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高于全国,经济运行呈现争先进位、质效兼优、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本文从全国视角对甘肃省上半年的经济运行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差距和不足,梳理外省区市好的经验做法,为甘肃全力冲剌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提供参考。
一、国内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1.68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7万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万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96万亿元,增长4.6%。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外需有所回暖,转型升级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呈现“生产强、需求弱”的特征。农牧业平稳增长。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比上年增加363万吨,增长2.5%。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9%、6.3%,猪肉、羊肉产量分别下降1.7%、0.9%。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go-/o,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增长7.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6%、34.3%、28.9%。服务业继续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9%、9.8%、6.9%、6.6%、5.7%。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消费需求延续恢复态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长3.2%,餐饮收入增长7.9%。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6%、5.6%,通信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3%、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一季度放缓1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7.5%,增速比社零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消费“口红效应”特征较为明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最快,增速12.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制造业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拉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4.8%。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新质生产力培育成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快于全部投资6.7个百分点。
二、各省区市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一)经济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北京上半年经济总量超过河北,山西经济总量超过内蒙古外,其余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23年上半年一致。其中,吉林经济总量为63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8亿元,高出甘肃432亿元,甘肃上半年经济总量与吉林差距较去年同期缩小了176亿元。从近4年(2021-2024年)甘肃与吉林上半年经济总量变化情况看(图1),两省差距已逐步缩小,从2021年上半年相差1335.26亿元缩小至2024年上半年的432亿元。
(二)经济增速。16个省区市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内蒙古以6.2%的增速领跑全国,重庆、西藏以6.1%的增速并列全国第二位,甘肃、江苏、山东、湖北4省以5.8%的增速并列全国第四位。内蒙古和西藏上半年经济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投资拉动和工业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2%、25.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21.8个百分点。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7%,增速全国第一。吉林上半年经济增速5.7%,排全国第8位。从近4年(2021-2024年)甘肃与吉林上半年经济增速变化情况看(图2),2024年上半年两省经济增速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0.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15个省区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9%)。广西、云南、青海、广东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分别为-8.1%、-7.9%、-5.7%、-1.5%。甘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比全国低0.9个百分点,居全国19位,增速比1-5月提高1个百分点,位次比1-5月前移2位。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9%,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5%,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下拉全省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吉林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6%,排全国11位。2021-2023年全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吉林,2024年上半年低于吉林2.6个百分点。(图3)
(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个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排名前3位的西藏、宁夏、甘肃均实现2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9.7%、12.8%、11.6%。黑龙江、山西为负增长,增速分别为-5.6%、-1%。甘肃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6.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比1-5月加快0.4个百分点。分市州看,金昌(31.6%)、白银(16.8%)、武威(16.1%)、临夏(15.1%)、定西(12.6%)5个市州增速高于全省。吉林增速为8%,排全国12位,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较1-5月回落1.9个百分点。从近4年(2021-2024年)甘肃与吉林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化情况看(图4),除2021年上半年外,上半年增速均高于吉林,2024年上半年高出吉林3.6个百分点,一定程度反映出甘肃坚定不移“强工业”取得明显成效。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13个省区市低于全国平均增速(3.7%),其中,海南、青海、上海、天津、北京5省市为负增长,增速分别为-6.2%、-4.3%、-2.3%、-2.1%、-0.3%。其余18个省区市增速虽然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除湖南(5.7%)、河南(5.6%)、湖北(5.5%)、山东(5.5%)、贵州(5.5%)5省外,其余省区市增速均在3%-5%之间,反映出消费市场增长缓慢。甘肃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8%,比1-5月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8.4亿元,增长3.5%。分市州看,11个市州增速高于全省,酒泉、天水、张掖、定西分别增长7.7%、7.3%、6.9%和7%,分别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0.6、0.5和0.4个百分点。吉林增速为3.9%,排全国15位。
(六)人均可支配收入。有10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16个省区市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4%)。甘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55元,增长6.3%,排全国第3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64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57元,增长7.8%。吉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9元,增长5.8%,排全国第5位,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甘肃2894元,较去年同期差距拉大100元。甘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虽然较高,但绝对量排全国第30位,仅比最后一位的新疆高63元。
三、值得学习借鉴的他山之石
