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从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情感体验、拓展学习资源以及优化作业设计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0.0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的关键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据了不少篇幅,如何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在感受古典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其核心素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精选教学内容,凸显文化价值
1.甄选经典名篇,传承文化精髓
经典名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这些诗篇不仅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而且往往承载着重要的民族精神。通过甄选这些经典名篇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中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律美,进而培养其文化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经典名篇的深入解读。例如,通过讲解《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名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通过分析《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诗句,让学生领略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生机。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为学生勾勒出一个丰富多彩、立体生动的古代文化世界。
2.挖掘童趣诗篇,激发学习兴趣
除了经典名篇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包含了许多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小诗。这些诗篇以儿童为视角,描绘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通过挖掘这些童趣诗篇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童趣诗篇中的童真童趣。例如,《村居》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述了孩子们放学后迫不及待地放风筝的场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想象和描绘这一场景,感受孩子们的快乐和天真。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和放风筝的经历,从而拉近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
3.注重诗词表现手法,感受艺术魅力
古诗词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力。例如,《静夜思》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春晓》中的拟人化手法则让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活力。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表现手法的深入剖析和解读,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度
1.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具有互补性。然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分析诗词的意象、探讨诗词的主题、研究诗词的艺术手法等。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拓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课堂趣味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配乐诗朗诵、古诗词动画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配乐诗朗诵,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教师可以选择与诗词意境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古诗词动画等视频资源,将抽象的诗词意象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同时,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个性化学习路径。
3.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教师可以尝试将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比如,在春天来临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踏青,让他们亲身感受《春晓》中的春意盎然。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如嫩绿的柳叶、盛开的花朵等,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看到的景象。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秋高气爽的时节,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明月,体会《静夜思》中的思乡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赏月,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明月的感受和思考。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强化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1.引导深入品读,体会诗词情感
深入品读是理解古诗词情感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诗词,从而体会其中的丰富情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范读、领读、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停顿、重音和语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基调。除了诵读,教师还可以结合诗词的意象和情感基调,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例如,在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绘出诗中的场景,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壮阔景象,再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离别的忧伤和不舍,从而强化对诗词情感的体验。
2.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感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词中的情感世界。例如,在教学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相关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诗词中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好地体会诗词的情感。创设情感氛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情感,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美的氛围中,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去感受和欣赏诗词的美。
3.开展情感体验活动,深化审美理解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情感体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诗人或诗中的人物,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诗词中的场景和情感。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中的情感,还能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创作性写作。例如,在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亲友分别的经历,并尝试用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写作活动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诗词情感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情感体验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元素,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拓展学习资源,丰富文化内涵
1.推荐古诗词相关书籍与网络资源
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与古诗词相关的经典书籍和网络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古诗词选集、鉴赏辞典、诗人传记、诗词创作技巧等。例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选集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而《诗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如今,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古诗词的专业网站和论坛,如“古诗文网”“中国诗歌库”等,这些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鉴赏文章、创作经验分享等,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宝贵资源。
2.结合传统节日与历史典故进行教学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历史典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结合传统节日和历史典故,向学生介绍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在春节期间,教师可以选取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如王安石的《元日》,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和《离骚》等经典作品,让学生通过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诗歌才华,更深入地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B0NsNNAZQY7s1TDad41AKw==通过结合传统节日和历史典故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开展古诗词主题学习活动
为了更系统地拓展学习资源,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古诗词主题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诗词朗诵比赛、诗词创作大赛、古诗词知识竞赛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还能在准备过程中自主学习和探究更多的古诗词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诗人、学者等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开设工作坊,与学生分享他们的诗词创作经验和鉴赏心得。这些专家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视角,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发起和组织与古诗词相关的社团活动或线上交流群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共同进步和成长。
五、优化作业设计,巩固学习成果
1.设计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的作业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重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融合。例如,设计古诗词填空作业,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词,留下空白让学生填写,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又能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古诗词赏析作业,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并撰写赏析报告,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
古诗词创作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布置古诗词创作作业,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在尝试创作自己的古诗词作品的过程中,深化对古诗词艺术特点的理解。在古诗词创作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文学创作的核心,也是学生形成独特写作风格和创新意识的基础。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关键词或主题,如“春天”,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春天是大自然苏醒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样的主题既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又能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作任务。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拘泥于传统的诗词形式,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语言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通过古诗词创作作业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文学素养将得到显著增强。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布置线上作业和测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作业和测试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布置线上作业和测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发布古诗词背诵、默写等作业,让学生在线完成。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线上作业和测试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及时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作业和测试,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以便进行纠正和提高。此外,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时还应注意作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取得进步。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指导和帮助。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情感体验、拓展学习资源以及优化作业设计等具体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昕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科教导刊》2022年第21期。
[2] 梁春莲、龙晨、韦宵爱《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美育价值探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
[3] 梁相华《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甘肃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
[4] 叶清莲《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初探》,《课外语文》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