月26日,Sora问世后第8天,CCTV发布了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千秋诗颂》,标志着中国主流电视媒体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视实践中的应用。[13]Sora媒体应用需要相应的伦理秩序,这样的秩序由系列的伦理原则来支撑。但在伦理原则成为新的道德共识前,Sora媒体应用必然经历一个伦理原则缺失的“伦理的自然状态”。康德将自然状态分为“伦理的”与“律法的”,提出人类社会要“联合成为一个伦理的共同体”。[14]在此之前,智能化媒体实践,同样要经历一个没有伦理规范的自然状态。
媒体实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用技术规定着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流程。在智能化媒体实践中,人机关系的不协调造成了无序的伦理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新兴媒体的实践应用处于探索阶段,传统的新闻伦理原则无法直接适应新的媒体实践,无序的实践秩序造成了媒体与受众契约关系的紧张性。走出这样的伦理自然状态,需要借助专门化的伦理原则规范新媒体介质的实践活动。Sora媒体应用同样要经历这样的阶段,使智能化媒体实践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过渡,这是Sora媒体应用的道德共识。
(二)道德共识的双重保障:技术向善与媒体责任
道德共识体现的是共同的个体利益与相近的价值取向,但现代社会的异质性导致的“道德分化”冲击着道德共识的稳定性。“社群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强调个体“人格自足”的虚假性与整体社群的真实性,证明“社群”对于“自我”的重要性,个体为保证社群结构的稳定性必须追求共同美德,此即道德共识。[15]善与责任作为美德伦理的重要概念,是现代社群凝聚道德共识的重要保障。新闻业可被视为分工一致的专业性社群,Sora媒体应用需要将善与责任作为达成道德共识的保障,避免因其盲目应用破坏社群内部的关系和谐。
技术向善为Sora媒体应用的道德共识提供了可能。技术并非拥有理性的有机体,技术向恶还是向善取决于使用者的目的。不同使用者持有不同的技术善恶观或中立观,表明技术显然无法自行达到这样的要求。技术使用者却可以使之具备合目的性,即“一个概念在其客体方面的因果性”。[16]OpenAI的宗旨是“创建造福全人类的安全通用人工智能(AGI)”,这也是Sora的合目的性所在。Sora程序的开发同样基于利他原则,其应用于媒体的道德共识正在于此。媒体实践的利他性源于媒体机构及其从业者的理性,理性促进了智能化媒体实践至善的目的。技术向善与媒体实践动机的道德性耦合,理念的一致性奠定了Sora媒体应用的道德共识。
媒体责任理论为Sora媒体应用的道德共识指明了方向。责任意味着智能化媒体实践必须遵循行业规范,既包括内部道德规范也包括外在强制规范。媒体道德责任的类型多样,其中包括指定式责任、自愿式责任与契约式责任。[17]根据这三种媒体责任,可窥见Sora媒体应用道德共识的可能性。
指定式责任强调责任的外在强制性,Sora媒体应用尽管处于伦理的自然状态,但仍有部分现有的法律、条例可用来规制智能化媒体实践。在Sora媒体应用中,尽管这些法律条例缺乏针对性,但它们对版权侵权、隐私侵犯等行为的禁止,仍然适用于文生视频的智能化媒体实践。由此,Sora媒体应用的道德共识因指定式责任具备了外部保障。
自愿式责任强调自律,这种责任的内涵与媒体责任理论直接相关,因为自由应以对受众负有责任为前提。Sora媒体应用中实践主体的自由,必须根据智能化技术特点制定行动准则,通过遵守准则实现媒体实践主体的自律。通过实践主体的自律,媒体使用Sora制作视频便有了指导行动的准则,这是Sora媒体应用道德共识的根基。
契约式责任强调责任制定时不同责任主体间的责任共识,实践主体需要履行对社会和公众的承诺。[18]Sora媒体应用不能因技术的便捷性而忽视责任的履行,否则与责任相对应的权力归属也将发生流转。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可以将权力关系看作是处于流动的循环过程。[19]一旦媒体机构利用Sora生成爆款产品而置对受众的承诺于不顾,媒体的话语权力便会转移,媒体机构便因此丧失了公共属性。出于这种考虑,媒体机构需履行与受众的道德契约,这是Sora媒体应用形成道德共识的前提。
技术向善与媒体责任成为Sora媒体应用道德共识的双重保障。在拟履约过程中,Sora的技术架构并非专为智能化媒体实践搭建,伦理观念的冲突造成Sora媒体应用的履约难题。Sora媒体应用的具体履约事项应首先包括协助新闻从业者完成生产全流程。除实践层面外,履约事项的重点应在于遵守新闻业的道德共识。因此,履约难题首先表现为Sora媒体应用对传统新闻生产流程的解构,进而造成对传统新闻行业共识的冲击。
三、Sora媒体应用对传统新闻行业共识的冲击
