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思想实践研究

2024-11-14 00:00:00牛志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20期

摘 要: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在于有思想,有思想使得教师在成就自己的基础上成就学生,成为课程改革的先行者,自信自觉地去传承人类文明。有思想、有智慧是当好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基本条件。班级管理要做到放管结合,外松内紧;班风建设在做到持之以恒的同时,要抓好教育契机,把握关键节点。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0.063

近年来,受网上负面舆论的影响,不少教师感慨,教师是高危职业,班主任是救火队长。但现实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优秀”老师以爱学生、为学生的名义做着伤害学生、伤害教育的事情。忘记了自己的“霸气”“严格”“控制”,影响了教学效果。

法国17世纪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强调:人类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而对于以传承人类文明为己任的教师,笔者要说:教师的全部价值就在于思想。一个教师,要想教出有思想、有成就的学生,首先自己得有思想。做合格的教师难,做有思想的教师更难。

北师大有教授指出“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笔者认为,一个教师,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很充实,没有思想恐怕是不行的。教师的尊严在于有思想。唯其有思想,教师才能够感受教育世界的丰富,才会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够在课程改革中当好排头兵、领头雁。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高中班主任教师,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如何尽自己最大可能去满足学校的要求、家长的期待、学生的期盼,以最大程度实现自己教书育人的人生价值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总之一句话,为了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必须向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人文管理求发展,以促进班级整体管理效能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不断进行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与否定,这样才能够通过思考、解剖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

教育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也不是你越“负责”越“认真”“越忙”就越好。鱼,往往是喂死的;花,往往是浇死的。教育需要留白,需要自由生长的空间。

教育是爱,是责任,也是一名教师永恒的追求。面对着这份神圣的责任,我们要有思想、有智慧。常反思是当好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本文围绕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思考和实践。

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千头万绪,琐碎不堪。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笔者认为,其一,班级管理要做到放管结合,外松内紧;其二,班风建设要做到持之以恒,抓好教育契机,把握关键节点。

一、班级管理思想:要做到外松内紧,放管结合,打造服务型班主任

首先,这是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对象的客观需要(即“管谁”和“为什么管”)。我们面对的高中学生年龄集中在14—20岁之间。此时的他们已度过了身心发展不平衡的初中生阶段,进入相对成熟稳定的高中阶段。同时,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不同步,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对未来的前瞻性,对自己前途的进取性。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基于以上高中生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特点,我们wvXFw+yC6MD4KxfQpU33ErO9C7mHNRT0p0EuJIojnrU=必须顺应该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做到放管结合,外松内紧,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幸福服务。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为社会培养一颗合适的螺丝钉。

其次,这是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内容的必然要求(即“管什么”)。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学会”是中小学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一个“中心”:即以学习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管好“纪律和卫生”两个基本点;三个“学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

其中,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即关键、中心、核心、主要矛盾;纪律和卫生是学习的保障,都是学生的次要矛盾,影响和制约着学习的进步。学习、纪律和卫生既是手段也是其显性目的,属于硬约束;三个“学会”则是教育教学管理的软约束,是隐性目标,更是其最高目标。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呢?

总结经验得出的看法是: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是他律,理是自律。用“管”的外在力量的约束来引导学生的“理”的内在力量的主导。从自上而下的“管”内化为由外到内的“理”。“管”和“理”的内在逻辑及其互动关系体现了内外因辩证关系。“管”只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理”才是学生终身幸福的不二法门。人的天性追求自由,没有人愿意被管,所以“管”是为了“理”,而不是为管而管。

放管结合,其实质像大禹治水,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至于外松内紧的做法是为了释放学生的天性从而充分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而不至于因外紧内松影响学生的活力。

相关做法是:放管结合,循循善诱,谆谆告诫,内化活化,外松内紧,自然养成。必须坚持管好纪律和卫生;在充分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前提下放手学习;纪律和卫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习这个中心。纪律和卫生两个基本点必须始终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推进下去,一直到习惯成自然,就可以放手

第三,这是作为班级管理主体自身的现实需求(即“谁来管”)。

作为高中班主任,如果在所有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都能做到事必躬亲,我们毫无疑问要举双手赞成。但这只能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班主任同时都是任课教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教育扶贫、安全责任、选课走班、教育科研、教育培训,同时还要追求优异的教学成绩。作为成年公民的她们/他们要养家糊口、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赡养父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于以上班主任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我们必须做到外松内紧,放管结合。

此外,在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思想上,要反对落实中的两种错误倾向。或者只管不放,专制高压管理,影响学生的活力;或者只放不管,放任自流,渎职无为,做撞钟式班主任。在实践中,还会出现一些错误做法,那就是过于迷信放管结合,在执行中外紧内松,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主次不分,因小失大,效果差强人意。

