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诗圣足迹开启文化之旅

2024-11-13 00:00陈葆陈丹胡雅娴
发展 2024年8期

1200多年前的759年,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带着家人离开陕西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后经同谷(今陇南成县)进入四川成都,度过了艰苦卓绝的岁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写下了流芳千古的诗篇,成就了星罗棋布的游踪,共同构成了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好这些宝贵遗产,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而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是一条重要的文化传承途径。

一、陇蜀(天水一成都)诗歌文旅资源概况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老杜等。杜甫青少年时期,先后游历吴越(今浙江、江苏一带)、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和梁宋(今河南一带),客居长安10年。曾任河西县尉、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等职务。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创作诗歌1400多首,是唐代流传诗词最多的诗人,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759年秋天,杜甫放弃华州司功参军职务,西去秦州,几经辗转,南下成都,开启了一生最难忘最艰难的文化之旅。

(一)行走陇蜀艰难岁月

乾元二年(759年)是杜甫一生最为动荡不安的一年。三月由洛阳到达华州,七月由华州流寓秦州,十月由秦州赴同谷,十二月由同谷南下成都,正所谓“一岁四行役”。自秦州经同谷到成都,是杜甫一生中最为艰辛的旅程。这一年立秋之后,杜甫弃官,带领全家从华州出发,经咸阳、兴平、武功、扶风、岐山、到达凤翔,再经千阳到陇县,然后翻越陇山至张家川县(马鹿、恭门)和清水县,再沿牛头河往西南行至麦积区社棠,于七月底西行至秦州。杜甫在秦州居住了三个月时间,得到了侄儿杜佐和赞公和尚及一位名叫阮防隐士的帮助,生活虽不富足,但大体平稳安逸。

同年十月,杜甫接到同谷一位“佳主人”的邀请,遂带领一家离开秦州,先后经赤谷、铁堂峡(以上两地在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境内)、盐井(今甘肃礼县盐官)、寒峡、法境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以上五地在今甘肃西和县境内)、积草岭(在今西和县与成县交界)、泥功山、凤凰台(以上二地在今成县境内)等地,于十一月初到达同谷,开启了另一段艰辛的生活。杜甫在同谷并没有得到“佳主人”的照顾,生活陷入困顿之中,在同谷客居不足一月时间,还是因为衣食无着的缘故,只好怀着悲痛和希望又开始了他的苦难历程。

十二月一日,杜甫离开同谷南下成都。从同谷到成都,先经过栗亭、木皮岭、白沙渡、青泥岭、水会渡(以上五地在今甘肃徽县境内)、飞仙阁(今陕西略阳县境内)、五盘(今陕西宁强县与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交界)入蜀,再经过龙门阁、石柜阁(以上二地在今广元市朝天区境内)、桔柏渡(今广元市昭化区境内)、剑门(今广元市剑阁县境内)等地,终于在十二月底抵达成都。

自759年冬抵达成都,到765年五月离开,杜甫在四川生活了5年5个月,期间因战乱移居梓州(今绵阳市三台县)、阆州(今南充市阆中市)较长时间,先后寓居成都3年9个月,在众多亲朋好友的关照下,不仅实现了建构草堂的理想,还游历了成都及周边各大景点,度过了一段惬意的时光。

(二)描摹陇蜀不朽诗歌

据统计,杜甫一生共创作诗歌1400余首,仅在陇蜀期间创作了370余首,其中在甘肃境内有117首(在秦州95首),在成都有260余首(在成都杜甫草堂240余首)。

杜甫陇右诗歌,有杂记、咏怀、睹物、思人、纪行,内容丰富多彩,而成就最为突出的当数自然山水诗。名句有“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栗,阳坡可种瓜”(《秦州杂诗》之十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寄舍弟》)、“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宿赞公房》)等。山东大学教授、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张忠刚评论说:“杜甫陇右诗的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社会人事转向自然山水。”“可以说,杜甫在秦州、同谷期间,每经一地必有吟咏,陇右山川的奇姿异彩都得到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反映”。杜甫诗歌研究学者刘冬梅评论杜甫诗歌“诗穷而后工,坎坷不平的穷愁际遇,秦州、同谷山川的艰难险阻,磨炼了诗人的意志,开拓了诗人的视野,同时塑造了诗人的灵魂,使得诗人宽仁博大的胸襟全面升华,怨而不谤,哀而不伤,人格艺术均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在成都的日子里,是杜甫一生中难得的快乐安稳时光,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在成都前后3年多时间,杜甫留下了众多关于成都的诗篇。杜甫成都诗作主要包含成都的风土人情、营造杜甫草堂的经过及草堂生活、与朋友间的交往、凭吊古迹寻访名胜等。这一时期诗歌多写隐居村野的舒适生活和安宁美妙的自然风光,诗思率性不拘,语言简淡无华,具有清静幽远、安宁闲适之感。名句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等。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评论说:“清澈的江水、丰富的植物、温润的气候、众多的古迹、时人的身影与生活场景、远山近水的城市气象,无一不在他的笔下清晰呈现。没有杜诗,我们几乎无法临摹成都,没有杜甫,我们也几乎无法歌颂成都”。

