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国内外备受关注。清代宫廷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清代宫廷茶文化对京味茶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在中国茶史上,乾隆皇帝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可以和宋徽宗相媲美。他在茶室、茶具和茶舍的投入上实属历代帝王之冠。乾隆修建在圆明园、颐和园、香山、北海等处的专属茶舍,被后世称为乾隆茶室。乾隆茶室建造的时代恰逢清代繁盛的顶峰——康乾盛世;乾隆茶室也毫无疑问是清代宫廷茶文化的精华所在。
清代宫廷茶文化内涵分析
茶,作为自然的馈赠,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宫廷饮茶始于中唐时代,直至清代,饮茶依旧风靡。清代宫廷茶文化更是集养生修身、愉悦情志、教化安邦等作用于一体,既属于皇室贵族爱好,又属于朝堂国事政务,在宫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封建帝王对于茶的嗜好,往往会形成一种社会风尚。乾隆时期的宫廷茶文化深受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将园林景观作为回归精神的物质载体。如其修建在赅春园的清可轩茶舍,整体环境布局注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保留自然山石和树木的原有形态,并将其融入茶室周围的景观中,营造出一种与自然相融合、和谐统一的氛围。他在御制诗中写道:“步磴拾松枝,便试竹炉火”,折断的松枝在竹炉中烘烤,品茶赏画也别有一番情趣。
清代宫廷茶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文人意蕴与儒雅风采。乾隆皇帝本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对茶文化的推崇不仅体现在饮茶的行为上,更体现在对茶道的理解和推广上。茶被视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工具,茶会不仅是品茶的场合,也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舞台。每年正月,乾隆皇帝会从初二至初十之间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宴请文武百官,“列坐左厢,宴用盒果杯茗”,饮茶品茗,联楹赋诗。
乾隆时期的宫廷茶文化也是社会等级和礼仪观念的体现。在宫廷中,饮茶的礼仪非常讲究,从茶叶的选择到茶具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和仪式,这些规定和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清代宫廷茶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宫廷茶文化通过自然观念、文人意蕴、社会等级制度等方面展示了乾隆皇帝对于茶文化的热爱和对茶品质的追求。清代宫廷茶文化既承载着历史的传统,又融入了社会的需求,体现着历史与社会的平衡,它不仅代表着一个时期茶的独特内涵,更象征着中国茶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价值。
乾隆茶室的室内布局与功能分区
乾隆皇帝对于茶舍室内陈设十分考究,无论是空间整体的布局规划,还是茶具器物的挑选,都显示出乾隆皇帝的高雅品位。以西苑焙茶坞茶室和万寿山清可轩为例,可以一窥宫廷茶舍室内陈设的布局风格。
一、西苑焙茶坞
西苑焙茶坞茶室(图1)整体布局为东西走向的方形空间布局,室内利用隔罩、隔扇的手段将房间分隔为两部分,从而达到增加室内面积、提高舒适程度、保证私密安全性,增加室内装饰效果等效果。房间中的家具常以单数组合出现,以床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成组成对的炕案、小格或书桌,墙饰则贴挂于墙、门、柱之上。屋中隔扇为清代皇家常用的“芝麻纱”,一种针眼如芝麻粒大小的纱织品。隔扇西侧较为私密的空间中摆放檀木桌椅,床榻两侧摆放陈设茶器的茶籯、茶器格柜或茶棚,内有茶壶、茶叶罐等茶器。入口正对的分隔空间则摆放条桌、香几与立柜。据乾隆《焙茶坞》诗句:“竹根培雪护阶斜,朴坞萧然号焙茶。灶侧居然坐陆羽,笑兹宜付彼为家。”可更进一步地还原出其室内陈设场景:房间内摆放着乾隆最爱的竹茶炉、鸽炭鼎、茗碗以及全套鸡翅木茶具,茶灶上则摆放陆羽茶仙雕像,墙壁上悬挂乾隆御笔“岩泉澄碧生秋色,林树萧森带曙霞”对联。焙茶屋的摆设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
茶舍内色彩多为古朴简洁的原木色,利用器物自身的色彩与花纹,不多加色彩进行修饰,以其材质形态突出本身的自然之美。在空间上,茶舍虽被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同属于一个场所中的两个空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各类陈设家居、茶具器物选材考究、尺寸精确、做工精细,营造出茶舍文雅的氛围,彰显出乾隆皇帝皇家宫廷富贵和精巧雅致的文人气息以及其独到的艺术品位,使得两处空间紧密相连,且在功能上存在“继承”的关系。
