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在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中,以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白酒文化、康养文化形成了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备重要的美育价值和丰富的美育素材。本研究对泸州当地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建设和实践情况进行调查,目前存在美育素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美育环境缺乏等问题,利用泸州当地的特色文化改进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可以从深入挖掘文化素材、丰富教学手段和健全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索美育课程建设路径,助力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促进高校美育课程与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美育教育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在美育课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美育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和时代背景进行新的探索和发展。
根据《2022年泸州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21年,泸州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92664人。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在文化有效传承和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以当地文化融入美育有利于温润心灵,塑造学生优秀人格品质。泸州四大特色文化在教育方面的研究,学者范正平、曾炬、王馨、陈婷和魏晓娅等学者侧重于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和路径方面的探讨,而美育研究则为空白,显现出泸州市高校美育滞后的问题。高校的美育课程具有时代性、学科渗透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将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中,深化高校学生美育的认知,形成主动服务和发扬本土文化的意识,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承人和创新者。
泸州四大特色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传承泸州四大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泸州市为了将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泸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加快将泸州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二十条措施》,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统筹推进泸州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此举旨在全面提升泸州城市的思想凝聚力、城市影响力、文化感染力、文明感召力、舆论传播力以及工作聚合力,为泸州的文化繁荣与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红色文化信念的深植。泸州的红色文化是以“四渡赤水”为文化内核,由代英建团、泸顺起义、鸡鸣三省、浴血抗战、川南游击、三线建设及铁血护国等一系列革命文化的历史遗迹,文物和故事所构成。这些历史遗迹共同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难征程与辉煌成就。红色文化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等崇高品质,还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这种深厚的文化自信对于高校学生坚定文化自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兴盛具有积极意义。
长江文化的时代之歌。泸州地处长江上游,依水而建城,因水而兴盛,绵延13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滋养着泸州人的文化生活。长江在泸州段流经的地形地貌丰富多元,涵盖了峡谷、滩涂、平原和湖泊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这些地形地貌不仅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泸州长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江沿岸古老的渡口、码头、船厂等遗址,见证了长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哺育了泸州船工文化、渔文化、码头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衍生出分水油纸伞、古蔺花灯、合江县先市酱油酿造作坊群、纳溪永宁号子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当地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的照耀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白酒文化的诗意传颂。泸州,这座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城市,自古以来便以酒文化闻名于世。泸州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汉代,经过唐宋时期的繁荣发展,至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泸州酒以其精湛的酿造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卓越的品质,成为中国白酒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之一,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力。在泸州,酒与诗词、歌赋、戏曲等艺术形式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在泸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赞美泸州酒的独特魅力。如唐代诗人杜甫曾写道:“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这句诗便是对泸州酒的高度赞誉。从古至今,泸州酒文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康养文化的生态宜居。泸州的康养文化由避暑康养、医疗康养和运动康养所构成,体现出泸州宜居宜游的文化底蕴。依托福宝国家森林公园、大旺竹海、叙永分水罗汉林等景色优美宜人之地,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泸州康养文化还融合了中医药文化、历史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以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泸州康养文化的美育价值体现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审美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多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体验。
二、丰富泸州高校美育课程资源
将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能够极大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使其更加全面和立体。传统美育课程往往聚焦于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但对于文化内涵的传授却有所忽视。泸州特色文化的引入,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进而提升对艺术的认知与感悟。同时,高校美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还需注重激发其创新精神和提升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以泸州白酒文化为例,将其融入高校美育课程,能让学生在了解酒文化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参与到酒文化相关的创作和实践中。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为泸州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红色文化方面,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名人的事迹、作品和精神,深入了解泸州城市文化的内涵精髓。长江文化所流传的自然生态和民间艺术为高校美育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泸州河”川剧、雨坛彩龙、纳溪民歌等具有地方浓郁特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诗酒文化以明代文学家杨慎、清代书法家张问陶等历史上杰出名人的优秀作品,为高校美育课程提供了鲜活的文化教材。康养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注重身心健康和内心平衡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和人生境界。泸州四大特色文化为高校美育课程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视角,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困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泸州高校教育中美育课程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尽管美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制约了泸州美育课程建设和发展。
一、美育素材缺乏,课程丰富度弱
