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端正的劳动态度,掌握相关的劳动技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新时代人才的客观需要。
一、劳动教育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将劳动教育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作,还能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思想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中的“教学做要合一”。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劳动教育,精心处理教材中体现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认同劳动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品质,通过议题式教学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培养劳动品质,增长劳动智慧,强健劳动体能,提高劳动审美,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劳动教育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
纵观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零散地分布在初、高中教材中,所以,教师应以教材为支架,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元素,寻找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进而建立起贯穿学生一生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劳动教育体系。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时,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如何体现自身价值、全面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教学重点是懂得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掌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有效方法;教学难点则是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将服务社会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参加过什么样的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感想。有的学生说:“我曾经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伴老人。”有的学生则说:“我参加过社区宣传垃圾分类活动。”还有的说:“我参加过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的活动。”等等。这时,教师可以借用学生的这些活动经历作为铺垫,归纳总结出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劳动奉献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深刻体会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2.依托活动,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领会感悟。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议题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实现课堂教育的课下延伸,以巩固和深化课堂中的劳动教育成果。例如,在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单元《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个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引导学生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学会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教师可以从“制定未来职业规划、分析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目前的就业状况、拟定创业计划以及要做的相关创业准备”等议题,指导学生完成分析报告,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学生逐步明晰要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职业,都要敬业、诚信,无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都应当值得尊重,进而树立平等职业观、竞争就业观,培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观念。
劳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有许多隐藏的劳动教育内容,教师应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铸魂育人”的作用,进而打开劳动教育的新局面。
注:本文系北京市大兴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项目《“以劳树德”理念下思想政治课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22GH-07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