二、万寿山清可轩
万寿山清可轩的建筑风格与周围山水环境相契合,倚岩而建,使得茶室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山居的氛围。清可轩整体为方形布局,同样利用仙楼、隔罩的手法将整体室内空间划分为功能不同的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各具特色,乾隆茶室满足帝王茶饮生活的闲情逸致。在乾隆茶室中佛龛、山水画、文房用具等凸显了乾隆在饮茶品茗之外,对儒家和佛教文化的重视。
室内(图2)采用朴素的装饰风格,家具陈设(图3)以紫檀木茶具格为中心。紫檀木茶具格被放置在树根宝座(图4)与楸木书桌的正前方,茶器格柜内摆放竹炉,另外还有古铜面渣斗、宣德青花龙纹带铜胆紫檀木座花插以及储存泉水的钧釉缸等。
南面有安楠木雕夔龙一面、挂檐板宝座床五张,床的西面有黄氆氇坐褥一件、锦坐褥靠背迎手一份。北面为倚岩而建的石墙,构成室内“屋中有峰峦,山包屋亦包”的景象。陈设的器具多采用竹材和树根制作,展现出自然简约的“山斋”特色。从家具和陈设的分布大致可以看出,茶室西面可供抚琴品茗、修身养性;中间区域可供学习书画、盘坐冥想;东面可供参禅礼佛。以及就云楼楼下明间,其罩内面东,安楠柏木包镶床三张,两边黑漆金花二层柜槅一对,柜内放有大量书籍;北罩内面东,安紫檀菠萝漆心宝座一张,罩外南北墙安紫檀琴案一对。从上设鉴赏器物同样可看出,罩内面东可阅览书籍,北罩内可鉴赏陶冶情操。茶室通常在室内设有茶器组(图5),由放置于紫檀条桌上的手提茶具(图6)和放置于高几上的竹炉(图7)组成。
东墙面西设紫檀嵌玉六方龛一座,内供奉铜胎古佛一尊,龛下设紫檀供桌;摆设类有龛上设的字册页、器物、佛珠等;墙饰类有贴于龛后的御笔藏经纸经,龛内御笔藏经纸墨画莲花竹子画二张以及墨刻嵌四块玉,佛说十一相思念,如来经一册。其摆放形式为:围绕家具中宝座,两边摆设成对香几,前面摆放书案,在其上摆放书房类陈设,如文房用具、书籍、器物等,墙饰贴挂于墙、柱、门、罩上;以家具中佛龛为中心,龛内供有佛像观音,龛周围摆放有与宗教相关的经籍和器物,墙饰贴于龛后与龛内,其内容以佛教中的藏经字画为主。
这些家居除本身具有的功能外,同样也是室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家居分隔出的各个小空间,其功能主要围绕着整体场所的空间属性,室内空间往往隔而不断。从心理的尺度上对空间区域进行布局划分,可以让室内空间的流通性和统一性得到保证。清可轩整体布局注重视野和空间的开放感,通过设置大窗户和开放的门廊,将室内与室外景观相连,使自然光线和景色能够自由流动,增强了茶室的开放和通透感。由此可见,清可轩不仅是一处可以让乾隆皇帝“片时许可清”的茶舍,也是一座可以吟诗作对、抒发胸臆的文轩。
乾隆时期茶室整体采用东西走向的长方形空间布局,利用隔扇、隔罩等手段将房间分隔为几个部分,室内隔罩又以落地罩、碧纱橱以及槛窗裙板为主,以其极富装饰性的特征对室内空间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室内空间各个部分功能分区明确,涵盖了品茶、学习、阅读、冥想等活动,从而达到增加室内面积、提高舒适度、保证私密性的目的,改变了传统房间“口”字形的布局。室内空间往往与室外环境相关联,室内光线通透,空气流通,置身室内便可感受到室外园中的景象。室内色彩也多为古朴简洁的原木色,没有过多的色彩修饰,利用陈设器物自身的色彩与花纹,突出独属于东方的韵味美。家具摆放则以床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成组成对的炕案、小格或书桌条案。室内悬挂书画、对联,增加了几分文人气息。总体来说,乾隆茶室的布局设计极具文人气息和皇家品位,注重空间利用、家具陈设和装饰风格和谐统一,同时保持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与开放感。
现代茶室设计的借鉴与发展
一、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清代宫廷茶文化在中国茶道传统中独树一帜,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入挖掘清代宫廷茶文化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总结清代茶室设计的经验,更能将其精髓融入现代茶室实际设计中。现代茶室的设计以清代宫廷茶文化为灵感源泉,从自然观念、儒道思想、文人意蕴、茶道文化等多个角度入手,结合清代宫廷茶文化的历史背景,打造具有鲜明主题和特色的茶室空间,以此营造出历史悠久的氛围,引发人们的共鸣。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主题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避免使用过于沉重的传统色彩,易造成空间的压抑感,而应结合当代审美趋势和设计元素,塑造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环境氛围。
