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的鼓励跨越时空的动力

2024-11-13 00:00杨映琳
发展 2024年8期

我们都知道,习仲勋同志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曾长期在甘肃战斗、生活和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习仲勋同志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为西北五省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期阅读《习仲勋年谱》,在第四卷239页,读到习仲勋同志于1998年7月28日,曾给甘肃《发展》杂志写的一篇序文,书中引述200字左右的话,题目是《对甘肃农业发展说几句鼓励的话》,其中寄寓了对甘肃的深切牵挂之情。

《发展》杂志是我所在的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管主办的一份月刊。因为以上的发现,我托杂志社的同志多方查找旧的期刊,终于找到了刊发习仲勋同志序文的那期杂志。那是《发展》杂志1998年第10期,也是杂志创刊十周年的纪念号,距今已经26年了。正是因为杂志创刊十周年,才有向习仲勋等同志约稿之事,才有这样一期极为特殊而珍贵的纪念号。翻开杂志的扉页,就是习仲勋同志的序文,上面是大标题,下面是手写的题名。

仔细读下来,全文共五段、近1000字,《习仲勋年谱》的引述大概占了全文的五分之一。这段记录历史细节的文字虽然只有千字,行文朴素、如拉家常,却纸短情长、情透纸背,蕴含着习仲勋同志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他战斗过、治理过的这片红色土地的特殊感情,对甘肃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万千期盼,读来令人心潮起伏、肃然起敬。

一份牵挂之情跃然纸上。1998年,习仲勋同志已是85岁高龄了,年谱中记录了他还有很多重要事情要接待和处理。而令人感动的是,对于一份地方小杂志的约稿,他却同样给予了深切的重视。这从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说:“甘肃的《发展》杂志社约我写点东西,我很高兴。我曾在西北局工作过,对甘肃的情况了解一些,对那里的人民很有感情。”我体会,“很高兴”是因为“有感情”,因为“有感情”,才不以小事为小,“很高兴”为《发展》杂志写了这篇珍贵的序文。在《习仲勋年谱》中,还记述了2001年6月25日他写给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一封信,信中说:“甘肃省环县是陕甘宁革命老区,该县的人民群众曾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解放至今,该县仍未整体解决温饱,是甘肃省没有完成脱贫任务的六个贫困县之一。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灾害较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依靠该县自身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鉴于以上情况,请考虑将环县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县,并安排国家有关部委进行定点帮扶。”由此可见,在习仲勋同志的心里,甘肃和甘肃人民占了很重的分量。这是陇原大地之福,是陇原人民之福!

一份欣慰之情跃然纸上。在文中第一段,习仲勋同志这样说:“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工作的变动,直接的接触相对少了,但也时常注意一些新闻媒介对甘肃的有关报道,看到他们在改革开放以后各条战线尤其是农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很欣慰。”对甘肃和甘肃的事,习仲勋同志“时常注意”,并为各方面成绩“很欣慰”。我体会,这种欣慰之情,是长期革命战斗情谊在内心深处的凝结,是主持西北工作时呕心沥血付出留下的印记。《习仲勋年谱》还记述,刚好在为《发展》杂志写序文的前两个月,5月28日,他为甘肃省庆阳地委、行署题词:“发展经济,建设老区。”为甘肃环县县委、县政府题词:“发扬传统,艰苦创业。”还有在1999年6月18日,为重修《华池县志》题词:“发扬南梁精神,再展华池宏图。”7月8日,为纪念甘肃解放题词:“纪念甘肃解放,努力建设甘肃。”11月15日,为《秦安县志》题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000年6月1日,为兰州碑林落成题词:“丝路文化明珠。”把这些文字联系起来,可以深刻体会到,习仲勋同志对甘肃的发展始终充满了极大的关切和期望,就是希望甘肃发展得更好,希望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

一份重农之情跃然纸上。在习仲勋同志的眼里,对甘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着准确的审视和判断,特别是农业问题尤为重要。他在文中说:“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自然条件严酷,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社会化程度低,农民生活困难,农业问题是长期困扰全省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况看,甘肃的情况正是这样;实际说到今天,农业问题仍然是甘肃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对当时甘肃的农业发展,习仲勋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历届省委、省政府都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艰苦地探索和不懈地努力”“粮食产量……实现了基本自给”“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的桎梏”“全省大多数人民解决了温饱”。进而概括地说,“全省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改善宏观经济,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称赞“就甘肃那样的落后地区来说,这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并“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身份向他们表示祝贺”。这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作为一个西部内陆省份,农业兴则全局兴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农业给予格外的重视。

一份点赞之情跃然纸上。对于甘肃工作的一些创新做法,习仲勋同志在文中给予了点赞。他说:“甘肃人民在长期艰苦创业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的经验。比如,大规模兴修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改造,特别是‘121’雨水集流补灌工程等,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正是甘肃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也极大地支撑和促进了农业发展。像“121”雨水集流补灌工程,是甘肃省为解决既无地表水、又无地下水的中东部干旱地区用水困难而提出的创造性工程,即每户修建100平方米左右的集流场,打两口水窖,发展灌溉一亩以上庭院经济,为旱作农业区开展节水灌溉,实现脱贫致富开创了一条新路。习仲勋同志的点赞,通过《发展》杂志这一扇窗口传播出去,是给甘肃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和力量。拿到今天来讲,仍然对各方面工作如何立足省情特点,进行务实创新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就是甘肃的发展,始终要重视和突出工作创新,在创新中进行突破,创造经验。对于甘肃的干部群众来讲,过去有这样的勇气和志气,今天更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和定力。

一份期许之情跃然纸上。习仲勋同志对20世纪末甘肃的发展现状有着深刻认识,他在文中说:“由于历史、自然和经济等诸方面的原因,甘肃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农业还有近300万的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还需要作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如何去进行努力,他深切嘱托、指出路子。他说:“首先是要继续坚持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路子,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使之与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以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体会,这是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之路,今天仍然需要这样去干。他还强调了另外一个关键,“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化进程,实现面向市场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适应性配套,以达到农业的增产增效”。通过“科技革命”和“产业化”,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其中闪耀着深邃的真理之光。今天甘肃的农业发展,也应当从中有所借鉴,走好这样增产增效的路子。

1998年的时候,计算机还不够普及,信息化刚刚拉开帷幕,估计《发展》杂志刊发的习仲勋同志这篇序文,还不为许多人所知。《习仲勋年谱》的出版,将历史深处的“壮阔波澜”和“朵朵浪花”呈现出来,让我们有幸看到了习仲勋同志留给甘肃的这段“鼓励的话”。这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是高瞻远瞩的区域发展指向,也是价值巨大的宝贵精神财富。愿更多的人能读之思之,从中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对甘肃的深情厚意,体悟对甘肃发展的鼓励期许,从跨越时空的字里行间,汲取奋斗前行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