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标准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里提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并对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设、教学指导提出明确要求。整本书阅读信息量较大,篇幅较长,使得阅读出现长期性、滞后性和阅读范围受限等问题。从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出发,立足于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推荐书目《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索以指导手册为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推动整本书阅读的高效落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28-0008-03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师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教师的阅读指导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具体表现为学生阅读浅表化,出现有阅读过程无梳理结果,读完一本书后往往出现“理不清”“讲不出”的现象,阅读收获不大;教师阅读指导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更多地停留在“始读导读激趣”,缺少相应的过程跟踪指导;在阅读评价方法上往往单一地采用画读书小报、写读后感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无法发挥整本书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策略,培养阅读习惯的教学价值”。尽管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整本书阅读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深入探索更加有效和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策略并予以优化。
对此,我校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实践摸索,以期达到帮助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有“法”可依,使阅读活动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目的,并同时制定出阅读指导手册,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教学指导范式。现以四年级《世界经典神话传说》为例,进行指导手册的设计。
一、书籍分析
《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也是神话单元的导读拓展,本书展现出了不同地区的先民关于世界起源、自然万物、英雄祖先的种种幻想,体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神话传说的特色,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白神话在先民心中的地位,发挥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基础
四年级的学生属于儿童期的后期,大脑发育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阅读内容和素材对他们心智发育尤为重要。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中学生心理变化明显,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分化期。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将对未知的不安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因此,阅读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和知识类的作品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段基础
四年级学生在低年级“快乐读书吧”阅读活动中积累了较多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处于中高年级学段的学生此时更加需要阅读习惯的巩固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将四年级学生阅读定位为:阅读核心能力提升主要是经典形象分析,文本特点辨析,阅读想象激发。
三、学法指导
在整本书阅读中始终坚持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分别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督促,增强学生的阅读互动。
(一)始读指导课的教学流程
第一,激趣:谈话导入。
师: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神话人物和英雄是怎样生活的?
围绕任务群进行时间节点的成果规划,进行过程督导课的探索。
第二,发布阅读任务:项目主题“煮”神话,论英雄。
驱动性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你最想和哪个神话人物度过怎样的一天?
任务一:故事分享会(逻辑思维,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
任务二:想象之我见(发散思维能力、深化阅读体验)
任务三:经典神话演一演(创编能力)
任务四:穿越时空奇遇(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写作提升)
(二)过程督导课的教学流程
第一,任务一:故事分享会。
子任务1:仔细阅读并选出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
子任务2:我讲故事给你听
此任务的设置旨在以阅读兴趣为基础展开阅读交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好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详略得当,能简要复述神话故事。
第二,任务二:想象之我见。
子任务1:以书“慧”友(读书沙龙1)
目的:一是明确什么是想象?(将想象与联想进行区分,同时想象要有依据)二是引导针对一篇故事中的某个情节,以小组座谈形式展开讨论。
以“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一说为什么神奇?”为题完成任务。教师作为主持人需带领学生互相评价。
子任务2:“奇思妙想”(沙龙作文)
子任务3:以书“慧”友(读书沙龙2)
此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人物进行分析、概括。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及感受。
教师作为主持人,组织学生以小组座谈形式开展讨论。通过阅读神话故事,针对一个问题,感受神话人物的精神内涵,探讨先人的开拓精神。
子任务4:神话人物我介绍
在了解神话故事的情节基础上,选出最喜爱的神话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制作人物名片。
第三,任务三:经典神话创编。
主要任务是改编剧本。
此环节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编写剧情(教师指导剧本格式和内容,P114)。其次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初步改编故事环节。最后展开小组合作,找出喜欢的神话情节,进行改编。
第四,任务四:穿越时空奇遇。
子任务1:我和神话人物过一天
在读、讲、创、演四个活动基础上,想象创编和神话人物过一天会发生什么样的神奇故事,提升写作能力。
子任务2:我是神话小能手
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创作,展开头脑风暴,制作本小组的3D立体绘画本。成果汇报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整本书阅读结束后,教师在成果汇报课中要及时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阅读成果和阅读经验,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开展更为广泛的阅读。
四、阅读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一:神话剧本
成果展示二:讲故事视频
成果展示三:人物名片
成果展示四:我和XX过一天(作文)
成果展示五:神话立体绘画本
展示途径可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应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五、评价方式
(一)开展人物名片制作比赛
利用人物名片可将阅读后的故事情节分析与人物形象评析,整合成自己喜欢的人物介绍。要求画面清晰、精美;纸张大小、格式不限;必须是原创,一经发现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二)故事创编
学生们需要做到:1.内容符合活动主题,符合写作要求。2.故事情节富于想象力,语言生动活泼。
(三)阅读记录卡
通过不同的格式将阅读过程中的词、句子或感受积累下来,要求书写工整,有深层思考。
在阅读指导手册的指导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了《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上下册的阅读,并展开了相应的阅读活动,学生阅读从教室走进校园,扩大了阅读活动发生的空间范围。学生品书中人物,讲书中所悟,极大地激发了阅读兴趣,拓展了阅读的广度,也提高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率。因此,阅读指导手册的出现不仅使教师教有所依,更有抓手,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有所据,更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5).
[3]陈晓英.整本书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0,(3).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阅读成果展示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20501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