杜甫是吟咏陇蜀道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也是行陇蜀道最艰难的诗人,更是唯一一个以组诗形式书写“蜀道难”的诗人,杜甫以千里陇蜀道为背景,选取二十四个地名,每处地名各赋一诗,不仅描绘了陇山蜀水的险恶,更有知命之年的人生忧患,陇蜀道诗歌在杜诗中有其独特地位。唐代诗论家孟柴评论说,杜甫留离陇蜀的诗篇为“诗史”,为“推见至隐”之作。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莫砺锋评论说:杜甫诗歌“以狮子搏兔之全力描绘陇蜀山川,而且打人身世之感、生事之艰,成为古代纪行诗中的空前绝后之作”。

(三)游览陇蜀遗迹景点

杜甫在陇蜀期间,留下了众多遗迹和游踪。

在秦州,杜甫遗迹主要有:杜甫草堂、草堂寺、玉泉观杜甫祠、南郭寺杜少陵祠,还有《老杜秦州杂诗》碑、二妙轩碑(杜诗石刻);杜甫曾参观过隗嚣宫、南郭寺、东柯谷、西枝村、太平寺、麦积山等名胜古迹;杜甫还路过赤谷、铁堂峡等地。

在成州,杜甫的遗迹主要有:同谷草堂、栗亭草堂、仇池草堂等;杜甫曾游历过大云寺、凤凰台、万丈潭等地;杜甫还路过盐井、法境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等地。

在成都,杜甫的遗迹主要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草堂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3年9个月,创作诗歌248首,如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高地和诗歌的圣地,也是古今诗人朝圣之地。当时,杜甫曾到成都市内的浣花溪、百花潭、武侯祠、锦里、万里桥、琴台、望江楼、摩诃池及周边的都江偃、青城山、新津、崇州、西岭雪山、大邑等地游览。

以上杜甫在陇蜀活动时空、创作诗歌和遗迹景点,构成了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资源。

二、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的重要意义

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是甘肃、四川两省和天水、陇南、广元、成都等沿线城市共同的文化建设目标,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化合作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陇蜀杜甫诗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可以有效保护传承杜甫文化,充分彰显杜甫文化,大力弘扬“诗圣”精神,推动杜甫文化传承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可以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形成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能,助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三)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甘肃、四川两省同属于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推进大保护、大开放、大开发,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两省共同的任务。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将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特别是有利于天水陇南抱团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开放开发的新格局。

(四)有利于彰显城市特色优势

甘肃天水、陇南和四川成都、广元等市,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其中,天水是伏羲诞生地、中华文明发祥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2024年3月以来,因一碗麻辣烫而成为网红城市,继去年成功上榜“十大魅力打卡之城”后,今年再次上榜“中国美好焕新城市”。广元是巴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都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这些城市特色鲜明、优势荟萃,为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为进一步发挥这些特色优势,特别是为塑造新优势、焕发新活力、激发新动能带来了难得的创新实践。

历史上,杜甫开创了用脚步丈量陇蜀大地、把诗歌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如今天堑变通途,一条与杜甫行走陇蜀路线基本吻合的十(偃)天(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加之成渝铁路、宝成铁路、宝兰客专、民航班机及正在建设的天(水)陇(南)铁路,立体化的交通网络通达四方,大大缩短了陇蜀之间的旅程,为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创造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

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基础良好,优势众多,交通便利,携手开发大有空间,开放合作大有可为,协同发展大有前景。

三、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的基本构想

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是一项创新性实践。要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落实“大保护、大开发、大开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基本要求,加强协同合作,统筹文旅资源,坚持科技引领,科学规划设计,创新开发模式,构建集沉浸体验、宣传教育、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线路,力争把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打造成为文旅融合之路、开放合作之路、生态文明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旅实践新篇章。

(一)建设杜甫文化体验场所

杜甫文化体验场所是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的基石和载体。要因地制宜选址,科学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建设,科技文化融合,再现历史风貌,提供沉浸体验。

1.修建杜甫纪念馆。充分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多媒体技术,在天水市秦州区南郭寺等地建设杜甫纪念馆,形象生动展示杜甫诗歌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增强游客互动体验。主要建设三大功能区:一是缅怀纪念区。包括杜甫生平和诗歌展厅、历代咏杜怀杜诗赋廊。二是瞻仰祭祀广场。包括大型杜甫雕塑、祭祀广场和园林景观。三是学术会议厅。包括举办学术会议、讲座的多功能厅和服务管理场所。

