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属于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马蹄烧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油酥肉火烧等。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时班超从西域带回来的。《续汉书》记载:“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在唐代十分盛行,诗人白居易还专门为胡饼写了一首名为《寄胡饼与杨万州》的诗:“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
我从小在农村的大山沟里长大,那时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主食是煎饼和芋头这两样。当时,一斤三两小麦能换一斤烧饼,普通人家根本舍不得,所以烧饼是有钱人家才吃的东西。我记得我们偌大一个山村,没有一家打烧饼的铺子,只有在离家十几里的镇子上,才有一两家打烧饼的店铺。我上初中后,就到镇子上读书了,镇政府的斜对过就有一家烧饼铺子,每次路过都能闻到烤烧饼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
我们当地的烧饼是用发面制作面坯,然后贴在一个倒扣的大铁锅上烤制而成。工艺很简单,先是揉面,揉面力气的大小决定着烧饼的筋道程度。一咬能发出“嘎嘣”脆响的烧饼,在揉面上一定是下了大力气的。面揉好后,再分剂子,接着把剂子擀成圆形,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白芝麻,带芝麻的烧饼吃起来有一种焦香的味道。
山东淄博的烧饼以博山肉烧饼和周村烧饼最为出名。博山肉烧饼的配料有猪肉、大葱、芝麻、酱油、盐等,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先从和好的面团上揪下馒头大小的一块,包上肉馅,用擀面杖擀成圆饼形,接着放到一个光滑的凸形瓷器上(早先用的是陶瓷温壶),用手沾水,把圆饼压得更薄一些,接着蘸上芝麻,最后送入烤炉就可以了。
烤炉的直径约有一米多,里面是燃烧的锯末或木炭,无烟、无火焰,火上方是一个约四十公分的铁板。只见制作烧饼的人将不带芝麻的那一面往板上用力一贴,烧饼就借着热量贴在了板上。一会儿的功夫,烧饼就在炉子里慢慢鼓了起来,5分种左右一个又大又香的肉烧饼就出炉了。
从严格意义上讲,博山肉烧饼不是用火烤,而是利用柴火的热气来炙,所以特别酥嫩,刚出炉的烧饼既有芝麻和面的香味,也有肉馅的鲜味。由于里边包的是肉馅,所以一边酥嫩、一边暄软,称得上是烧饼中的上品。
周村烧饼是山东省的著名美食之一,以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周村烧饼有咸、甜两种口味,甜的香甜可口,久食不厌;咸的开人食欲,令人不忍释手。
除了淄博,鲁南地区尤其是滕州的烧饼也很有名,不仅保留了小麦中淀粉的甜味,还非常有嚼劲,最适合在喝羊汤的时候吃。热腾腾的滕州羊汤汤醇、味浓,雪白的羊汤上面飘着碧绿的香菜和红红的辣椒油,把烧饼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或一口烧饼就一口羊汤,或把烧饼放进羊汤碗里,不管哪种吃法,都十分美味。在严寒的冬季来上一碗羊汤,再配上一个烧饼,不一会儿身上就暖暖的。
烧饼的种类可以说非常多,由此衍生出来的其他美食也不少,油旋就是其中之一。油旋是山东济南的传统名吃,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故名油旋。
相传油旋源于清朝时期,是山东德州的徐氏三兄弟去南方闯荡时学来的,南方的油旋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后来依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将口味改成了咸香味,一直传承至今。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
民国初年时,济南惟一得到制作油旋真传的手艺人是69岁的苏将林。据苏将林介绍说,要想制作出好的油旋,和面最重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面时的掺水量是不同的。做完油旋后应做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意思是面的软硬、黏湿程度恰到好处,手上和盆里干干净净,连一点多余的面也留不下。苏将林打油旋时,他手中的擀面杖不时地敲击案板,发出有节奏的“鼓点”声,这叫“打点”,是老一辈油旋手艺人传下来的。卖油旋的人从来不吆喝,而是靠打点代替吆喝声,经常吃油旋的老食客,听到清脆悦耳的打点声就知道油旋快做好了,许多老顾客就会过来买。
国学大师季羡林最喜欢吃的就是油旋,他虽然在北京多年,但济南的朋友或学生到北京看他时总会带一些油旋给他,他还曾专门给做油旋的张士华家的店面题字:“软酥香,油旋张”。
如今,济南的油旋已是声名显赫,选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古老的民间小吃又焕发出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