二、班风建设思想:持之以恒的同时要抓好教育契机,把握关键节点,在班级整体上促进管理效能提升,做好效能型班主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持之以恒抓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班风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日常教育教学密不可分的,并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中,这就决定了抓班风和学风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际,要把班风、学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并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去奋力推进班风、学风建设。如果只就班风抓班风,将抓班风与日常教育教学割裂开来,就会形成“两张皮”,难以收到实效。

“抓长”,就是要反复抓、见长效。班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班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时刻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认清班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抓细”,就是要具体抓、见实效。细节决定成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来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借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吾日三省吾身”,强化自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成就非凡人生。

作为班主任,在每天早读都对学生强调“每日三问”。

1.我是谁?今天我来干什么?(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其雄心壮志,剔除与学生身份不符的心理和行为)

2.我将怎么干?(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

3.我干得怎么样?(让学生反思,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进而调整)

然后,依据每日三问,制定当日计划:今天我必须完成的事(重要的事——磨刀不误砍柴工):各门学科任务的分解;今天我希望完成的事(喜欢做的事——发展兴趣爱好)

(二)我认为,管理的成功来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下面这些都是细节要求: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笔者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培育良好的班风:(1)精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遵规守纪和维护班级荣誉的班级环境和;(3)不断巩固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4)积极提倡努力奋进的奋斗精神。

比如,每天晚读或课余时间都要求学生通过持之以恒地练习经过集体智慧精选出的中英文书法字帖,规范书写名篇名句,利用好零碎时间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书法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再如,每天的早、午、晚自习课合计长达四个小时左右,在这些时段,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长计划、短安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各门功课合理分配时间,做好惜时教育,要利用好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是利用每一分钟来学习,以确实提高学习效率。

2.抓住关键节点,把握教育契机,不失时机地形成优良的学风,使其内化为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优良的学风包括:(1)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2)开拓创新的学习追求:不拘陈规,敢为人先;(3)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比如,在每次比赛、竞赛中,特别是大型考试中,班主任都要高度重视,做好战前动员,用以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事后要做复盘和评比,让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吃一堑要长一智,力争考后一百分。告诫学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培养其团结进取精神。

此外,优良的学风还包括清晰准确的学习目标、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三,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跟踪,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理想大学目标”。择机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讨论,搞好自我教育。每年高考之后,笔者都邀请我县文理科状元现身说法来到班上做报告。班主任要结合社会热点和时政新闻与学生促膝谈心,平等交流,谈真实的社会,讨论人生与机遇,以及理想。以情感熏染“拨云”,用理性思辨“破月”,让“阴影”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三)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自负的学生,在确定较高的高考目标时要适时采用“请将不如激将”的策略,以激发其斗志;对于自卑的学生,要通过纵向比较,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挖掘其潜能,以鼓舞其信心。对于优等生和学困生要掌握其思想动态,注意因材施教,做好个别指导。针对高考前夕优等生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差,设法调整其状态,批准其回家复习,免受外界打扰。

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当追求“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我们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谨以以下语言自勉:长路漫漫,勇者争锋。道阻且跻,善思永存。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岁月带伤,亦有光芒。眼中有山河万里,何惧几分秋凉!

要做好教师,一定要做到:不忘初心,孤独起舞。有些坚持,可能很难,但坚持的初衷,真的太美。若要爱,便请深爱!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出新者进。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不断被思想的清泉所浸润,才能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 邵徐爽《智慧引领 共育成长——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创新路径探究》,《名师在线》2024年第5期。

[2] 马志红《“互联网+”时代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年第18期。

[3] 孟淑云《高效管理班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年第16期。

[4] 江燕《营造班级环境,实现环境育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教育界》2023年第8期。

[5] 胡忠慧《努力成为一个“望子成人”的引领者——谈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华夏教师》2019年第35期。

[6] 张守霞、薛兆坤《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的几点思考——以一个班主任的视角》,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2年。

[7] 徐峥《立德树人修君子品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有效措施探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14期。

[8] 姚亚宾《能用众智 则无畏于圣人——浅议高中班主任的小组合作育人心得》,《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40期。

[9] 宋伟雄《让班级管理“美”起来——谈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华夏教师》2014年第6期。

[10] 邱强《创造和谐校园 促进全面发展——浅谈全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工作思路》,《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6期。

[11] 李雪静《经典育德滋养心灵,学科融合润泽生命——广东省李雪静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中小学班主任》2024年第5期。

[12] 肖锦川《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班级管理技能探索: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中小学教师培训》2024年第1期。

[13] 黎瑞玲《抓好常规管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新时期班级管理有效性初探》,《学周刊》2024年第5期。

(牛志平,1976年生,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培优补差、后进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