Sora媒体应用将重构电视生态与视频生产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实践的行业共识面临新的挑战。实践主体在认识到视频生产规律的基础上,道德共识出于对自然法则的尊重而形成。在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中,行业实践的自主性、执业共同体的透明性以及从业者的契约精神都是典型的道德共识。Sora的媒体应用,与这些共识可能存在内在的冲突。
(一)Sora与新闻业道德共识的冲突:自主性的解构
现代社会,自然人成为确认现代道德的基本立足点,人的自主性成为塑造自身与群体的重要能力。新闻业要提供真实客观的“摹本的世界”(新闻资讯),必须保持人类记者实践的自主性地位,这是新闻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
Sora媒体应用对媒体实践的自主性共识造成严重冲击,首先表现为Sora媒体应用对实践主体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技能提升构成威胁。Sora生成视频的便捷性,使负责操作的记者编辑只需下达指令,他们积累的经验性知识被悬置起来,Sora程序的自动学习和实践主体无法直接积累经验知识构成冲突。
Sora媒体应用对媒体实践自主性的冲击还表现在对实践主体自主思考能力的冲击。媒体实践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智能化媒体实践的创造性导致实践主体由人转向智能程序,降低了记者自主思考的机会。Sora的经验性反映的是海量的数据概括出来的共性经验,实践主体利用文本指令或静态图像提示Sora生成视频内容,程序本身无法代替人的思维,致使这类产品缺乏个性化创造的成分。即使记者编辑在文生视频作品的基础上完善,依然无法体现其自主思考和实质性贡献,因为,这样的完善只是对Sora内容框架的延续。
Sora媒体应用对媒体实践的根本冲击在于它消解了记者编辑执业行动的自主性。传统的媒体实践从选题策划到现场拍摄采访、再到节目的剪辑制作合成,全部体现执业共同体成员的集体智慧。如果记者编辑放弃自主学习与思考,将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在传统的电视内容生产中,一般的经验性知识难以为突发新闻现场的记者提供指导,这有赖于他们的自主行动。智能化媒体实践正在取代记者编辑的自主行动,这违背了媒体实践的目的。
(二)Sora与媒体实践共同体道德共识的冲突:透明性的弱化
随着AI技术对新闻伦理的驱动,透明性正在成为新的伦理标准。[20]这一概念是智能化媒体实践的结果,伦理共同体应该将其奉为圭臬。媒体实践中的透明性概念指的是新闻采集、组织、传播的对外公开。[21]这三道环节分别对应行动者透明性、过程透明性与回应透明性。行动者透明性包括公开媒体所有者信息、媒体使命宣言与伦理准则等。Sora对媒体实践共同体透明性的弱化首先体现在新闻生产前行动者透明性的弱化。媒体生产流程公开的前提是共同体对受众的信任,公开也是共同体获得受众信任的先决条件,Sora媒体应用可能使媒体实践的使命、伦理准则的公开落空。因为它们体现着日常生产惯例与从业者的实践逻辑,而Sora改写了这样的惯例与逻辑。当受众意识到共同体公开的使命宣言、伦理准则与智能化媒体实践并不相符,透明性反而解构着共同体。
Sora对媒体实践共同体透明性的弱化,体现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透明性的弱化。过程透明性要求共同体保证生产流程公开化,公开意味着接受监督,客观性与真实性则成为透明性原则在内容生产环节需要观照到的特质。Sora生成的视频是对现实情境的模拟,技术的经验性导致其无法在自然逻辑内创造全新内容,从这类内容中只能窥见历史之维的脚印,无法与记者记录的现实之维相比,所生成的内容反而成了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真实”形态,只是这样的“真实”并不符合自然本身。此外,Sora技术的机械性造成生成的内容不符合人对自然界的客观认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辩证法思想恰好说明Sora无法还原事件本身,时间的线性化决定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情况重复发生,利用Sora还原事实反而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契约。“程序客观”无法达成,“结果客观”更无从谈起,透明性原则在Sora的技术逻辑主导下失去了意义。
Sora对媒体实践共同体透明性的冲击,体现在媒体回应性的弱化。提供回应渠道意味着共同体注重互动与反馈,受众回应可作为后续媒体生产实践的“养料”,为共同体查漏补缺。在Sora媒体应用的伦理自然状态,视频内容的生成缺乏对应的伦理规范,在体验上并不符合受众的视觉惯习,受众同样需要经历“观看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文生视频势必造成与受众的视觉冲突,技术机械性所产生的逻辑漏洞,也使受众质疑Sora媒体应用的可行性。在线评论便是受众质疑的主要渠道,执业共同体出于维护所在机构公信力的考虑,可能精选留言乃至关闭评论区。如此,反馈的透明性并非双方意见与信息的公开,这并非真正的透明。
