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对各学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结合高中政治学科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统整,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教学指的是打破教材原本的框架,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升教学效率。大单元教学不仅满足了时代发展需要,而且还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相契合。大单元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整体性。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从大单元视角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将单元中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呈现出整体性特点。(2)时代性。大单元教学是近些年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学习要求,还可以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体现出了时代性特点。(3)综合性。大单元教学将不同课时内容整合在一起,内容多、综合性强,是从整体上进行教学,呈现出综合性特点。
二、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1.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基本感知,把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统筹意识,认真学习大单元教学相关理论,结合高中政治学科特点加以灵活迁移。同时,做好教学内容的梳理,将相近知识点作为一个整体,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给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发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制定学习目标,如分析中国近代史,了解当时我国人民所处的悲惨境地与抗争过程,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有一个深入了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更多直观信息,如图片、教学视频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共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任务,引导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如此,在明确的大单元教学目标指引下,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2.做好大单元规划。
大单元规划指的是对学习单元进行建构,不仅可以从某个专题或主题入手,还可以从某个话题或活动入手。如果想做好大单元规划工作,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教学要求等展开分析。高中政治课本多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将相同主题的资源和内容汇集到一个单元之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单元。在单元规划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知识间的衔接性,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另外,对高中政治进行大单元规划时,应当注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循序渐进,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原有的知识储备,使得新旧知识能够实现良好衔接。
3.加强大单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忽略的环节。基于大单元教学特点,明确教学评价的方法、思路以及具体实施路径,可以给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优化带来有效参考和指引。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应将教学评价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注重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评价。此外,还应当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下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例如,当完成大单元教学任务以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辩论活动。教师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时,除了要注意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举例证明以外,还要对学生的论证与语言逻辑进行分析、评价。既要引导正方、反方进行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还要鼓励其他学生对正方、反方的表现进行评价。而后教师融合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结果,给出最终评价。总之,教师需要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重视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将大单元评价与具体的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以及时评估、掌握学生所学,做好大单元教学活动细节的优化。
三、总结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单元教学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应用新的教学理论,认识到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加强大单元教学理论知识自主学习,做好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其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尤其可以从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做好大单元规划、加强大单元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大单元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