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层面重点活动之一,10月21日,主题为“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的第三届中国食育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中国食育大会由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支持,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
大会囊括了第三届中国食育书画作品展(少儿)、第三届中国食育膳食技能大赛、校(园)长培训日、食育指数研究报告(2024)发布、食育实践案例发布、食育App发布暨制止餐饮浪费全国宣贯活动启动等系列活动,旨在加强食育宣传,交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经验,督促落实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助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营造诚信尚俭、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共创食安、食育、食美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在致辞中指出,大力发展食育事业,构建并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食育发展体系,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之一。经过数年努力,食育观念在我国的普及度明显提高,食育的重要性也得到更多认可,但食育从观念重视走向行动响应、从试点探索走向成熟推广,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让食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万家,依然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努力,在持续的创新实践中不断精进。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围绕大力培育食品安全文化、系统推进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创新食育实践路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食品企业、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代表们就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制止餐饮浪费、推进食育共育等多个议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和分享。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在致辞中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信用承诺、守信核查、失信惩戒、信用修复闭环,大力宣传诚信理念,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诚信氛围。同时,将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内部知情人举报,落实举报奖励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另外,还将持续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聚焦生产与消费两大环节,督促网络外卖平台和线下餐饮企业落实相关责任,在食材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优化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积压和浪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在致辞中对一些与食育相关的关键概念进行了解读。他指出,食育对象不仅仅限于娃娃,应该是全生命周期;也不限于食品消费者,还应包括从农田到餐桌所有环节的生产经营者。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怎么能吃得好、怎么学会吃得好,也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高念东在致辞中指出,食品安全是良心事业,需要法律保障、透明监督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工作主线,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首都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吃得安全、优质、营养、健康。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交流发言中,着重就加强学校青少年食育教育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把中小学食育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将食育作为“五育”的重要支撑,与德智体美劳教育统筹推进;二是健全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合力研究解决食育顶层设计、政策制定、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食育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示范院校设置食育专业,引导普通高等院校加强食育营养专业人才培养;四是完善中小学食育课程体系,将食育纳入学校技能考核体系,构建覆盖全学段的教育大纲和分阶段的内容体系;五是营造支持食育社会氛围,深化医教农教协同,推动学校与卫生专业机构、农业部门深化合作,提供食物与营养专业支撑。
当前食育工作亟需哪些方面的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专家组组长任发政在分享中表示,要强化食育科学研究,提升食育工作质量基础;深入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营养学成果,开发出适合不同人群的食育课程和教材;创建食育宣传整体社会氛围,利用媒体等各种渠道创新食育宣传方式,普及食育知识,有效提升全体国民的食育素养和健康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在交流发言中,主要就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谈了四点措施建议:探索推进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引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农产品优质供给;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田建新围绕“以食育人 共筑健康中国”这一主题进行发言。他指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食育工作,结合部门职责,将普及饮食健康知识融入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扎实推进。下一步,将着力贴近群众做好宣传,把真正科学的食育知识教给公众,防止误解、误读;指导群众切实把食育知识用起来,让群众真信、真用;注重效果评估,提升群众获得感。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朱长学介绍了中国食育大会的发展历程及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在推动食育发展上的工作进展。他指出,推动食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将持续探索创新,与各方携手倡导食育、普及食育、践行食育,合力构建中国特色食育体系,让食育变成一种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食育力量。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卫国在交流发言中认为,要坚持“食育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自觉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家、校、社协同推进的教育机制,以食明德、以食启智、以食健体、以食品美、以食促劳。
大会发布了七大食育实践案例,分别为河南、江西、深圳、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总编辑李涛介绍,七大食育实践案例涵盖了地方政府监管治理、社会团体特色路径、 科研机构科教助力、新闻媒体舆论引领等食育生动实践的多个领域,宣传推广这些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食育发展历程。
在交流中,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余锋从统、融、新三个方面简要汇报了江西的食育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江西食育工作从概念到行动、从政府到家庭、从试点到普及,正步履铿锵,阔步向前,下一步将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学习各地智慧和经验,推动食育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层次发展。
山东省妇联二级巡视员,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孔静珣表示,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积极探索将“五育”与食育融合,通过建立组织保障、提供活动支撑、教学融入等食育推广途径,使食育理念在齐鲁大地宣传普及,也为更多地区和单位提供了食育实践参考和借鉴。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首农食品集团、伊利实业、益海嘉里金龙鱼、拼多多、东来顺、物美麦德龙、巴奴火锅、新和盛、蒙牛乳业、新希望、鲁花、安利(中国)、雀巢、海鸿达等100余家食品企业的代表参加。
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王钤在会议交流中简要介绍了首农食品集团近年来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反餐饮浪费和食育参与上的具体措施。她认为,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资深总监涂长明介绍了企业通过建设健康体验馆和透明工厂、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等,助力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持续改善和提升的经验做法。他表示,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长远发展的生命线,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企业除了要确保自身生产食品的安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食育工作中。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克分享了企业通过战略引领、组织优化、标准建设等举措,推动全产业链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和质量的经验,并建议加大健康饮食习惯推广力度,增加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
巴奴毛肚火锅有限公司品质管控部总监王健就企业参与食育工作发出呼吁:企业应紧跟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对供应商、采购源头等加强把关,充分重视餐饮食品原料安全;餐饮企业经营主体最接近消费者,可以借助餐厅平台,和消费者多一些互动,加强对消费者的食育教育。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额勒顺镇学校校长白音努尔介绍了该校“食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在他看来,劳动教育与食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食育启智、劳动铸魂,两者不仅关乎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健康素养,更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党委书记、园长方明荣以“立足食育,走向未来”为题,介绍了河南省实验幼儿园自2007年以食安为起点,开辟“依食而养,借食而育”教育新路径的成果和经验。
校(园)长培训日是历届中国食育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旨在通过对校(园)长的主题培训,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提升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本届大会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市场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冀玮围绕“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了讲座,共有来自全国近200家大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参加。
会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处处长韩平华,南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金平,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四级调研员贾祎祺,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专家组专家夏克坚,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孙勇,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学科研修员叶忠民等围绕如何继续深入推进食育工作,及各自领域的食育分工等进行了圆桌交流。
大会还发布了基于对全国10个大中城市的调查所形成的食育指数研究报告(2024)。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食育指数总体上已达到合格水平,总体上升空间仍较大。尤其是青少年得分比较高,这凸显出近年来食育教育所发挥的积极效果;食品安全知晓率和反餐饮浪费践行度等重要指标的得分处于前列,显示出近年来食品安全治理和反餐饮浪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晓洁在指数发布中指出,今年的报告标志着该项目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也充分验证了食育指数三级指标体系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为后续食育指数研究的继续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