二、空间与功能的优化
在现代茶室设计中,空间布局的关键在于实现室内与室外的完美融合,使茶室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呈现出开放式的格局,让内外空间相互贯通。室内区域应根据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包括品茶、学习、阅读、冥想、茶会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可以借助隔扇、隔罩等形式将整体空间划分为功能性区块,同时确保茶室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茶桌、座椅和行走区域,避免过度分隔,以保持整体空间的连贯性。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室内设计应考虑大窗或天窗等元素,将光线引入茶室,打造舒适明亮的氛围。若有花园或庭院,可通过大面积的玻璃门窗,将室内景观与室外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增加空间的开放感和通风性。在选择功能性家具时,可考虑融入清代宫廷风格的家具,以丰富空间设计。在材质方面,应优先选择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等,结合现代造型手法,营造舒适自然的氛围,让人们通过空间体验感受到与自然相融的愉悦感。茶具器物的陈设应与空间风格相呼应,可以选择造型简约的现代茶具搭配华丽精致的仿古器物,从而在视觉上创造全新的感受。在色彩上,可采用暖色调或深色调,与传统茶室氛围相辅相成,同时与现代装饰风格相契合。
三、文化与技术的创新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茶室空间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结合五感,增强环境空间的感知体验。例如,茶室中可以选择自然环境的声音,如竹林叶片的摩擦声、流水的潺潺声、鸟鸣的欢快声以及古琴的轻柔声。同时,利用数字化形式合理地再现传统文化情景,为观者营造出最优的体验。这种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茶室的氛围,还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正是由于乾隆皇帝对于茶道的追求与享受,他在各处园林别院中修建了多处茶室,茶室作为他独特的隐居场所,可以让它远离政务繁忙和宫廷礼仪的束缚,专注于茶的品位和茶艺的实践。同时,茶室的修建也展示出他对茶文化的支持和重视以及对宫廷茶文化的推动,向宫廷成员和民众都展现出茶文化的价值与魅力。茶室也成为展示乾隆皇帝审美和文化追求的场所,茶室的设计往往融入了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展现出乾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园林构造的独到见解,他的茶室空间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乾隆茶室代表着清代宫廷茶文化的精髓,它强调茶具的精湛工艺、品茶礼仪的独特韵味、茶文化艺术的繁荣等。这种宫廷茶文化的传承不仅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也承载了宫廷文化的历史记忆和审美理念,对后世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乾隆茶室虽然地处北京,但无论是家具与陈设还是茶与茶具,它们都吸纳了各地茶文化的精华,并通过茶商、文人等渠道进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推动了不同地区茶文化的融汇与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对外交流。此外,茶文化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其所倡导的茶道艺术,促成了茶具制作、茶诗、茶绘等艺术形式的繁荣。茶具制作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美学,使其成为艺术品和收藏品。茶诗和茶绘则以茶为主题,丰富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乾隆茶室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清代宫廷茶文化,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对京味茶文化的保护与推广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陈健捷,1976年生,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通讯作者刘学睿,2000年生,女,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