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马赛克方法”,助力教师理解儿童

2024-11-20 00:00:00江夏
教育家 2024年43期

除了让幼儿绘画和讲述,倾听儿童还可以有哪些其他方式?作为一种“融多种方法于一体”的研究方式,“马赛克方法”是帮助教师倾听幼儿和理解幼儿的有效工具。通过对“马赛克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不仅能让教师感受和了解儿童多元的声音,还能提升教师的倾听意识,增强教师对倾听内容的理解与反思,从而真正理解儿童眼中的世界。

“马赛克方法”的价值观:鼓励并认可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马赛克方法”不仅仅可以作为倾听儿童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教师看待儿童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有充分理解“马赛克方法”背后的价值观,才可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理解和支持儿童。

第一,“马赛克方法”建立在一种积极的、全纳的儿童观基础上,将儿童视为“自身生活方面的专家”“熟练的交流者”“权利的持有者”“意义创造者”。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弱势对权威的依附,儿童和成人一样是独立个体,儿童的看法也应该受到成人的关注和重视。如果没有持有积极的儿童观,教师就无法在实践中营造支持倾听的氛围,幼儿也无法感受到自己的表达被重视。

第二,“马赛克方法”认可幼儿拥有表达看法和经验的能力,成人需要借助适宜的方法与幼儿交流,并且应接纳幼儿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马赛克方法”可以将“可视化”方法和“口头”方法相结合,引入拍照、录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传递情感和信息。这样的研究方式促使成人在倾听幼儿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放慢节奏,不断寻找适宜的方式倾听,持续记录儿童的声音,这一过程也促使成人更有可能留出时间反思过去对儿童的理解,从而对儿童作出新的解读。

第三,“马赛克方法”强调儿童参与,将儿童作为研究的参与者,而不仅是研究的对象。它对于儿童的理解是教师与儿童一起构建的,是彼此能够共享的故事。成人是在儿童的带领下,共同反思儿童的看法,这也是教师与儿童建立关系的新途径。除了参与研究,儿童同样可以参与生活中与之有关的决策。例如,一些幼儿园成立了儿童伙委会,让幼儿这一品尝膳食的主体也拥有了发表看法的机会,并在日常餐点的安排上充分吸纳儿童的建议。

“马赛克方法”的工具箱:多元方法助力教师倾听儿童的一百种语言。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儿童的看法和经验值得重视,但仍然对于如何了解儿童的看法感到困惑,除了通常使用的幼儿绘画和讲述以外,似乎难以再找到合适的工具支持幼儿表达,而“马赛克方法”强调的多元性能够有效支持教师实现对幼儿的倾听。“马赛克方法”强调使用多种工具组合来搜集幼儿的看法,并将搜集的各种资料汇集到一起,展开对话、反思和行动,从而详尽地了解幼儿的看法。在“马赛克方法”的工具箱中,包含了儿童访谈、家长访谈、儿童拍照和图书制作、地图制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具体研究工具。从中可以看出,“马赛克方法”并非摒弃了观察、访谈等传统方法,而是强调用“一百种工具”倾听幼儿的“一百种语言”。即使是年龄相对较小、语言能力和绘画能力偏弱的幼儿也能够借助适宜的工具自主表达内心的看法。

例如,在“我眼中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教师想要了解小班幼儿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教师除了与幼儿谈话、引导幼儿观察后通过绘画方式记录所见之外,还可以采用儿童拍照、图书制作、幼儿园之旅等方式来支持幼儿记录和表达他们对春天的观察与感受。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儿童拍照相较于儿童绘画,可能更易于产生让他们感到自豪的“作品”。特别是在当前,手机、平板电脑、儿童专用相机等设备的普及,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拍照体验机会。在儿童拍照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自主选择拍摄的内容,在拍摄完成后以及幼儿筛选照片的环节,教师需要与幼儿就照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这一过程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幼儿表达眼中世界的重要途径,还是教师理解儿童视角的重要桥梁。

“马赛克方法”的实践应用: 在建构与反思中理解儿童。“马赛克方法”强调倾听是包含听到、解释和建构意义的积极交流过程,只有将多元工具搜集到的“马赛克碎片”拼在一起,进行对话、反思和解释,才能使儿童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这一点与瑞吉欧幼儿教育对记录的重视相似,“马赛克方法”深受瑞吉欧教育的影响,强调记录应该主要应用于反思,而非仅仅用于展示。对于教师而言,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到声音的生理过程,更应该是在接收到幼儿表达的信息后,对信息作出理解和反馈的心理过程。倾听、观察、理解、反思、回应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只借助多元工具搜集了幼儿的看法,却将其束之高阁不加以理解和反思,那么就会背离倾听的真正目的。在实践中,幼儿园应避免过于关注教师“一对一倾听”完成的数量,应在陈列展示班级的“倾听墙”以及幼儿的“倾听记录本”之后,真正用来引发教师的思考。

在“马赛克方法”运用过程中,幼儿的绘画、所拍摄的照片、所制作的图书、幼儿园之旅的游览记录、地图,以及幼儿和成人的交谈均可被看作记录的一部分。对于幼儿而言,这些记录不仅是他们对自己经历和观察的再现,同样还为他们提供了重新审视自我想法的机会。对于教师而言,记录则提供了与幼儿交流对话的重要机会,不仅能够使成人了解到幼儿是如何观察和学习的,还能发现幼儿与成人不同的关注点,从而促使成人对实践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进行反思。例如,一位教师观察到班级中部分幼儿对幼儿园精心打造的“银杏树屋”缺乏兴趣,通过利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对户外游戏场地以及游戏体验的看法,教师发现原因在于银杏果成熟后散发的气味令人不悦,多数幼儿对这种异味非常敏感。成人在设计环境时主要考虑的是视觉审美,却忽略了嗅觉这一感官体验。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教师围绕“如何改造银杏树屋”主题召开了儿童会议,鼓励幼儿积极发表意见,使幼儿从被动的环境使用者转变为主动的环境设计者。这一过程促使教师真切感受到儿童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马赛克方法”的“空白方块”:在开放与生成中支持教师理解儿童。“马赛克方法”的多元工具箱以及应用过程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空白方块”代表着能够被添加进来的新的研究工具,这些新的研究工具可能来自幼儿自身的创造,也可能是其他实践者所创造的倾听儿童的方式。“空白方块”的存在意味着“马赛克方法”是生成的,而非预设的,教师在倾听和理解儿童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来寻找倾听的适宜方式。

在实践中,教师除了利用绘画、拍照等传统方式支持幼儿进行视觉表达外,还可以借助积木、黏土、自然物等多种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用擅长和喜欢的方式进行表征,从而使幼儿可视化的表达更加多元、自主。正是由于“空白方块”的存在,使得实践者在运用“马赛克方法”时,能够根据园所的实际状况以及幼儿的特点不断进行调适和创新,从而使其更具本土适宜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教师作为实践者的教育智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青年项目“儿童福利视角下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1CSH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