2.复原杜甫草堂。坚持尊重历史、保护遗址、文化传承思路,在天水市麦积区东柯谷等地实施杜甫草堂恢复工程。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深入研究历史上杜甫草堂建筑布局、设计风格、文化内涵,遵循唐代建筑风格,使用传统建材和工艺,并融入现代元素,如增加现代化展示设施,还原草堂原始风貌,保护草堂遗迹,体现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以良好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修复杜甫游踪。杜甫在陇蜀期间游踪广泛,需要深入研究杜甫当时当地创作的诗歌和历史文献描述,收集杜甫故事和传说,进行现场考察,比对现代地理环境,梳理游历地点及路线,更加准确地还原当时的经历场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技术(VR)等现代科技手段,可视化展示杜甫游历路线和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杜甫的游历和踪迹。

(二)开发主题文化旅游线路

主题文化旅游线路是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的核心和方向。要统筹历史与现实、需要与可能、文化与旅游、开发与保护,策划开发主题文化旅游线路。重点开发三条旅游线路:

1.“杜甫足迹寻踪”旅游线路。将天水、陇南、广元、成都等地杜甫生活、游历与创作重要地点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旅行中追寻杜甫足迹,深入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

2.“杜甫诗意山水”旅游线路。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风光和历史文化特色,开发融风景名胜、秀美山川、自然风貌、田园风光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的同时,充分感受杜甫诗歌中的气象、意境和哲理。

3.“杜甫文化研学”旅游线路。依托陇蜀深厚的杜甫文化,特别是杜甫诗歌涉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设计编写优质研学课程,充分满足广大游客品质化研学旅行需求,吸引他们走陇蜀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研学杜甫文化,读行杜甫游踪,体验杜诗意境,提升文化素养。

(三)开展杜甫文化宣教活动

文化宣教活动是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的重点和深化。要立足陇蜀沿线各地杜甫诗歌创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介杜甫诗歌,传承杜甫遗产,传播杜甫文化,弘扬杜甫精神。

1.举办杜甫诗歌节。在沿线城市定期轮流举办杜甫诗歌节,开展祭祀杜甫、纪念杜甫、杜甫诗歌朗诵会、杜甫诗歌咏唱会、诗歌创作比赛、杜甫文化论坛、杜甫诗歌书法和诗意画展览等系列活动,广泛吸引公众积极参与,提高诗歌文化素养。

2.开展杜诗“三进”活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教师,深入校园、社区、乡村等公共场所,讲析杜甫诗歌,举行杜诗朗诵,普及诗歌知识,引导学生及居民学习杜甫诗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明素养。

3.扩大杜甫文化传播。一是拍摄影视作品。组织拍摄杜甫在陇蜀(天水一成都)宣传片、专题片、动漫片、电视剧、短视频等视频作品,在各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播放,大力宣传杜甫文化。二是讲好杜甫故事。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导游及讲解词,让游客不仅有看头,而且有听头,加深对杜甫诗歌文化的印象。三是编辑出版书刊。组织编辑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和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在线上和线下沿线城市书店、景区景点展销。

(四)研发杜甫文创产品

杜甫文创产品是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的标签和特色。要紧紧围绕杜甫诗歌及其文化内涵,运用科技手段,大胆创新设计,开发文创产品,满足游客需求。

1.塑造城市风貌。积极应用杜甫及其诗歌元素,冠名一批学校、广场、公共建筑,打造一批诗歌大道、主题公园、文化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彰显城市特色。

2.研发旅游纪念品。充分依托杜甫诗歌及其历史文化元素,研发精美诗集、艺术插画、笔记本、台历、特色纪念品等文创产品,不断满足广大游客多元化需求。

3.开发生活用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开发生产服饰、家居用品等杜甫主题时尚生活用品,吸引更多游客旅行消费。

4.创作书画作品。组织书画家围绕杜甫诗歌,创作杜甫诗歌书法作品和杜甫诗意画,进一步弘扬杜甫文化,繁荣书画艺术市场。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的底色和支撑。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统筹文旅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推动文旅之路可持续发展。

1.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实天然林保护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积极推进绿化景观工程,规划建设绿道绿廊、湿地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深入推进污染防治,营造蓝天、碧水、净土良好环境,协同推进降碳、排污、扩绿、增长。

2.保持景点风貌。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治理旅游景点脏乱差现象,保持干净整洁的本色,维护良好文明的秩序,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3.完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创造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提高景区景点通达度;完善垃圾污水处理、星级厕所、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健全旅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打造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宏大工程,需要甘川两省达成共识、携手共建,需要沿线城市主动作为、通力合作,更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力量、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横跨两省四市的陇蜀(天水一成都)杜甫诗歌文旅之路一定会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