(三)Sora与媒体实践主体道德共识的冲突:记者契约精神的消解
在智能化实践中,媒体实践主体通过遵守准则,不断完善自我。遵守准则也是契约精神的体现,塑造的是记者的职业声誉。准则作为个人执业的主观原则,是个人行为在主观上所遵循的程序和规则。[22]Sora媒体应用破坏着这样的主观原则,同时也在消解实践主体的契约精神。
Sora媒体应用对实践主体契约精神的消解首先表现为记者编辑无法正常履行执业义务,包括不得造假、敲诈勒索等法律义务,与关爱受众的视频资讯消费幸福等道德义务。Sora的还原性使其成为一种效率工具,在功绩社会视角下无疑是实现自我规训与自我超越的一条捷径[23],但也容易导致使用者的怠惰心理。同样,在应用Sora时,实践主体易滋生坐享其成的心理,不再遵循“慢工出细活”的行动准则。Sora媒体应用的“温柔陷阱”使记者编辑丧失执业主动性,对Sora的轻信导致视频内容出现漏洞,这便违背了法律义务。现阶段的Sora难以保证画面的流畅性,若未经专业审核公开传播,实践主体要承担未能尊重受众资讯消费幸福的道德义务所带来的代价。
Sora媒体应用对实践主体契约精神的消解还表现为记者编辑履行承诺的身体缺席。在日常媒体实践中,媒体机构为吸引受众或塑造媒体形象,在资讯传播中向受众做出道德允诺,这同样是记者编辑应该遵守的准则。这样的承诺是实践主体为彰显自身道德性的表征,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高级欲求,兑现允诺有赖于实践主体的自主性,且应通过其执业行动来兑现,否则承诺便只具备工具价值。Sora媒体应用几乎包揽了媒体实践的事项,挤兑了实践主体兑现承诺的机会。“在场的缺席”使记者编辑的主体性地位降低,媒体承诺转由机器间接负责兑现。
Sora媒体应用对媒体实践主体契约精神的消解也表现在对从业者职业形象的冲击。记者曾被冠以“无冕之王”的称号,高度的社会评价要求其以诚实、正义等正面形象示人,这是这个职业群体赢取受众信任的自我展现,是其契约精神的表现之一。智能化媒体实践削弱了记者编辑的主体性地位,智能生成内容的瑕疵将消解他们的职业形象,Sora一定程度上成为阻隔媒体实践主体与受众主体间性的无形界墙。传统电视内容生产中,优质内容增进了受众与记者编辑的心灵交流;Sora生成的视频增加了受众的视觉体验,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缺少本雅明所说的“灵韵”。[24]受众与记者的心理距离被拉大,智能化媒体内容沦为“机械复制”之物。媒体机构允诺的良好形象被破坏,契约精神终被消解。
四、结语:AGI浪潮下Sora与媒体执业主体的伦理面向
在通用人工智能所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之下,AI与使用者的关系已由平等代替从属,并以更为深刻的方式塑造着社会意义与价值观,新的社会规则、关系与文化在AI技术架构中不断生成与流变。[25]
在Sora媒体应用中,其与媒体道德共识的适配程度,检验着智能化媒体实践中人与技术、人与自然、技术公司与媒体机构建立契约关系的可能性,从功利角度模拟考察Sora媒体应用的履约难题不可避免。但将Sora模拟实践环境升维至技术与人平等化情境中,上述的考量似乎有些狭隘。AGI浪潮之下,“人是技术的主人”的观念不断被消解,技术不再外化于人,人开始成为一种技术存在。[26]我们不妨将Sora看作媒体实践中的虚拟协作者,在悬置资本、文化等多重现实因素后,纯粹考察其与媒体实践主体的伦理面向,这同样是对Sora与媒体共识冲突的道德化补遗。
Sora作为虚拟协作者应该与媒体实践主体拥有相一致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只是对于出自我们的行动与义务法则相一致或者相冲突这种意识的愉快或者不快的易感性”。[27]Sora媒体应用的道德共识可以使实践主体获得“意识愉快的易感性”,为实践主体克服履约中的困难提供动力源泉。如果Sora媒体实践主体以相似的道德情感作为达成共识的动机,实现“在彼此坦承其隐秘判断和感受时的完全信赖”[28],Sora媒体实践主体将难以在同一道德框架下滑落至道德相对主义的窠臼,进而导致道德共识的瓦解。
随着社会秩序的不断文明化,契约伦理展现了近现代人类对自身价值的重视,获得最大幸福成为个体赖以生存的动力,所有的价值与意义皆以个体为原点,即便个体是为了获得长远幸福而秉持契约精神,多重利益的博弈使得冲突仍不可避免,Sora媒体应用中的道德共识冲突便是例证。乐观来看,现代性中崛起的个体拥有更强的尊严感与理性,Sora与新闻业因拥有高关注度与影响力,媒体机构需以更为严格的标准规范智能化媒体实践秩序,克服技术—道德难题。
参考文献:
[1]郑满宁.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新闻业:嬗变、转向与应对——基于ChatGPT带来的新思考[J].中国编辑,2023(4):35-40.
[2]舍勒.价值的颠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53.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0.
