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幼儿入学准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即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为了缓解本班幼儿的入学焦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基于线主题的、以“四备”为核心的研究活动。
身心准备,减缓入学焦虑
曼达拉:提升自信。在前期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编织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教师以曼达拉为依托,增设了规律编织的设计。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筷子、毛线以及步骤示意图,前期以两根筷子的方形编织为主,幼儿可进行简单的前后缠绕;后期增加了圆形编织,帮助幼儿感知对称等基本几何概念,同时锻炼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增强自信心。
传声筒:表达焦虑。基于大班幼儿对于小学的未知导致产生焦虑心理,教师在语言区中投放了传声筒,幼儿可自由组队分享已有经验以及情绪。粗细不同的线传递声音的清晰度有所差异,故教师增加了一些幼儿自制工具,供他们自主选择。同时对环境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些小学元素,为幼儿营造安全、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活准备,助推适应能力
编手链:学会打结。在前期的编织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的打结能力较弱,于是增加了制作洞洞手链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基础的交叉打结方式编织手链,并通过打死结的方式固定手链。对于能够快速掌握打结方式的幼儿,我们还提供了活结固定手链的示意图,帮助幼儿更好地穿戴手链,同时也为幼儿系鞋带、固定物品等积累经验。
编麻花:促进自主。本班所有女生都需要扎头发,教师为幼儿提供粗细不同的毛线,记录下幼儿每次编麻花的情况,每周五以幼儿评选的方式,选出“最美麻花编”,请这位“编织师”在每周一为想梳麻花辫的幼儿梳头,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教师发现,部分男生也乐于参与其中,故在原本基础上增加了“理发店”元素,请幼儿自主报名竞聘技师岗位,然后将幼儿编织好的作品的照片以及技师的照片汇编成册,供前来编发的幼儿自主选择,提升幼儿的积极性。
社会准备,提升社交能力
夹杯子:分工合作。幼儿用夹子夹起杯子并移至指定位置,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自主选择指挥人负责语言提示,再由大家合作运送。我们要求幼儿准确描述夹杯子的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促进了他们的分工合作。
翻花绳:多元合作。对于大班幼儿而言,翻花绳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设计翻花绳游戏投入区域游戏,还开展家园合作,邀请家长与幼儿一同玩。在家庭的支撑下,翻花绳游戏很快在班级中盛行,由亲子玩衍变为同伴玩,甚至同伴教学,幼儿的社交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学习准备,促进习惯养成
故事会:提升表达。为帮助幼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教师在语言区增加了关于线的绘本。初期,幼儿根据绘本看图说话,表达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后期,教师在区域里投放粗细不同的毛线,并且对故事角落进行改造,鼓励幼儿以皮影戏的方式自编线的故事,促进幼儿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
线运水:强化探究。绳线运水实验蕴含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作用等科学原理,简单易操作,所需的材料如线、水、杯子都是常见材料。教师在益智区中投放了此实验,幼儿被神奇的实验现象吸引,乐此不疲地探究,遇到困难也不放弃,充分发挥了智慧,增长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