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丹娜:在行为课程的海洋中遨游

2024-11-20 00:00:00王妍妍
教育家 2024年43期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这片土地上,鼓楼与中山公园之间悄然矗立着一座宛若童话的城堡,它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这里不仅是孩子欢声笑语的乐园,还是“行为课程”教育理念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摇篮。岁月流转,在几代一幼人的耕耘、传承和弘扬下,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幼儿园构建了适合当代儿童发展的行为课程新体系,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多感官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行为的本质就是在思维参与下,多感官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在现任园长娄丹娜的引领下,宁波一幼守正出新,深入践行“生活是课程的根基,行为是课程的主线,经验是课程的归宿”的课程理论,主张让儿童从生活出发,在真实情境中经历与体验发展儿童适应未来生活、赋能个体素养的经验。

谈及与宁波一幼的渊源,娄丹娜的思绪不禁飘向了往昔。从原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娄丹娜作为优秀毕业生进入宁波一幼开始实践磨砺。此后,她便将根深深扎进了宁波一幼,从班主任、平行班组长到教科室主任,每一步都见证了她的专业成长。2016年,受到上级委派,娄丹娜前往另一所幼儿园担任管理工作。多年的历练,拓宽了她的管理视野,也深化了她对幼教领域的理解。2020年,带着丰富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娄丹娜以宁波一幼分园园长的身份回归。2023年,随着老园长退居幕后,娄丹娜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成为宁波一幼的领航人。

宁波一幼位于鼓楼的中心腹地,紧靠中山广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凭借这一优势,幼儿园充分把周边环境转化成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打造了 “真实场景、模拟场景、虚拟场景、留白场景”的开放式学习场景。娄丹娜表示,创设这些场景是希望孩子的观察和探究不局限在幼儿园的小环境,而是走到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走向更加开放、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大世界。

孩子的每一颗童心都应被细心呵护,孩子的每一份潜能都应被充分挖掘。娄丹娜解释,“真实场景”指的是园内外自然、生态的环境。例如,春天时,教师会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植物,共同踏上蘑菇探秘之旅;秋天,则引导孩子观察银杏树为何在秋天变黄。只有当孩子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催生出一个个鲜活的学习主题。“模b18c56a935e45cbdc98922b523c056b0d9bb3e8d6565e7883e3f9574c86dcfa9拟场景”是教师模拟日常生活样态创建的,如“三江小画廊”“红帮小巧手”等工作场景,让孩子在模拟中体验和学习。“虚拟场景”是借助电子媒介营造的数智化场景,以便为孩子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留白场景”则是指当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形成探究问题时,可利用“留白”区域创设全新场景进行活动。在多元化的场景创设过程中,幼儿园致力于引导孩子发现、观察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多样化的经验,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培养其综合素养。

一直以来,宁波一幼鼓励孩子在思维的引领下积极行动,努力创造充满乐趣和欢笑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下,娄丹娜带领教师策划了“小当家”“小霞客”“小农人”等“五小”活动,使师幼在生活中行动,在体验中成长。

严寒的冬日里,火锅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助餐的热门选择。孩子们在投票选出这一餐点后,便兴致勃勃地开始筹备菜品:青菜、萝卜、白玉菇、蟹棒、鱼丸……在准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火锅烹饪锅具以及调制火锅调料,都成了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其中,自制火锅调料尤为吸引孩子的注意。“小当家”们两两结伴,一组中一个孩子扶着蒜缸,另一个则操作着捣蒜杆,两人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蒜泥的制作,瞬间化身为“捣蒜小能手”。“行为课程应从生活中来,从生活而展开,也从生活而结束。”在娄丹娜眼中,看似寻常的冬日火锅聚会,实则能有效提升孩子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霞客”活动中,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考察活动,从而提升相关经验。比如,蜗牛考察队是为了丰富孩子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而设立的,以便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和探索能力。考察地点由孩子、教师、家长共同确定,并由此派生出许多活动。孩子可以到城楼遗址触摸历史,到中山公园寻找植物,还可以走进热闹非凡的菜市场,仔细观察摊位上的各类蔬菜、肉类和海鲜,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的生活课堂。不仅如此,他们还带着问题前往邻近的小学进行考察,提前体验并感受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幼儿园还开辟了一块土地,孩子们喜欢将其打造成“小农人试验田”,投入种植、饲养与观察。通过与植物的亲密接触,他们对植物产生了更多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娄丹娜坦陈,这些活动不仅注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还注重情感、社交等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寻激发潜能的孵化器

在宁波一幼,儿童工作室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乐园,也是激发他们潜能的孵化器。“儿童工作室是按照现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利用本土文化及物质资源,创设出的专用活动场地。”娄丹娜表示,儿童工作室包括班级工作室、融合工作室、混龄工作室三个方面。幼儿在班级工作室开展活动时,可以紧密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材料应实现一物多用、融会贯通。同时,幼儿可以携带自己的作品前往其他工作室进行交流,以保持班级工作室良好的生命力。

蛤蟆剧团作为班级工作室表演区的一大亮点,其起源源自孩子们贴心的考虑:他们觉得在教室里进行表演可能会打扰到其他人,于是决定将舞台迁移至寝室门口的一块空地上,并通过歌舞、话剧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共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中秋节为例,以往的庆祝方式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月饼,分享关于中秋的趣闻。今年,大班的孩子萌生了一个新想法——举办一场中秋晚会。他们积极行动起来,自发地组织成了采购组、节目组、道具组和美食组,每个小组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并全身心地投入筹备工作。“自主表达与探究的氛围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的传统,也成了教育活动的一大灵动之处。”娄丹娜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孩子创造力的肯定。

