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2024-11-12 00:00:00刘妙娟
三角洲 2024年27期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部分专业面对工科类招生,学生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部分高职院校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单一的理论讲授,以图片展示相应的设计法则等案例,从教师理论讲授到学生实操,学生始终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抽象思维稍弱,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转换能力较差,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用无差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不利于学生对设计理论的深入理解,导致在后续设计课程中不能做到灵活运用。现阶段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与专业课程脱节

设计构成作为艺术教育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广泛运用于各个设计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造型能力为主。目前高职院校的设计构成教学实践中,实践部分主要是针对理论基础的训练,停留在点线面体及色彩的基础原理的手绘练习,实践形式与技术早已跟不上社会发展。课程实践中的单一模仿训练,学生缺少思考和转化,创作思维容易陷入僵化的状态,无从下手,转而依赖网络资源,将其照抄照搬在课程作业中,学生惰于思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未得到有效提高,因而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学实践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程时,缺少对相关专业的认识,忽略了设计基础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构成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仍未深刻理解构成法则的应用手法,不能活学活用,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实践能力,导致实践教学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构成课程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设计构成基础课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多媒体室及课程实训室的建设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看重专业课程实践,不重视基础课程实践,在实训室的数量和配置上严重倾斜,实训室多为专业课程服务,而设计构成等基础课只能利用普通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授课形式受限,不能运用更多数字化手段及实践形式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受到制约。

四、师资能力不平均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求高职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还存在一些不足。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应届硕士和企业一线岗位人员,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特征:前者会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实操,而后者则偏重实操忽视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实操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忽略其一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设计构成》课程的实践教学措施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探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策略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尤为关键。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传授概念性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设计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核心基础课程,不仅包含了形态学、色彩理论、构图原则等抽象理论,亦涉及材料应用、创作方法等技术层面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无缝衔接。例如,在解析空间分割、比例关系等理论时,可以让学生立即动手进行构图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如此既能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地,教师应以项目导向的方式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场景,学生针对特定设计问题进行方案的构思、实施和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多元的材料和先进的设计软件工具,例如CAD和三维建模软件,加深学生对设计构成在现实应用中的认知与理解。此外,反馈与评价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在每次实践活动之后应该获得及时且具体的反馈,这不仅包括作品的审视评价,也涵盖了整个设计流程的反思。通过评价体系的实施,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设计理念、操作技能及创作方法进行深度反省,从而实现不断进步与创新。

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构成》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是一种致力于培育具备高度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该策略的关键在于搭建起一套科学严谨、高效运转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深刻理解并融合行业特有的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面向未来,设计构成教学不仅仅滞留于理论传授与技能训练,更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务必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行业调研,准确把握行业动态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是为了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与针对性,避免教学内容与行业脱节。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紧密牵引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不断迭代、优化,根据行业导向及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整个教学体系的建构应覆盖教学内容的策划、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乃至评价机制的构建。教学内容的策划需综合考量学生基础、教学资源、行业需求,力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课堂上,应该运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创设近似真实工作环境的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如模拟实训、项目驱动以及跨学科合作项目等方式,以增强学生通过项目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这样的多维度教学设计,以实现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真正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机制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既要考量学生作品的创新性与技术性,也要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评价应转变为形成性、过程性评价,而非仅仅依赖于课程结束时的结果性评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与反馈。

三、联合社会共享资源和创意平台,打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设计构成》课程实践教学中探寻并运用社会共享资源与创意平台的联通策略,可视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资源融合,打造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设计灵感与实践机会。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调研并筛选具有潜在教学价值的社会资源和创意平台,如设计公司、文化艺术机构、线上创意社区、创意市集等。通过创意平台与设计构成课程实践的结合,利用项目式导入课程,实践教学贴近生活融入市场,结合项目需求,将学生的创意转化为产品,激发学生的设计活力与兴趣,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合作模式的建立,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设计知识和技能,进而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体验从构想到成品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例如,在学习图形构成原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设计工具,结合社会共享资源进行实际创作,通过实战演练提升学生的技术熟练度和设计创新力。

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AR/VR技术,增强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沉浸感,从而激发其对设计的深入认知和辩证思考。此外,还应注重开展跨专业的协作,促进设计思维与其他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对话与合作,学生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视野,这对于形成独特而有深度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四、强化师资培训与专业发展

为优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构成》课程的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与专业发展至关重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成功的基石,因此必须针对教师群体实施系统性的培养计划和持续的学术进修。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同步提升上。举办定期的专业培训工作坊和研讨会,引入设计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学者,传授最新的设计理论与教育理念,同时也分享创新教学法和案例分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理论修养,更能使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新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与行业内的设计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教师能够亲身体验专业实践,使其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个人技能,并将这些经验带回课堂,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这不仅仅是对教师本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动态监督与激励。考核标准应涵盖教学效果、创新方法的运用以及学术研究和设计作品的产出等多维度指标。通过此评价机制,教师能够获得定期的反馈与建议,得以精准定位个人发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自我提升。进一步地,应倡导交叉学科的学习与合作,提倡教师突破专业界限,融合不同领域的设计手法和思考模式。例如,吸纳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丰富《设计构成》课程的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出更具创新精神和跨界合作能力的设计人才。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应设计得更为灵活多元,比如提供在职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机会,以便教师能够在不脱产的情况下,持续追踪最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教育模式。这样的持续进修机会,既满足了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也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当前对高职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探讨显得尤为紧迫,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已被广泛认为是提升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从《设计构成》这一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来看,教学内容、方式及评价体系的刷新与完善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在此基础上,构筑立足于学生发展,整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案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实操技巧,还能进一步推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展望未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学生与行业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与经济进步的挑战。

作者简介:

刘妙娟,1985年生,女,汉族,广东惠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作者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