(一)内蒙古聚力实施“六个工程”,着力培育投资增长“新动能”。2024年以来,内蒙古以实施对全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撑性、牵引性、撬动性作用的“六个工程”(即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自贸区创建工程)为统揽,大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30%。1-5月,全区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89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38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2%,高于全区投资增速2.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9.3%,拉动全区投资增速14.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0.7%。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2%,位居全国第2位。比如,依托新能源产业优势,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拉动新能源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仅一季度,全区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7%,占全部投资比重27.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6个百分点。风力、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占全区新能源投资比重超九成,同比增长15.9%。
(二)新疆依托口岸发展“通道经济”,加快构筑对外开放“桥头堡”。全面启动建设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优化口岸资源、扩展口岸贸易等措施,做大通道经济、做活商贸物流、做强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围绕口岸经济带建设,积极申报口岸药品、粮食进口等资质,扩大煤炭、金精粉、铜精矿、大理石等大宗资源能源类商品进口规模,提升本地产品出口比重,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落地经济”转变,2024年以来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突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增速居全国第一位,高出全国46个百分点,高出第2位海南18.6个百分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双口岸通行中欧班列达7746列,同比增长8.2%。阿拉山口口岸通关过货量达到1000万吨,同比增长9.5%。同时,依托区位和政策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产业聚集,仅阿拉山口市目前就有1000多家企业。新疆进出口总额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花了15年时间,从2000亿元到3000亿元只用了一年时间,今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
(三)宁夏支持宁东基地“二次创业”.聚力打造引领发展“增长极”。宁东基地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西北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化工园区,工业经济体量占宁夏全区比重近30%,是近年来宁夏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排头兵”。2024年以来,宁夏集中研究制定了22项具体支持举措,全力支持宁东基地“二次创业”,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中做表率、挑大梁。宁东基地提出打造“一个基地”和“五个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定位,“一个基地”,即建设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基地。“五个示范区”,即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西部先进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全区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示范区、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2024年以来,共谋划开工建设5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50个产业项目,引进总投资260亿元以上的新项目。全区煤化工总产能已达到了3000万吨,其中煤制油连续三年超过400万吨,居全国首位,煤制烯烃产能达到了470万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上半年,宁东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是拉动全区增长的主力地区。14个行业中11个正增长,5个重点行业增长贡献率达100.9%。其中.化工行业同比增长42.2%,增长贡献率近65%。在宁东基地直接拉动下,宁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较去年同期加快5.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二位。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5%,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59.3%。
(四)湖南多维度多层次“引流聚流”,积极搭建消费流量“强磁场”。2024年以来,湖南聚焦消费政策、业态、活动、平台、环境等五个维度,大力实施激发需求行动,落实落细各项促消费政策,以新场景、新活动激发消费热情。全省14个市州联动举行200余场主题活动,累计投入资金超3.6亿元,涵盖商圈消费、夜市消费、汽车消费、家电消费等多个类别。省会长沙开展了“2+4+9+N”系列促销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怀化市建立服务商贸50强企业联络员制度,摸底建立188家重点临规企业培育库,制定联企帮扶清单,主动上门助企纾困,上半年,全市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62家。在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引导下,全省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9.9亿元,增速5.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1位。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262元,同比增长12.7%。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3.5%,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8%、22.0%和33.7%。
四、几点建议
(一)持续加大“大块头”市州经济调度力度,确保全年经济目标顺利完成。从上半年运行情况看,兰州、天水、平凉、庆阳4市经济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7、2、1.7、1.5个百分点,下拉了全省经济增长。从指标上看,4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低,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增速4.9、4.5、2.8、2.1个百分点,增速依次排全省14-11位。下半年,应重点加强对四市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的调度,重点督促做好扩产提质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任务。
(二)全力做好重点市州消费挖潜增效工作,加快激发消费活力。上半年,兰州和庆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不到1%,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3.7个百分点。下半年,应全力支持引导两市抢抓中秋、国庆节前旅游消费黄金窗口期,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加大“引客人甘”力度,通过创新场景体验、夜经济等新模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持续做大旅游消费规模,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激发经济活力。同时,加大文旅产品和“甘味”农产品的促销力度,不断提升“甘味”品牌市场竞争力。
(三)用好用足专项债政策调整红利,为下半年扩大项目投资打好基础。上半年,全国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额1.49万亿,仅占全年发行计划的38%,同比减少8074亿元,进度慢于去年同期的60.5%。参考过去六年前10个月专项债接近95%的发行进度,7-10月的月均平均专项债发行额度或将超过5400亿元,预计专项债发行进度有望在未来4个月显著提升。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释放了专项债更大力度支持项目建设的鲜明信号,为各省区市下半年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改善实物工作量提供了政策利好。为此,甘肃应加大专项债项目谋划力度,抓紧准备、积极对接,尽最大可能为后半年项目建设争取充足资金。
(四)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政策机遇,抓紧更新扩大项目储备库。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投向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明确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并降低申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为此,甘肃应提早着手,督促各地及相关企业抓紧谋划储备项目,扩充项目储备库,为下半年争取更多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做好准备、打牢基础。
发展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