泸州高校美育课程存在资源不足的情况,尽管各个学校艺术类师资、基地、课程基本能满足特定专业如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等学生的教学需要,但对于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美育资源显得捉襟见肘。目前,美育课程的推广主要以公选课的形式呈现,但仅靠艺术类公选课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艺术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原有的艺术素质基础、现有的学习兴趣愿望等缺乏调研,以及按教师的学科结构、时间安排、兴趣特长来设置课程,而不是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公选课的建设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在课程实践方面,部分高校尝试探索引入当地文化进行教学,主要以分水油纸伞、酿酒技艺等非遗文化在课堂中的讲解和赏析,多以零碎的知识点进行讲授,没有对泸州四大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研究,更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无法将课程进行串联。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美育工作要加强资源的建设,提高艺术类公选课的质量和科学性,扩大艺术教育的普及面,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教育课程。
二、教学手段单一,评价体系不足
美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更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然而,当前美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却显得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这无疑成为制约美育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泸州地区高校的美育课程仍然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模式进行教学,缺乏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而忽视了现代艺术、设计艺术以及跨学科的艺术创新。这种固化的教学内容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力,更在深层次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跨界融合能力的提升。
美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和评分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美育成果,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美育课程本身的特性和目标,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美育素养和能力。其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美育课程因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在高校间的评价上常呈现出显著差异。此种差异不仅阻碍了评价结果的横向比较与客观评估,更可能导致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主观臆断和不公。
三、缺乏环境氛围,育人效果难以凸显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育形式。然而,美育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着环境氛围缺乏的问题,这使得其育人效果难以凸显。首先,学校在环境打造方面虽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最常见的是以名人塑像做空间装饰,缺乏对美育环境氛围营造的思考。其次,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一些地方,美育往往被视为“软任务”,与学术性强的学科相比,其地位相对较低。这导致在资源配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美育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在教学中存在重少数优生、轻全体学生的现象,以及重比赛轻普及的问题。这导致美育的普及程度不高,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文化素材
加强美育基础研究,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吸引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加强高校与泸州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泸州市社科联等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文化研究项目,建立文化数据库并将资源数字化,推动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文化资源的互通共享。积极探索文化美育素材,泸州红色文化是以四渡赤水为内核的本土红色文化,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泸州红色文化的核心。长江文化历经千年,积淀深厚,融汇了巴蜀、楚、吴越等诸多文化精髓,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白酒文化则不仅局限于酿酒技艺,还广泛体现在品牌塑造与文化内涵的丰富表达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白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将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审美潜能与创新精神。康养文化强调身心健康、生活品质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内容,与美育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这些美育教育的重要素材,需要针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思考和课程建设的紧密联系,便于普及和推广当地特色的美学内容。
二、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形式
改进美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互动和参与,难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知识点外,引入展、演、传、诵、游等方式更适合于文化的深入体验和了解。例如参观泸州国际酒业博览会大型展览,深入对白酒文化的了解;演绎历史革命、革命人物的故事及事迹,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崇高和伟大;引入“非遗”传承人进课堂,诵唱名人诗词、民歌,将厚重的长江民俗文化特色向学生活态传播;组织学生开展泸州康养文化的研学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与教育的良性互动。其次,美育课程应当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工作坊、项目制、案例分析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此外,美育课程应当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的结合,同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如作品汇报、表演展示、小组研讨会等,全面反映学生的美育成果和进步。总之,高校美育的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应该相互呼应、相互促进。课程建设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美育的价值和意义,让美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三、健全泸州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
整合学科美育资源,提倡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贯穿“美育+”,把美育与思政、美育与考古、美育与新闻传播、美育与人工智能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实现校园全方位育人机制。积极联动泸州文化旅游单位如泸州市规划局、泸州市博物馆、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泸州河川剧联袂打造研学课程体系,建立合作关系,将美育课堂搬入场馆之中,丰富教学场景,打造沉浸式育人的新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美育文化氛围,重视传统文化美育价值在校园环境中的体现,通过在校园景观设施和标语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来提升整体文化品质。组织和开展泸州四大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审美情趣,为校园文化环境打造提供有力支撑。另外,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美育建设,举办网络艺术比赛、在线艺术展览、虚拟艺术课堂等,将美育理念深深植入网络文化环境的设计过程中,构建优质的美育系统。
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优秀的接班人,而培养合格的文化传承者,美育必不可缺席。将泸州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传承和美育的协同发展。将泸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美育建设之中,是美育课程建设探索的创新性尝试,对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具有启示作用。一方面,通过美育课程的推广和普及,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泸州的文化传统,从而推动泸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美育课程的实践和创新,也可以为泸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文化与美育的相互融合和促进,为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林杨,1993年4月生,女,汉族,四川泸县人,硕士,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育、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郭浩翔,1987年12月生,男,汉族,四川合江人,硕士,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本文系2023年度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路径研究”(编号:LZ23A075)、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团队”(编号:2021YJTD13)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