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艺术院校“双高”建设的非遗类课程探索

2024-11-12 00:00:00王弥笑
三角洲 2024年27期

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其民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当代精神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源,更是年轻一代的扛鼎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无论何时何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发展,坚定正向的文化传承,是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而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相关传统艺术形式的关注、思考和探究已然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种风尚代表着文明的进步,彰显着民族文化内涵的强大魅力与生命力。与之相应,围绕文化传承,以非遗、传统工艺美术、传统民间艺术等为重点实施对象,就相关文旅文创产业链展开的诸多项目合作,不断激发着地方文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中,以非遗发展最甚,因其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紧密关联,愈加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不可小觑的一方重要阵地。随着诸多政策扶持与合作交流,尤其是非遗文化与院校教学的融合,使非遗在创新发展与品牌研发方面,在拓展传习发展的同时,于文旅文创产品中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和文化特色,真正意义上为时代所接纳,完成创造性转化与发展。

“双高”计划与非遗传承

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随着国学的振兴、中国企业的崛起、非遗美术传承力度的强化,以及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的背后是其强大的文化传承生命力,而优秀的教育教学体系是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关人才与技术是使之贯彻实践的强力支持。国家教育部于2023年发文,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校美育工程。教育部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构建“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非遗技艺特长”教学模式,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职艺术院校基于“双高”计划发展,以“传统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为具体实施对象,立足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以文创产业创新发展为背景,积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专业群与地方文旅创意设计产业链最核心的设计与制作环节相对接,为相关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基于地方文化提振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高职艺术院校“双高”计划推进与非遗美术的传创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教育教学发展机制,服务地方的同时,亦为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寻找新的路径,打破传统职业选择的桎梏。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

在“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方针下,我们面临的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化与个性化。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化、个性化的根脉。跳脱出西方职业教育体系的桎梏,结合地域文化振兴,最大程度发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优势,使之成为地方产业链发展的人才后盾与平台。作为地方文化艺术的具象体现与载体,地方非遗产业与项目无疑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关注重点。基于职业教育的个性化与特色化,西方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此应置换为“非遗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双赢”。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类目之一,非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甚或高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千百年来,无论国朝兴衰抑或历史变迁,民间艺术由生民延续,不断蜕变发展,不曾因着时代转换而彻底湮灭。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人生生不息的见证,是其文化传习的映射,如同宗教图腾,老而弥坚。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艺术,深深根植于民族血脉,不曾被时代忘却。因而,应该立足地域非遗文化传承,以文创产业创新发展为背景,构建当代特色化的职业教育。

文创产业依托文化自信与文化振兴,将传统艺术从博物馆的珍藏区带离,使之重新回归大众生活,使之从历史的舞台步入当下年轻一代个性化的视野,使传统艺术的美学逻辑与当代文化审美中的自我表现结合。文创产业的新发展,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传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振兴非遗美术,结合旅游产品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诉求,加快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而如何传习、设计出与时俱进、符合非遗美术精神内核与当代设计形式美的工艺美术产品,则成为拓展地域文创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培养符合时代新风与产业链客观发展需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结合地域文化整体发展格局,“依托背景,传承文化”,以“产业链”和地方文化艺术特色为基础,合理构建“专业群”,构建“协同共生”的专业生态,促进专业之间互补互促的集聚效应,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行业、产业、企业的能力。

基于“双高”建设的艺术类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发展

特色化高职教育的具体实施,首先应落实于课程体系的重构,使之真正凸显出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应有的精神风貌,与地方职业体系紧密融合。作为“双高”建设的核心,其专业群的发展应构建于地域性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之上。

一、基于文化传承的“技”“职”结合

长久以来,千百年的文化传承,生发于地方民俗民生,成长于地域文化艺术的漫长累积。一国优秀文化艺术的传习与承继,源于地方文化艺术的一次次递嬗与重叠。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的民俗形式决定了国家的精神形态,多种地方艺术的糅杂,真正成为国家民族的文化图腾。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承袭必然始于地域文化艺术的振兴。因而,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地方文化艺术的现状可谓互融共生。作为地方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非遗项目与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显然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特色化“双高”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双高”建设的课程体系改革中,符合文化兴国战略国策的“技”应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尤其基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应将有文化传承的“技”贯穿教育教学,而非将其狭隘理解为某项单一的技能。目前就业环境愈加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个职业群,而是多个甚至多类职业群。唯有站立在文化传承的制高点上,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融入地域文化的丰富基因,赋予学生的“技”才是与时俱进的,而非短暂的专业课程累积。

