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宜居性

2024-11-13 00:00任文强雪梅宋妮
发展 2024年8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序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最主要的潜力所在。”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全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产业化支撑逐步增强,城市群建设积极推进,探索走出了一条区域协调、内涵提升、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庆阳市作为甘肃省“东部门户”城市,深入贯彻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持续增强城市人口承载力、要素吸附力、发展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和品质塑造力,在加快推进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城镇化上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以问题导向来审视,城市工作理念、规划、建设、管理等层面还有一些需要弥补的短板。因此,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工作,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一、顺应发展大势,把准时代脉搏,以战略思维审视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对经济提质增效具有强大牵引作用。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带动GDP一年内增长0.8%,五年内增长3.5%。庆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需要深入挖掘城乡两方面的巨大潜力,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庆阳地处鄂尔多斯能源“聚宝盆”,资源富集、区位独特。当前之所以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影响力和吸附力还不够强,一定程度上是受制于城市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等因素。随着周边城市快速崛起,对庆阳产生持续挤压效应。因此,我们应根据当前发展实际,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与周边城市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新型城镇化对打造宜居城市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迫切,农村新生代进入城市的脚步明显加快。因此,应积极顺应这个大趋势,坚定不移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把城市建设得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人口吸附能力,真正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载体。

二、聚焦关键要素,分析宏观逻辑,以系统思维把握新型城镇化

(一)统筹把握“城”与“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工作中应坚持从适应人的需要出发,加快构建普惠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二)统筹把握“城”与“业”。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支柱,城市发展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既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应不断增强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和人口同步聚集,促进以产促城、依城兴产。

(三)统筹把握“城”与“乡”。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具有协同性和一致性。应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将城市的资本、人才和技术优势与农村的资源和生态优势有机结合,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发展格局。

(四)统筹把握“城”与“魂”。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应注重人文思考,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既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发展,又促进本土特色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充分融合,培育涵养城市的精神内核和内在气质,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文化名城。

三、坚持宜居为民,突出着力重点,以民本思维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突出理念创新建设宜居城市。围绕打造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加快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提高吸引辐射功能。秉持协调发展理念,把庆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黄土风情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城市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强化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结构,从平面和立体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进一步彰显城市的独特人文气质。秉持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依托独有的山水形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一批园林景观、文化街区、特色村镇、美丽乡村工程,既让广大群众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够共享城市文明、尽享生活美好。

(二)突出规划引领建设宜居城市。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市、县城、各类园区和建制镇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市政交通、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城乡统筹发展等各类规划,在同一张底图上落实和叠加,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落实水体蓝线、绿地绿线、市政设施黄线、历史文化紫线、道路红线、电力走廊黑线、重大危险设施橙线的“七线”管控要求。

(三)突出功能提升建设宜居城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城市燃气管道、供热管网、供水管网、排污管网更新改造,形成规范有序的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合理确定建设布局、管线种类、竖向控制等,加快建设地下管廊项目。加快构建完备公共交通系统,逐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市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逐步解决新市民、新青年等住房问题。认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城市生态绿化带、生态隔离带、外围风景带建设,推进社区花园、街道游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建设,倡导机关单位、学校社区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垂直挂绿,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

(四)突出产城融合建设宜居城市。按照特色发展、差异竞争的原则,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地区和重点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功能集成、协作高效的产城一体化空间布局。围绕类脑智能、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聚焦“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大数据中心+制造业+云网产业+智能应用”,打造可满足多个大模型同时训练的公共智算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算力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以产、城、人的深度互动推进业、居、游的高度契合,不断提高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协同性。

(五)突出职能整合建设宜居城市。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执法机构设置,加快完善城市管理标准规范,合理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和责任主体,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职责下沉,促进城市管理可衡量、可操作、可监督。推进人性化管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将加强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统一起来,建立健全多元化、合作型的城市管理模式,促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形成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在城市管理中充分体现人性化,在城市服务中不断彰显亲和力,抓好教育、医疗等重点工作,让广大市民既感受到规则的“硬度”,又体味到城市的“温度”,自觉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凝聚形成文明城市建设的正能量和主旋律。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推动城市人、地、事等多维度数据融通,实现态势实时感知、风险智能研判、及时协同处置,提高城市治理效率和水平。将城市管理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规范城市管理执法的权力和责任。依法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健全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城市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

(六)突出改革驱动建设宜居城市。《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0%。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城镇落户不设限制,简化户籍迁移手续,促进各类人员顺畅流动。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发挥好财政资金对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不断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