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并作为党和国家“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标志着党和政府“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缕春风吹拂祖国大地,勤劳的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一朵朵“振兴”之花争相绽放。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提出7年时间,乡村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人民生活得到了哪些新改善?带着这些问题和目的,我们武汉大学4位甘肃籍同学组成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把甘肃东乡作为实践地,不仅是因为我们队员中有东乡县本地人,更是因为东乡县对研究乡村振兴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东乡县曾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地方,堪称“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祖祖辈辈的东乡人民生活在崎岖的梁峁和沟壑中,匮乏的水源、落后的交通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将人们长期困在这大山中,与外界的繁华相隔。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来到甘肃东乡县访贫问苦、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自此,东乡县干部群众在山岭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力度空前的扶贫大决战。直至2020年,东乡县历史性地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因此,将这样一个地方作为我们实践队研究乡村振兴的基点,了解其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发展经验,对于研究全国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来到东乡,不能不到布楞沟村看看。我们实践队了解到,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曾是临夏州生态环境最脆弱、基础条件最差、群众生活最贫困的地区。“布楞沟”在东乡语中意为“悬崖边”,是过去被称为“渴死麻雀摔死蛇”的条件恶劣之地,当地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更难。“宁给一口馍,不给一碗水”,是布楞沟乃至东乡县群众随口而出的一句俗语。十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乡视察调研。当时,寒风凛冽,山路崎岖.尘土飞扬,习近平总书记一路沿着黄土路走到了布楞沟村,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
怀着深深的敬仰之心,我们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这个村庄。站在山梁上向下俯瞰,目之所及不再是满山的苍凉。绿色掩映间,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崭新民居坐落在半山腰上,村内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村委会、文化广场、学校、卫生室、幼儿园、电商创业孵化园等设施一应俱全,平整的水泥路直达村庄,如一条银色的巨龙盘踞在山坳中,为乡亲们带来了发展的希望,也让村民们可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原本破旧的布楞沟村旧址,已经被改造成村史馆、民俗文化展示馆、水文化体验馆等,游客在了解布楞沟发展历史的同时,也能从中体验过去东乡族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村民交谈时,他们幸福的笑容满满地写在脸上,衷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他们喝上了幸福水,走上了致富路,住进了新屋舍。
水引进来了、道路通畅了、房屋建起来了,布楞沟村乃至整个东乡县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仅仅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关键还在于人们的收入能不能提上去、钱包能不能鼓起来,这是东乡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本次实践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布楞沟村把大力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因地制宜、放大优势,明确了以红色旅游为主、传统畜牧种养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养殖、加工、电商等富民产业,全力打造文化旅游配套服务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每年出栏羊只超过1万只,“布楞沟东乡手抓羊肉”远销北京;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年销售香菇、木耳等菌类产品2万斤,收益达8万元;电商经济更加活跃,村里的“崖端云上”微信小程序上线,线上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红色旅游业节节攀升,东乡民俗及记忆展示体验区、民族特色文化商业区等令人深受感染、流连忘返。
布楞沟村各类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和就业率,切实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截至2023年底,布楞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98元,相比2012年的1624元,增长将近6倍,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全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省级“和美乡村”。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一家一户的产业办起来了,但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收入能旱涝保收,如果缺规模、缺市场,农民的收入很可能不稳定、不可持续。所以,办企业、招引龙头是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关键中的关键。据了解,东乡县在各类产业萌芽与成长阶段,曾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缺乏稳定的发展前景。这种情况主要源于缺少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既为乡村产业振兴完成市场条件的创造与生产要素的激活,也为乡村振兴完成产业链融入构建与利益链耦合,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东乡县紧紧扭住龙头牵引这个关键,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有效整合资源优势,按照“扶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的思路,积极争取引进方大集团、碧桂园、鑫源公司、厦临公司等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主要农业产业至少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基本建立了以畜牧养殖、东乡美食餐饮、劳务增收为主,结合光伏、旅游、电商、设施农业等的“3+N”产业体系。2023年,东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88元,较2013年的2755元增长两倍。实践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主体。
东乡族有着“渗在骨子里的美食基因”,以东乡手抓、油香、馓子等为代表的东乡美食,花样繁多、纯正独特,以做法精细、品相精美、食材精良著称,得到社会大众广泛赞誉。近年来,东乡美食产业涌现出一批如“百花家园”“山城”“春台手抓”等连锁餐饮店,呈现链条化、多元化、品质化发展的喜人局面。我们实践队参访了回香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熹满仓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方大九间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回味斋食品有限公司等四家优秀的东乡美食企业。通过深入企业工厂车间,参观香肠、玉米、面包和金银花饮品等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我们了解到,这些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东乡丰富的牛羊肉、玉米和金银花中药材等资源,凭借其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等优势,集聚大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打通产业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催生了不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激发了乡村产业发展新活力。
