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2024-11-12 00:00:00张潇予
三角洲 2024年27期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收获了瞩目成就。近年来,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已然转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广西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历经长期发展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如何深入挖掘广西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广西乡村振兴,是一个有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乡村文化产业相关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

文化产业理论最早源自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颇具批判色彩的文化工业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围绕“文化产业”的含义及影响展开研究后,文化产业的研究逐渐受到了学界及各个国家地区的广泛关注,文化产业发展变迁助推了各国经济的有序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其不仅是文化产业本身的体现,还有着鲜明的社会经济属性。鉴于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不同国家地区基于不同视角对其含义进行了各不相同的界定。比如,在我国,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可了解到,文化产业主要指的是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统称。美国则将其称作“版权产业”,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日本认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并称之为“内容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含义界定为,依据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分配及存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各种活动。虽然不同国家地区对文化产业的含义界定各有不同,但文化产品的娱乐性、精神性等特征是共通的,所以,广义上可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可满足娱乐、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等一系列活动。而乡村文化产业主要指的是县、乡(镇)村行政范围的文化产业,是在乡村既有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秉持现代产业经营发展理念对应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二、乡村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

在发展实践中,乡村文化产业表现出地域性、渗透性、复合性以及基础性薄弱等特征。首先,在地域性方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地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我国地域广袤VKO8MayWZrqCO8o8Q+USMEf7m55zpwKgzet1/biXOWk=,不同地区有着各不相同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产业是将乡村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品的产业,由此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其次,在渗透性方面,鉴于文化产业具有文化、社会经济双重属性,其表现出突出的渗透性,可实现与旅游、科学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充分融合,不断推进文化产品生产、分配、消费方式的创新发展。再次,在复合性方面,乡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多样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农业生产景观、传统聚落景观等物质文化,还包含人文风俗、民间技艺、民间舞蹈等精神文化,乡村文化产业可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应用,表现出显著的复合性特征。最后,在基础性薄弱方面,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使得大多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场化发展及科学技术应用,促进乡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以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一、可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弘扬

我国有着多样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如广西的刘三姐歌谣、陕西的剪纸文化、福建的妈祖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特定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还是一个地方特色的充分体现。在新时代,挖掘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已然转变成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一条重要路径。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让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在推动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开发的基础上,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推动我国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以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可促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帮助乡村居民实现创收,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江苏新坝镇新治村依托自身红色文化资源,引入“红色+乡村”的发展模式,推进“红色”与乡村发展的有机融合,将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当中的“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红色故事重新呈现于公众面前,通过发展乡村红色文化产业,提升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吉林通化县依托自身独特的剪纸文化,打造出颇具影响力的“快大茂剪纸”产业,很好地帮助当地居民实现了创收。综上,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发展颇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可切实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可满足乡村居民精神需求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通过引导乡村居民参与其中,依托乡村文化蕴含的深厚精神内涵,可实现对乡村居民内心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不断提升乡村居民的思想认识及道德素养。同时,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乡村居民可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这一认同可不断革新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进而助推乡村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品牌建设不断推进

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系列创作扶持工程,强调发挥集体创作优势,推动广大文艺院团基于国家重点战略、重点倡议、重点时间点,基于地方重点工作内容开展舞台艺术创作。2023年,广西彩调剧《新刘三姐》《木匠哥的钢琴梦》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新时代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粤剧《抉择》、杂技《弦》等诸多优秀作品参加了全国杂技展演等各种国家级艺术展演活动,收获了理想的演出效果。从去年到今年,广西还陆续推出了桂剧《南宁女儿邓颖超》、壮剧《第一村委会》、话剧《远方》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近年来,广西有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包括为群众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115个、文化馆1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76个;推进2022年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验收工作以及2023年项目建设工作;组织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在地方公共图书馆开展300余场服务宣传活动。同时,组织开展了以“文兴广西”为主题的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其中的公共文化活动,2023年春节期间,整个区总计组织开展了2400余场公共文化活动。此外,还推进了文旅融合公共服务品牌建设,致力于打造“走读广西”公共服务融合品牌,立足于广西实际,探索契合广西发展要求的文旅融合公共服务模式。

三、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在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方面,近年来,广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全区文化经营单位总计5.4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829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创造营收1231.68亿元,相较于2012年增长了527家和125.55%;2021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值567.93亿元,相较于2013年增长43.05%。文化市场主体培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渐构建起了涉及领军、骨干、新锐等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文化市场主体培育体系。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挖掘自身特色,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有机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依托地方特色,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长期以来,我国不少乡村文化产业在其发展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同质化、趋同化问题,使得乡村文化产业竞争力大打折扣。鉴于此,为了让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乡村应有意识挖掘开发自身特色资源,致力于发展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依托对地方独特自然生态资源、长寿人群生活理念中蕴含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通过旅游景区建设、健康医疗服务开发、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路径,构建起长寿文化与多业态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实践中,各地不仅要秉承因地制宜原则,还要秉持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的发展理念,在明确自身拥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后,依据“一乡一品”“一乡一业”“一乡一韵”思路建设特色文化村落。另外,为摆脱趋同化的产业发展局面,应当有意识打造一户一处景、一乡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县一风光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应秉持中心突出、多业共荣理念,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深挖乡村文化中蕴含的深厚内涵,提升传统旅游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要致力于打造多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此展现广西文化产业特色及竞争力。首先,推进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赋予产业发展以更深厚的内涵,实现产业融合放大效应,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率。同时,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构建起两大产业在生产要素、基础资源、产业链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实现理念、载体、市场之间的共享融通,建立集组织结构、政策举措、发展规划、管理体制等于一体的发展格局,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其次,推进对地方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充分实现乡村文化的根脉功能,借助旅游载体,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依托特色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区,深挖既有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例如,伴随近年来广西京族文化遗产传承的不断推进、社会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京族三岛”不断推进京族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绚丽多姿的京族文化遗产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推动了京族文化产业与地方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三、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助推文化产业转型

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趋势,其依托创意、创新,将数字技术充分融入乡村文化产业的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在数字传播矩阵构建、数字内容生产基础上,还可统筹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应当注重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助推文化产业转型。首先,强化乡村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实现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一方面,推进广西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建设,创建数字化档案,推进数据共享。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打造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另外,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地方应推进规划引领,构建起数字化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外,特别是向城市地区的数字化传播,同时引入城市文化资源,实现城乡优质文化资源共享融通。其次,引入多种发展模式,探寻科学的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道路。广西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应当积极对接数字经济时代广西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与“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对此,广西文化产业同样应当基于此确立自身全新的发展方向,为文化产业发展构筑内核。

作者简介:

张潇予,2003年6月生,女,满族,辽宁沈阳人,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