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其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与文学素养,提升其写作水平与创造力。本文重点探讨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路和实践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具体实践方案包括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注重日常文化积累、创设多样化的文化学习环境等。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写作 学生参与 创新思维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0.010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成为重点研究的议题。当前的小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传统文化的融入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写作内容丰富多彩。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策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期推动学生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1.积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素材和人生智慧。将传统文化融入写作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写作题材。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古诗词等都是极具启发性的写作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人文情怀,进而在写作中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文学积淀也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更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
2.拓展学生思维视野
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生智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超越眼前,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发展等更深奥的议题。学生学习古代诗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此外,传统文化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意象,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其在写作中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
3.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与创造力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写作教学中可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拓展其想象空间。例如,学习古代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在作文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新颖的作品。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和名人传记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创作题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写作水平。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戏曲艺术等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路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以下是几个思路:
利用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素材。经典文学作品如《三字经》等,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通过解读、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结合这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创作,令学生通过模仿、仿写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写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的写作活动。即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以传统节日为背景写下自己的感受、祝福或故事,既增加了写作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写作创作,各地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创作。学生可以当地的传统故事、民间传说、地方风土人情等为题材进行创作,展现地方文化的魅力,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杰出人物和历史事件,可结合讲述名人故事和历史事件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学生以古代名人的人生经历、英雄事迹或历史事件为素材进行创作,一方面增加了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综上,融入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思路。利用经典文学作品、传统节日、地域文化资源以及名人故事和历史事件等途径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策略
1.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观察练习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观察练习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运用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来表达观察的感受和体验。以《游园不值》为例,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或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并用诗词的方式来表达观察所得的感受。
教师可以在春季组织班级学生去周边公园游玩,学生在春意盎然的环境中仔细观察园中的景物,比如青翠的树木、各种绽放的花朵、欢快的小鸟等等。然后引导其思考诗句中的“屦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引导学生发现在公园中的石阶上常常有着一些苍苔,而公园小径的长椅可能因长时间放置而积满灰尘。这些细微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其理解诗中的意境。或是令学生思考公园中一枝红杏出墙的场景,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样的场景,比如红杏花瓣在春风的吹拂下飘落,一枝枝婀娜多姿地从墙上伸出,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写作能力。
公园游玩活动后,可以布置相关作业,即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段描述公园春景的文字,并结合《游园不值》中的诗句,使文字描述更加丰富生动。比如:“春风拂面,满园生机盎然。石阶上的苍苔印着游人来往的脚步,小门扉因长时间不开而沾满了灰尘。而在园中的一角,一枝红杏婀娜多姿地从墙上伸出,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2.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维训练中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思维训练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传统节日和民俗,可以激发其思考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举例来说,学生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查找与端午节相关的大量材料,引导其自主探索并结合头脑风暴的模式提出问题。例如,探究端午节的民俗有哪些,节日与哪些名人有直接关系,端午节在国外有什么影响力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会自主思考许多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寻与之相关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路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展示:
教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你们都对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将结合我们学过的传统节日,一起来写一篇有关过节的故事。
在开始写作之前,先来回顾一下我们所学过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意义。现在,我们将要写的作文主题是“过节的故事”。在写作之前需要明确几个问题:这个故事要发生在哪个传统节日?故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要如何描述节日的氛围和场景?
如果选择春节作为故事的背景,可以描述全家团聚、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的情景,也可写一些有趣的小插曲,例如,家里的小孩在拿红包时发生的趣事,或是在猜灯谜活动中遇到的有趣谜语等等。对于吟诗、龙舟、包粽子等充满民族风情的活动,学生们会更加感兴趣,乐于自主思考。除了端午节外,其他传统民俗假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同样可以作为开展探索活动的入手点。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节日进行思维训练,写作素材和思路会逐渐丰富。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思维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为其写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素材,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3.注重日常文化积累,为语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需要注重日常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阅读一些传统文化相关书籍。例如,教师可以推荐《有故事的汉字》《唐诗三百首》《诗经》等经典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学生可以学习汉字并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在识字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且接触优秀的古代诗歌和文学作品,拓展文化视野。通过日常文化积累,可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使其在写作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内容充实丰富的作文。在实践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深入体验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汉字的来历、演变和故事,激发他们对汉字及其背后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学习“渔”字的演变过程,《有故事的汉字》是这样描绘的:“渔”是捕鱼的意思。甲骨文的“渔”字就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条线正在钓鱼;演变到金文时,就变成两只手伸到水里去捉鱼了;到小篆时,就把下面的两只手去掉,只保留了“鱼”和“水”,变成今日所见的“渔”字。在了004a5dfc28fd44bd51c1fa9f565b6ce959f5f599d19676f7a2e1c09362de5364解汉字演变故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以捕鱼为主题展开写作,描述自己或别人的捕鱼经历,或者构思一个关于捕鱼的小故事。通过阅读《有故事的汉字》,学生可以了解汉字的意义和形体,还可以积累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教师结合汉字故事,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关键词汇,鼓励其在写作中运用这些词汇,丰富文章内容,提升写作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师亦可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古诗词的欣赏和应用。例如,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用古诗词来描写和表达,比如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描写山川,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描写月亮,表达思乡之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可举办手抄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学生展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选取不同的主题如民族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等,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由此可见,注重日常文化积累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策略,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欣赏古诗词、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多样化的文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参与度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创设多样化的文化学习环境可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写作课堂的参与度,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文化主题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或传统节日为题材,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传统文化主体写作比赛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写作技能。例如,组织一场“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写作比赛”,让学生选择一个传统节日,通过写作讲述相关的传说故事或庆祝活动,从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写作水平。
定期组织文化主题的阅读讨论会,引导学生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或故事并展开讨论。通过阅读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提升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例如组织“古诗词欣赏与创作讨论会”,学生共同欣赏古代诗词名篇,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并通过讨论和创作体会古诗词的奇妙之处,切实提升其语文写作水平。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化主题作品,如诗歌、故事、绘画等。例如,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作品展”,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作品,如中国画、剪纸、对联等,通过展示交流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激发其写作灵感,提升写作水平。通过以上实践策略,可以创设多样化的文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参与度,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融入。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写作教学中,以经典诗词、故事等为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亦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萍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讨》,《教育》2024年第6期。
[2] 张玉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期。
[3] 宗香香《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期。
[4] 柴贞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摭谈》,《新课程研究》2024年第2期。
[5] 林津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路径探究》,《中国德育》2024年第1期。
[6] 闫培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基础教育论坛》2023年第23期。
[7] 张莹《躬行践履 明心润德——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语文新读写》2023年第9期。
[8] 潘尤惠《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