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需要学生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示意图强化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原理示意图的运用
原理示意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较为常见,用于揭示地理现象的成因、规律和原理。将原理示意图用于教学中,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示,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与学生积极互动,一起绘制原理示意图,实现对地理现象成因、规律和原理的高度概括,使学生体会原理示意图在辅助知识学习、难点理解上的重要作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使用原理示意图展示的内容非常多,如地球公转、太阳照射、大气运动等。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常见的运动形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是高中地理的热门考点。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本中有关大气热力环流的描述在黑板上绘制对应的原理示意图,并在示意图中标出不同的地点以及对应地点上空、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大小,使用带箭头的直线标出大气的运动方向,使学生明确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具体过程。这样,便可使学生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具体成因,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二、过程示意图的运用
过程示意图主要展示地理现象时间、空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系统认识地理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过程示意图涉及对象的多少,灵活运用。如果涉及的对象较少,可以采用手绘的方式展示过程示意图;如果涉及的对象较多,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通过软件技术制作动态的过程示意图,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使其更好地理解相关对象在不同时间、空间的状态以及运动规律。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过程示意图,根据自身的理解,加深对相关对象运动规律的掌握。
以“水循环的过程与类型”的教学为例。该部分内容不仅涉及较多概念,如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补给等,还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个重要子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动态的过程示意图。在过程示意图指引下,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循环的整个过程,从而加深理解。
三、关联示意图的运用
关联示意图是指使用框图、带箭头的线条等,将具有逻辑关联的对象组合起来的一种图形。关联示意图的作用体现在:其一,揭示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其二,揭示地理事物间的联系。关联示意图在高中地理测试中较为常见,其涉及的知识抽象、复杂,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关联示意图的绘制,使学生明确相关知识是如何进行关联的,提高对关联示意图的认识。同时,选择经典案例,与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进行剖析,展示分析关联示意图的具体步骤,帮助学生积累关联示意图读图技巧,提升解答相关习题的技能。
以“全球气候变暖”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如下关联示意图。
运用关联示意图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模式示意图的运用
模式示意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较为常见,通过对地理知识的针对性处理,揭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空间联系等。运用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所学知识绘制相关的模式示意图,从新的视角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在提升绘图能力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以“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要求学生画出地球的轮廓,以低纬、中纬、高纬为单位画出对应的气压带和风带,使用带箭头的线条画出其运动方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掌握较多看似抽象的知识,建立清晰的模型,为其更好地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不同示意图在展示高中地理知识上各有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提高示意图应用意识,把握不同示意图的特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