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全媒体”是媒体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媒体融合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必经之路。实现媒体转型“破圈”,需要破除思想禁锢圈,走出表达舒适圈,拓展融合朋友圈,拥抱创新技术圈。
【关键词】媒体转型;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全媒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播现象深刻变化的重要总结,也为推动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媒体矩阵。当前,媒体改革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主流媒体也在纷纷寻求“破圈”之策。
一、重回大众传播的C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手握麦克风”不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种看得见的现实。众声喧嚣之中,不少主流媒体难掩“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失落——费尽心思推出的产品,为什么没有起到“出圈”的效果?
所谓“破圈”,本身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某个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舆论引导的主力军,本来就应该站在大众传播的核心区。当主流媒体因“出圈”而焦虑的时候,真正值得反思的问题是,自己为什么陷入固步自封的“小圈子”?言必谈“出圈”,正在成为传统媒体人的一种新常态。但关于如何“出圈”,不同的人似乎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更有甚者,深陷流量至上的“怪圈”难以自拔。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和设备上,更体现在思维和观念中。在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传统”固然意味着经验积累,但也可能意味着一种思维禁锢。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专业媒体的权威性正在被消解,新闻专业主义越来越让位于算法推荐。新技术加持之下,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网络空间众声喧哗、网络舆情波诡云谲,如果固守“舒适圈”,必然意味着远离新兴媒体的舆论场。“出圈”意味着主流媒体重新回到大众传播的C位。由此,需要从专业主义出发,真诚地了解真相、反映真相,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表达方式;需要用更多“活起来、动起来”的年轻人语态去设置公共议题、引导公共情绪,追求最大公约数。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传播新格局,如何穿透“情绪迷雾”,打破“信息茧房”,寻求社情民意的“最大公约数”,检验着专业媒体机构的“专业”成色。
二、“主力军”在“主战场”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缪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
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四个方面的创新路径: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需要将“48字方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主力军”在“主战场”上承担主任务、展现大作为。对于合格的“主力军”来说,应该具备以下四种技能。
一是坚持导向。主流媒体的“主流”,不仅体现在主流的观点和立场,而且体现在主流的技术和传播。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将旧观念与新载体嫁接在一起,而是要真正融入新环境。新传播格局中,主流媒体要“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归根结底,还是要坚持“三贴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是降低身段。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和逻辑惯性,以“空杯”心态去拥抱技术革命,打通两个舆论场。打通意味着融合,意味着主流媒体掌握主流技能、展现主流立场、传播主流观点,在同频共振中不断提高两个舆论场的重合度。强化受众意识、服务意识,走出去、沉下去,不失位、不失语,才能践行群众路线,实现有效传播。
三是把握节奏。不必总是抱怨“真相还没有穿上鞋的时候,流言就已经跑遍天下”,真正应该做的是让真相迅速穿上鞋,尽量跑在各种传言的前面。让真实信息“先声夺人”,才能避免不实信息“先入为主”。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发展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才能培育网络主流价值观,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发展空间。
四是引导情绪。“出圈”且“出彩”的作品,必先满足公众的情绪需求与心理期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以融入而不是对抗的姿态梳理公共情绪,才能与网民“共情”,使受众更加愿意倾听和接纳舆论引导中讲述的道理。让“出圈”“出彩”成为网络新常态,才能不断夯实圈子之间的信任基础。
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用更多“活起来、动起来”的新闻产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主力军上主战场”应有的样子,也是主流媒体“破圈”的价值和意义。
三、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坚持守正创新”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之一,为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认识基点、实践前提和行动指针。守正是发展之基,创新是突围之策,关键在于坚持“四向四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建设“全媒体”是媒体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媒体融合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必经之路。由此,首先应该搞清楚一个问题——“全媒体”的四个维度到底是什么?“全程媒体”指的是突破时空维度,“5+2”“白加黑”,及时追踪新闻事件的完整过程;“全息媒体”旨在突破物理维度,利用网络新技术实现“万物皆可为媒介”;“全员媒体”强调突破社会维度,通过全员参与,实现全面触达;“全效媒体”则突破生态维度,通过丰富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实现更加显著的传播效果。打造“全媒体”,实现转型“破圈”,不妨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破除思想禁锢圈。主流媒体的传统表现方式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新媒体传播格局中,媒体融合已走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思想一变天地宽,主流媒体转型要勇于自我革命,主动解放思想,不断拓展视野。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大势,就要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关注用户的阅读习惯与信息需求,在“融”中不断创造,在“合”中持续提升,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是走出表达舒适圈。主流媒体是当之无愧的媒介权威,也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不过,权威性和“功劳”,也使得一些媒体人缺乏主动求变的精神动力。实现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打造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精品力作,需要敢于刀刃向内,向一切不适应新媒体传播的体制机制开刀、动手术,按照互联网媒体的发展规律进行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传播方式的重构重塑,以内容优势赢得融合发展优势。
三是拓展融合朋友圈。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开门办报是主流媒体的优良传统,过去,企业厂矿、田间地头都有很多特约评论员,他们其实就是互联网平台时代的“用户”、大V。全媒体时代,继续走好群众路线,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丰富的内容呈现、真诚的情感共鸣不断拓展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
四是拥抱创新技术圈。媒体的发展史,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史。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新技术和新媒体不仅给主流媒体带来了新挑战,而且创造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机遇。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不能弱,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不能丢。把党的优良传统与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把火热的社会生活与受众的信息需求连接起来,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才能持续将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在更加广阔的传播格局中拥抱更加宽广的舞台。
作者简介:赵志疆,河南日报社新闻评论中心评论员(郑州 450008)。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