二、构建“地方文化+非遗项目+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双高”课程建设中,应结合地方文化特点,构建“地方文化+非遗项目+专业课程”的理实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相融合,形成以非遗传承为目标、地方文创产业链发展为实践实习路径、专业基础知识框架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模式。较之以往将专业基础知识框架作为主要构成的教学模式,这一新型课程体系的建构旨在完全摆脱西方职业教育模式的拘束,真正意义上走向中国化,将地方文化艺术的特色化、最大化发挥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双高”建设。通过地域性文创产业链的发展,实现艺术类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特色化,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成长基础。

艺术类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一、专业理论课与地方文化

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将地方文化艺术作为核心内容,将地方民俗学与传统理论课合理结合,而非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史与论的常规教授。此处以《中国美术史》课程为例,该课程根据不同朝代不同阶段中国美术的基本发展脉络,重点突出地域性文化艺术的发展。将之前课程设计中涉及的朝代、类别、艺术家、代表作品等重要知识点作为辅助内容,提炼出各种内涵的地域文化形态和相关艺术表现形式,以地方文化艺术的审美构成为重点,诸如各类画派背后的地方艺术发展,各类传统工艺美术之中的地方民俗与文化构成等。不再仅仅局限于现象本身,将中国美术的发展视作一个词条和知识点的集合,而是跳出现象回归文化本质,引导学生切实理解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为实践课程涉及非遗项目奠定必要的民俗审美基础。

二、专业实践课与地方非遗

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较之以往大量的软件课程和技术基础课程设置,结合学院所在地方非遗美术的基本特点与传承现状,基于地方当下文创产业的发展趋势,将非遗项目的传习与创新作为课程体系的重点。尤其在技术基础课程中,将非遗传习作为特色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无论本科院校抑或高职院校,地方非遗传习、创新与学院专业建设的融合,在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当下已然蔚然成风。然而,将地方非遗与课程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且与毕业设计、定岗实习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实践体系,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基于此,前期专业理论课程奠定了广泛而丰富的民俗学、地域文化艺术审美及心理构成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基础,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进一步缩小学习范围,仅限于某一地方非遗实践展开传习、创新。在学习非遗实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技术流程背后的思想形态、审美风俗、形式构成与创意构思,回归文化本质,将“技”“文”“艺”“民”“职”融为一个新的体系,构建与时代精神共同发展的新型职业基础。

三、“非遗—文创”综合实训课程

较之传统高职教育中的院企合作,乡村振兴日渐迫切与重要。尤其在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的村镇,基本的形式复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非遗文创的审美诉求与深厚期待。在前期理实课程的基础上,将传统教学中的院企合作转化为帮扶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的乡村或村镇,设置“非遗—文创”综合实训课程。一方面,艺术类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与乡村文化经济振兴共生共赢;一方面,拓展学生就职空间,而非模式化的企业职业教育。在未来的中国就职前景中,乡村发展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与之相关的一切经济形态都将成为年轻一代必须尝试甚或融入的,相类似的实践课程或项目实训是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面对的重要机遇与挑战,也是高职学生就职发展的新趋势。另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继承,这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传习与创新,而非仅仅停留于理论研究或整理保护的基础层面,是真正融于当代民生,重焕生机,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新型审美表现与内在精神语言的重要途径。

从基础知识框架到实践实训,基于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整体发展格局,将地方文化艺术与非遗项目作为重要线轴,将以往课程体系中的琐碎、表象的知识点串联为一个新的脉络,回归文化本质,使艺术类高职教育走向特色化。同时,结合“双高”建设的课程体系改革,将地方非遗项目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重点,赋予其地方文化艺术递嬗的深刻内涵,以乡村振兴丰富以往院企合作的模式化,切实使艺术类高职教育“双高”建设具有地方文化艺术的个性化魅力,真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贯彻于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的新发展之中。

作者简介:

王弥笑,1981年生,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本文系2024年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重点课题《基于我院双高建设非遗美术专业理论课探索》(项目编号为:2024XYA08)研究成果。作者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