在融合工作室里,各平行班的孩子可以跨越班级的界限,自由交流、相互做客,充分享受不同班级及多样化材料所汇聚的丰富资源。例如,当一个班级引入了蝌蚪,孩子们便围绕这一小生灵开展了观察、学习、探索的活动;另一个班级带来了蚕宝宝,又引发了孩子对蚕宝宝生命周期、习性等方面的浓厚兴趣,促使了相关教育活动应运而生。

混龄工作室成立之初便从调查幼儿兴趣入手,进而生成各种不同需求的系列工作室,共分为四大类内容:参加实际工作、模仿成人职业的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和为美而工作。在活动开展时,小、中、大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段可以自由选择进入“红帮小巧手”“梁祝艺术馆”等,保证满足幼儿兴趣的同时兼顾幼儿的全面发展。娄丹娜坦陈,随着幼儿阶段性兴趣和需要的改变,工作室始终保持动态变化,在儿童节为孩子策划的“12个场馆”的科技游园会便是其中之一。比如,在“变形方块”活动中,孩子需要通过叠高的方式把积木变形成房子,但又不能让房子变形,动手又动脑;在“怪兽变变变”活动中,孩子通过用手套套住纸杯,利用吸管向纸杯内吹气等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

“这些精心设计的小游戏,悄然在孩子的心田播撒下科学的种子。”娄丹娜认为,教师在游戏里应勇于放手、退到幕后,让孩子自己探寻与发现。在她的日常观察中,当小班的孩子在活动现场中迷失方向,面对游戏项目显得手足无措时,教师往往先静观其变,因为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会耐心地帮助弟弟妹妹寻找目的地,并向他们传授游戏的技巧。当小班的孩子在游戏时光中偶感不适,哥哥姐姐总会不假思索地将他护送至医务室,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反复上演,深深拨动了娄丹娜的心弦,也让她领悟到:教师应当扮演的是孩子背后坚定的支持者角色,适时地退让一步,让爱与关怀自然流淌。

怀揣童心,成为真正的对话者

张雪门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宁波一幼积极践行并创新这一理念,确保幼儿园内的课程均源自生活。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来提升自身素养,并将这些养分转化为充满创意的课程呢?在娄丹娜看来,幼儿园教师需怀揣一颗童心,因为唯有童心,方能深刻理解儿童,成为他们真正的对话者。在培养教师素养方面,她提出了“坐标式培养”策略,即以某一核心点或目标为坐标原点,围绕其展开全面、多层次的培养活动。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学习张雪门先生的教育思想,还需具备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为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举办讲座,组织教师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观看话剧等,以此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此外,专业培训同样不可或缺。“教师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会观察与指导孩子,这种观察与指导不应仅停留于口头,而应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在她的引领下,幼儿园还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发展平台,包括参与行业论坛、开展集体教学、组织教研活动等形式,帮助教师根据个人需求和能力实现纵深发展。

以小班课程“秋天里的小麻烦”举例,秋天是美好和丰收的季节,但是一个孩子说:“我不喜欢秋天,秋天很麻烦。”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表示:“秋天来了,鞋子好难穿。”“衣服的正反面我分不清。”于是,教师巧妙地将孩子的兴趣点延伸到具体教学中,利用家长提供的各类材料,引导孩子有针对性地训练。在小班阶段,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孩子不仅积极开动脑筋,还学会了互帮互助,成功解决了穿衣、穿鞋、拉拉链等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提升了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娄丹娜指出:“实现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洞察力和专业素养。教师需要能够激发孩子的灵感,真正关注并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引导。”

以往,一些教师更多将儿童的各项发展是否达标作为观察、评价的目的,无法准确识别出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幼儿个体差异。对此,娄丹娜带领幼儿园汲取张雪门先生“幼儿在学力、智力、体力上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毕业”的教育精髓,并对这一标准进行量化和细化,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儿童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的支持更具针对性与适宜性。

“传统评价体系往往忽略了孩子间的差异性,例如,在拍球这项技能上,有的孩子在小班阶段便能单手拍球,有的孩子则尚在起步阶段,这并非能力的优劣之分,而是成长节奏的不同。”为有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娄丹娜引领幼儿园研制了儿童经验发展五级进阶量表,幼儿可以从一阶的“单手连续拍球五下”起步,逐步进阶至二阶的“单手熟练拍球十下以上”,再至三阶的“双手交替拍球与花样拍球”……

“儿童的发展是多元而复杂的,在运用五级进阶量表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个性特征,鼓励其优势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同时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正如婴儿从抬头、翻身到爬行,再到独立行走的自然成长过程,每一个阶段的成就都是下一阶段的基础。”在娄丹娜看来,五级进阶量表犹如一把钥匙,能帮助教师与家长解锁孩子成长的秘密,理解每一个能力背后所需的不懈努力,同时搭建起家园共育的桥梁,让家长清晰了解孩子的发展轨迹,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护航。

在儿童成长的广阔画卷中,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色彩,他们的生活背景、学习路径与潜能各具特色。而一幼人如同航海家,在行为课程的浩瀚海洋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只为找到那把能够开启孩子潜能之门的钥匙,培养出既有扎实基础又富有个性的孩子,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自信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