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顺利落地,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创新探究得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地理学习,可以发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地理知识学习与运用。而只有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与运用者,地理知识的掌握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才会成为现实。因此,从这个逻辑来看,在生本视角之下努力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就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生本视角下初中地理深度学习之初解
所谓生本视角,就是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因此,生本视角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地理学科教学。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地理知识建构与运用的时候,不只满足于地理知识的简单记忆与复述,也不只是满足于具体的答题,而是能够在理解的过程中形成关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在地理知识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与敏锐的判断,从而让自己保持理解、批判与建构的学习状态,进而促使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发展。
其一,生本视角下可以形成深度学习的准确判断。
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一定是学生在学习中所具有的“深度”状态。这个深度主要是指思维的深度,因此,教师只有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视角,才能保证深度学习的发生。就初中地理学习而言,地理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很多时候都依赖于具体地理知识的呈现。学生结合多要素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人地协调观等。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批判,在批判之后重构。当学生的学习有了这些历程时,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其二,深度学习是学生主体下指向思维发展和素养培育的学习。
深度学习视域中,学生必然居于主体地位。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地理知识的建构者,成为地理认知体系的建立者,成为核心素养发展的体验者与获得者。深度学习以深度思维为核心,深度思维依赖于具身的学习体验,所以生本视角下的深度学习,必然要求学生经历地理素材的占有和利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地理学科相关的认知。
如此,有了上述两种理解,深度学习就有可能成为当下初中地理课堂的现实,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在深度学习的支撑下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度学习例析
对教学案例进行积累与分析,是初中地理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日常教学中形成教研抓手的有效思路。在积累教学案例的时候,要注意必须坚持必要的理论引导。生本视角下的深度学习意义已经论证,在这一思路下有意识地积累并分析教学案例,可以保证地理教学知识主题化、主题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问题成果化及知识能力迁移化,从而也就可以打造深度学习课堂,从而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素养为中心”的转变,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教学气候的相关内容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不少与气候相关的经验,但所感知到的气候只是自己生活地区的气候。所以,面对这一真实的学生实际,教师可以从深度学习的角度进行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如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二是让学生通过举例子、总结规律的方法,通过等温线等的构建,来进一步认识我国的气候特征。
基于这一设计而实施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经验而超越经验。
三、用学生的体验感衡量深度学习的实施
上述案例中,相关的发现都是学生自主获得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确实处于深度学习的状态。学生通过占有资料、形成猜想、验证猜想、否定猜想、重新论证等过程,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闭环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相关地理知识体系。同时,人地协调观也得到了持续发展,区域认知也显著提升。
这样的教学效果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度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在自主建构中既利用原有的思维,同时又发展了思维原有的水平,如此也就实现了“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促进了思维理解力、批判力的提升,保证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体而言,深度学习的提出,既是对教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时代挑战的主动回应。学生在追求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地理知识的主动建构与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认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