[4]张凤阳.契约伦理与诚信缺失[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6):33-39.
[5]刘海明,何晓琴.观看的向度:短视频景观下个体视觉消费行为的伦理审视[J].新闻爱好者,2022(7):11-14.
[6]郭全中,张金熠.作为视频世界模拟器的Sora:通向AGI的重要里程碑[J].新闻爱好者,2024(3):1-18.
[7]喻国明.Sora作为场景媒介:AI演进的强大升维与传播革命[J].青年记者,2024(3):1-5.
[8]尹烨.如今,Sora已经开始尝试建构真实世界了……[EB/OL].https://www.yicai.com/news/101995430.html.
[9]史安斌,郑恩.迈入“融合性真实”:文生视频技术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塑[J].传媒观察,2024(4):27-36.
[10]顾险峰.Sora物理悖谬的几何解释[EB/OL].https://mp.weixin.qq.com/s/HSZMbiFuNvTmBv26csZFGg.
[1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
[12]樊浩.当前我国诸社会群体伦理道德的价值共识与文化冲突:中国伦理和谐状况报告[J].哲学研究,2010(1):3-12+128.
[13]中广互联.总台: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EB/OL].https://www.tvoao.com/a/217541.aspx.
[14]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5.
[15]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哲学研究,2001(5):24-30.
[16]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判断力批判[M].张荣,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7.
[17]赵鸿燕.关系的网络:微观权力视角下媒体责任探析[J].国际新闻界,2011,33(12):55-59.
[18]赵鸿燕.关系的网络:微观权力视角下媒体责任探析[J].国际新闻界,2011,33(12):55-59.
[1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7-28.
[20]张超.“后台”前置:新闻透明性的兴起、争议及其“适度”标准[J].国际新闻界,2020,42(8):88-109.
[21]Deuze.M.The web and its journalism: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 ttype of News media onine[J],Newmedia&society,2003(6):203-230.
[22]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道德形而上学[M].张荣,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33.
[23]韩炳哲.倦怠社会[M].王一力,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74.
[24]王才勇.灵韵,人群与现代性批判:本雅明的现代性经验[J].社会科学,2012(8):127-133.
[25]常江,罗雅琴.人工智能如何“生成”信息失序:原理、危机与反思[J].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2(3):65-75.
[26]张萌.从规训到控制:算法社会的技术幽灵与底层战术[J].国际新闻界,2022,44(1):156-173.
[27]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道德形而上学[M].张荣,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11.
[28]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道德形而上学[M].张荣,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83.
作者简介: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1331);程博,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生(重庆 401331)。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