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范围广泛且不断变化。在立德树人大背景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成因、地理事物的时空发展规律,并结合自然规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应对措施等。这也是当前新高考重点考查的方向。中学地理知识框架主要涉及自然地理(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和气候、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变化、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和人文地理(人口和城市、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等)。对于这些地理事象过程的演变可以从失衡的视角探究原因,从促衡的方向寻求对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分析探究上述过程类问题时,常常出现答题思路不清晰,表达随意、词不达意、片面化等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和地理认知,但是相对零散,缺少统一的思维引领整合。因此,建构平衡思维模式,帮助学生运用平衡思维引领过程类问题探究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角度来讲,一次新过程的演变其实就是一次旧平衡被打破,新平衡形成和建立的过程。从此消彼长中寻求演变失衡的原因,探究问题形成的多角度、多方面影响因素,从扶“弱”抑“强”来“促衡”,探寻应对的措施。这就是提高学生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平衡思维。
一、构建平衡点的对立双方
寻找地理过程变化中的对立双方是构建平衡思维的基础。地理环境中有些过程变化的对立双方是很明显的。例如,大气温度变化过程取决于大气吸收与放出热量、三Ai/NmZXlSMlQ2+oMGfpUG08CC4cXnI1zdNNjiWieP3A=角洲面积变化过程取决于侵蚀与沉积、人口数量的自然变化过程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等。
而有些过程变化的对立双方的确定需要师生在平时的教与学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提炼。例如,人口迁移过程中对立双方应设定为“动力”和“阻力”,如果将成因归为“推力”“拉力”,学生思维就容易忽视“交通条件”“迁移距离”“情感偏向”等因素的影响。又如沼泽的形成过程,应该构建的平衡对立双方为“来水”和“去水”,如果将“来水”缩变为“降水”,就容易忽视其他形式的水补给,造成学生思维的片面性。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构建也是存在等级的,低一级的平衡可能是高一级平衡的一个因子,低一级平衡打破会造成高一级平衡的失衡。
二、探究平衡点的影响因素
地理过程演变的实质就是平衡转变的过程,寻找影响平衡点的因素,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地理过程的演变,体现着顶层思维与学科思维,是解决过程类问题的关键所在。探寻影响平衡点的影响因素,需要学生拥有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综合思维能力。例如,水土流失应该是地面“固土力小”而“推动力大”的失衡所导致的。后续探究平衡点的影响因素,我们就要从“固土力小”的影响因素“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上来思考,水“推动力大”则从“暴雨集中、地形起伏”来展开。有了较全面的平衡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学生就容易顺着影响平衡关系的因素的角度,按照扶“弱”抑“强”的促衡思维方向,找到整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如“加强固土能力”,植树种草、矿区回填等;或“削弱推动力”的方向,坡面修筑梯田或鱼鳞坑、打坝淤地,等等。
例如:科学研究表明,在冰盖消融区内,因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会缓慢恢复,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读“2万年前北美大陆冰盖分布及近50年海岸线的升降特点示意图”(如下),完成1~3题。
1.北美冰盖消融以来,甲地的海平面和陆面的垂直变化方向分别为( )
A.上升 上升
B.上升 下降
C.下降 上升
D.下降 下降
2.北美冰盖消融以来,乙地海岸线总体上升,则符合该地沉积物分布的是( )
A. B.
C. D.
3.近50年来,造成乙地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毁林开荒 B.修建水库 C.港口建设 D.填海造陆
此组题主要考查海岸线的进退问题,其本质是考查海平面和陆面的平衡问题。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甲地位于基岩海岸,冰盖覆盖时,岩层受压导致陆面下沉,冰盖消融后,岩层承压减轻,岩层形变缓慢恢复,使得陆面上升。海岸线变化方向除受海平面和陆面垂直方向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两者垂直方向变化幅度差异的影响。抓住了这样一个平衡关系,就可以进一步探究: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陆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这样就可以顺着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海岸线的升降变化。
对于平衡类问题,需要深入找到影响平衡双方的因素。这样,学生分析问题就会比较有条理,对应的平衡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三、规范平衡过程演变的地理表述
地理问题对立双方的合理确立和探究平衡双方的影响因素,构建的是一个从一般思维方式到学科综合思维的逻辑框架,但对于综合题,必须要在这样的逻辑框架下,通过合理、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出来。比如,在分析2020年我国华北地区春旱时,一定要让学生关注到华北地区特定的地域条件,不能让失衡简单地表达为“降水少、蒸发旺盛”,因为这种答案没有针对华北特定的时间和区域,过于模式化,指向性不强。相对合理的表述应该从当地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切入,按照影响平衡点的要素进行分析。在这样思考的前提下,在春季,关于华北地区特有的气候特征,可以这样表述: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快;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较少;春耕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再如,在分析游荡性河流的形成过程时,不能简单理解成这仅仅是一次冲淤平衡问题,而应该理解成是一个动态的平衡问题,河道的形态随着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差异而处在游荡中,对于这种动态冲淤平衡问题可以这样描述:游荡性河道较宽,河道摆动空间大(受地形限制小);河流进入宽阔河道后,流速减慢,易发生堆积;河床内有大量泥沙堆积,泥沙易遭冲刷侵蚀;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沙洲出露,形成若干忽分忽合河道,洪水期再次来临时,在原有河道中又会形成新的沙洲和新的河道。从这两个例子看来,后者答案都能够调动所学知识和运用情境信息来解决问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这样运用平衡思维去思考,解答过程类的综合题就有一个清晰的分析、综合、组织的思路,能够有条理、准确地表达出来。
新高考注重对学生地理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虽然命题的真实情境千变万化,但对于过程类题目,只要培养了学生“从失衡的角度寻成因”“从促衡的方向想措施”的平衡思维,就能让学生找准方向,思维清晰地去探究、组织趋于完善的答案,进而摆脱茫然、随意的解题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