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维能力指向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

2024-11-11 00:00:00梁桂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9期

学科思维能力是在一般思维能力基础上结合学科知识学习特点形成的特有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深远影响。传统教学以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充分体现其教育价值。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尝试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指向实施教学,在改变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围绕教材延伸,培养学生概念理解能力

概念理解能力是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在概念讲解过程中应尝试结合教材内容向外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地理知识学习要领,并尝试自主解剖概念,逐渐积累地理知识。以气候类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应借助外在环境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类型的定义、特点、形成原因等,并尝试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起来,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传统教学以背诵知识点为主,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高中地理涉及的地理知识较为广泛,仅凭记忆难以提升地理成绩。概念理解能力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必备技能,是学科思维的一部分,对提高地理实效与改革教学都具备一定的辅助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结合教材知识外延,体现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潜移默化地强化其学科思维能力。

二、开发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核心要素。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应转变策略,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视为首要任务。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客观角度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教学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对人类的影响,并将其以思维导图、报告册、表格等形式体现,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并非朝夕之间,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合作,在教与学的契合中实现这一目标。为确保学生在课后养成主动分析的习惯,教师应实时发布一些地理知识,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析,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帮助其理清学习思路。

三、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正是提高TR3m1FiR4/zVkQKRDO8h9w==其学科思维能力的根本手段。对于高中生而言,实践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开发其思维潜能。基于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视角,教师应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渗透地理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教师在活动设计方面,应结合课程需求与学生学情,确保实践活动与教育相互协调。例如,在教学地貌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当地的地貌为主进行考察,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宏观规划。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主观参与感更强,既能加强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又能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社团活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常见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组织相关的社团活动,借助社团的力量丰富知识体系,培养其主动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

四、以培养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为主提高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指向还需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二者都是学科思维能力的核心,对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可引入不同的观点与研究方法,鼓励学生评价、判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环境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环境,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判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思考能力,而这正是学科思维能力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思维能力指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应转变传统教育策略,以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开发其思维潜能,为培养其学科思维能力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