8月中旬,我们实践队参加了临夏州清真食品出口首发仪式,由回香斋公司生产的清真香肠将发往我国香港、哈萨克斯坦等地,这揭开了东乡清真美食走向世界的序幕。我们还和临夏回香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李金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采访中,李金金开门见山地说道,回香斋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整个东乡县乃至临夏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她提到,“回香斋利用东乡县丰富的牛、羊、鸡肉的特色资源,将牛、羊、鸡肉原材料采购进来之后进行深加工,最后进行销售,以此来增加临夏州当地的农牧收入,带动清真食品的发展。”在谈及公司出口战略布局时,李金金解释道,“我们目前的销售是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在西北五省区的销售量更大。但是我们的公司和产品想做大做强,产品就要推广到更广地区,给公司增加效益,带动东乡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国外的朋友们能吃到中国特色美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对于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东乡县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这里地理资源奇特、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郁,既有高峡平湖、杏园风光、丹霞地貌、化石遗址等旅游资源,也有马家窑、齐家、辛店、下王家等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遗存。调研中,我们实践队来到奔驰沟大桥之上,远眺刘家峡水库的波光潋滟,那碧水与丹霞的交相辉映,绘制出一幅动人心弦的自然画卷。我们漫步在马巷村唐蕃云舍特色民宿,夏末秋初的微风轻拂脸庞.带来田园的清新与宁静。我们探访河沿村红塔寺,穿梭于历史的长廊,感受古寺的庄严与神秘。我们来到唐汪镇农家乐,沉浸在田园小院的温馨与惬意之中。
在与当地党员干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东乡县将文旅产业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致力于打造“十亿级”产业链和特色民俗风情旅游展示区,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2023年,东乡县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今年,全县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6亿多元。可以说,这不光给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味觉、心灵的盛宴,也是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走访过程中,还有一点令我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就是东乡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东乡群众创造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擀毡技艺和刺绣工艺远近闻名。我们实践队慕名前往东乡县城锁南镇的一家名为“东乡绣娘”的刺绣企业,观摩了绣娘们刺绣的过程,了解了企业的创建发展历程。不同于典雅细腻的苏绣等江南绣法,奔腾的黄河水赋予了东乡刺绣独特的热烈情愫。作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每一位东乡女子都对这种精巧的技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们以布为纸,以线为墨,长短不一的晕针交错下,有水波涟漪,也有富丽热烈,还有清雅细腻,指尖下的抒写,丝毫不逊于笔墨上的挥毫,对技艺的考量,更胜于文字。大胆的刺绣配色,让牡丹、凤凰、龙、杏花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被重新赋予了新的生命、蕴满了艺术的魅力,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的热情好客与豪迈气概。
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东乡刺绣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培训、就业、产业链完全闭合的模式,不仅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更多的少数民族妇女走出家门、走出大山,走进工厂车间,当起了产业工人。目前,已培训绣娘近千人,实现近600名东乡妇女就近就业增收。
对于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来说,内生动力固然十分重要,但外部助力也必不可少。东西部协作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发展制度”,起源于1996年的对口帮扶,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整村推进、两轮驱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四个发展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6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济南市历城区对口帮扶临夏州东乡县,全面展开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工作。“东乡所需、历城所能、协作发展”,自双方确定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坚持密集对接,高效推进,在援建企业、医疗帮扶、消费帮扶、劳务输转等领域结出了一系列“硕果”。东乡县穆聚斋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东西部协作的~个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经过东西部企业的合资合作,引入资金和技术,该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为东乡县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社会事业的进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展现了东西部协作的促进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除东西部协作外,定点帮扶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2013年,党中央把定点帮扶东乡县的任务交给了中国石化。10年来,中国石化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用心用情用力开展东乡定点帮扶工作,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推动布楞沟流域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走进甘肃东芗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石化集团在东乡县创建的东乡藜麦企业。藜麦原产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原地区,中国石化根据东乡县特殊气候和地理条件,联合甘肃省农科院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选育出中熟、高产、优质、抗病虫害、适种性强的国内首个藜麦品种“陇藜一号”,将藜麦作为重点支持产业,在东乡种植推广,帮助东乡打造集“育、产、加、销、研”为一体的藜麦全产业链,建成甘肃省规模最大的正规化藜麦育种基地,投资超1亿元建设藜麦加工产业园,依托全国2.8万座易捷便利店、石化员工团购网、“臻品甘肃”APP等平台,畅通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打造“藜之香”“陇谷传说”品牌,有力推动了东乡藜麦快速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
东乡县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调研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听到最多的、感受最深的,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一起,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和睦场景,这种“邻里一家亲,都是一家人”的良好局面,生动阐释了什么是“五个认同”,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什么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建成的村民文化广场上,各族群众自发地唱民歌、跳民舞,歌唱祖国,感恩党、感恩社会主义,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短短的暑期实践活动过得真快,对于我们来说,这既是一次深化认知之旅,也是一次触动心灵之行。我们作为甘肃籍武大人,为东乡县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为开展帮扶协作的党员干部致以敬意,也为每一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东乡人民致以祝福。我们会将这份自豪和感动转化为前行的不竭动力,更加努力刻苦学习,力争早日为推动甘肃乃至全国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与力量。我们坚信,有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无比温暖,有党员干部的砥砺争先,有各族群众的携手共进,这个美丽的地方一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里的人民也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发展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