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土罐茶:布朗族的一抹文化印记

2024-11-09 00:00张晓婷
中国故事 2024年10期

【导读】土罐茶是布朗族在悠久的种茶、饮茶史中形成的独特饮茶方式。施甸位于保山市南部,是云南布朗族的居住地之一,这里的布朗族人民保留了饮用土罐茶的习俗。布朗族与周边民族共处,在长期的生活中,土罐荼也逐渐扩散到周边地区和民族,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丰富了当地的饮茶文化。土罐茶不仅见证了布朗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建设家园的历史过程,更是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标志。

一、土罐茶制作技艺

(一)云南的土罐茶

陆羽在《茶经》中道:“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其中的“炀”即烘烤,可见“烤茶”作为茶叶制作的重要方式,早在唐朝就已出现。土罐茶的制作也要经历烘烤,先在火塘上将土陶罐烤干水分,随后加入自家种植的茶叶,慢慢地烧烤,并不时地将茶罐端起来抖上翻下,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茶叶烤得不生不焦,再注入适量的沸腾的开水,待茶罐里的水沸腾了,一罐土罐茶就算制作完成。土罐茶制作技艺于2022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保山市施甸县申报。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南部,这里是众多民族的聚居地。布朗族居住在施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学界普遍认为布朗族是古哀牢的后裔,见于史料中的“濮人”“朴子蛮”“蒲蛮”“蒲人”等,所指的大致是今布朗族的先民。施甸在西汉属于益州刺史的管辖范围,之后的历代中原王朝都在此建制,基本都属于永昌郡的管辖范围,虽因战乱等原因有迁徙,但施甸县还是保留了许多布朗族人,目前在施甸县的木老元乡和摆榔乡,还有很多布朗族在此世代定居。布朗族的先民是最早开始种茶、饮茶的,至今茶在布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手工业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土罐茶就是布朗族先民在长期的饮茶历史中形成的传统饮茶方式之一。

(二)茶叶的种植

茶与布朗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土罐茶是布朗族日常生活的饮茶方式之一,也是布朗族饮茶方式的独特标志,土罐茶中蕴含了布朗族独特的文化因素。

布朗族的村寨大多在海拔1500米到2300米之间的山腰地带,这个位置属于典型的温带、亚热带气候,土质肥沃、溪水清澈,适宜茶的生长。布朗族的史料中就有关于茶的发现和种植的记载。传说,在布朗族的祖先带领族人迁徙的过程中,族人全部感染了瘟疫,其中一个族人随手摘了一片叶子咀嚼,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体痊愈了,便告诉了首领和族人,大家咀嚼过叶子之后也都康复,首领便让大家将茶带到迁徙地种植。布朗族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茶的功效也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至今布朗族依旧家家种茶,并且拥有自己的茶园,在烤茶时原料方便采集。在长期种茶的历史当中,布朗族也总结出不同的种茶方式,主要有林下茶和台地茶。林下茶在原始森林中种植,利用天然的环境,不需要额外的肥料和杀虫剂,生长出的茶叶味道更加甘醇。后由于经济开发,原始森林被破坏,土地被开垦成台地,台地茶开始被大规模种植。

茶叶类型不同,采茶的方式也有不同讲究。林下茶一般每年发一次,在5月底6月初采摘;台地茶分为春茶和夏茶,春茶在1至4月期间采摘,夏茶在6至12月期间采摘。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是布朗族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赖以谋生的财富,采摘回家之后经历一系列的加工,最后作为商品出售。

传统的茶叶加工,是在采茶季节由布朗族妇女将茶用背袋背回家中,用自家的铁锅炒制,凉了以后揉散,揉后晒干,制成干毛茶背到街上卖,再用卖茶的钱换取必要的生活物资,部分人家以茶致富。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机器参与到了茶叶的加工制作过程当中。

(三)饮茶习俗

茶叶除了加工售卖,布朗族的日常也离不开茶。烤土罐茶选用的“罐”有其文化内涵。土罐茶的“罐”一般选用土陶罐。有学者指出,“这种在云南较为普遍的土陶罐,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茶具”。土罐茶选用的土陶罐是云南地区原始文化的印记。茶罐造型古朴,一般都是“单耳、鼓腹、口沿有流”,“茶罐鼓腹,腹的最大直径与高度大体一致,约在高起四分之三处收小成颈”,这样的造型兼具美观和实用,使得注水之后茶叶不会溢出,也方便倒茶。除了造型上的优点,陶罐烤制后也会使茶发生一系列变化,有学者用现代测定方式测评后发现,经过土陶罐烤制的茶化学成分有部分改变,感官上的变化则为外形“条索紧实,色泽黄褐,稍枯,较洁净,较匀”,有浓郁、持久的烘烤香,汤色清亮,茶味浓烈,口感更加醇厚。土罐茶体现了这个有“古老茶农”美誉的民族的饮茶智慧。

除日常饮用外,当有客人到访时,主人和客人会在烤茶的火塘边围坐。与烤茶息息相关的火塘也是布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火塘在西南众多少数民族家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在布朗族人家中也是一样。布朗族村落中典型的民居是“一步楼”,火塘一般设置在整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堂屋,堂屋是家中老人的卧室,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所以在布朗族的观念中,火塘也是神圣之物。火塘的设置十分受重视,在建新房起火塘时,都要请寨中会卜算的老人来确定位置。火塘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和禁忌:“原先的时候要求火塘一直要长燃不灭”,“火塘的上位是老人坐的位置,别人不能随便坐;火塘上的三脚架不能随意晃荡;不能用脚蹬三脚架;不能在三脚架上纺织鞋袜、衣裤;火塘中的柴火可用火筒、火棍及手去拨弄,但是不能用脚去动;不许背对火塘;在火塘边不许吵架”等等。火塘边也是社交活动的空间,以土罐茶待客时,主人与客人就围坐在火塘边。火塘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体现着布朗族的文化和信仰。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布朗族原来的生活状态已经被改变,在火塘边的土罐茶越来越难品尝到。

二、土罐茶中的茶文化

(一)茶与布朗族的日常生活

茶已经渗入到布朗族人生活的各个角落。茶在布朗族人生活中不仅是日常饮品,而且在社会交往、文化习俗、音乐艺术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布朗族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重要场合,都可以窥见茶的身影,最普遍的是作为友好关系的馈赠,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布朗族人都会用茶招待朋友,或作为给客人的礼物。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如恋爱时小伙子们会一起到姑娘家,围着火塘聊天,姑娘在火塘边烤茶。在订婚时,男方赠予女方的礼品中茶几乎是必备品,“没有茶,表示男方没有诚意”,足可见茶在布朗族人社会生活当中的代表性作用。

在文化习俗当中,茶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文化体系中,茶可以充当宗教信仰的祭祀物,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布朗族,每年都会进行“赕佛”活动,在“赕佛”时,茶叶就是其中重要的“赕品”。在节日期间,祭祖是其中一个主要环节,茶也会被用来作为祭祖之物。除了作为贡品,布朗族人还有对茶树的信仰,《祖先歌》中道:“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留给了我们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这段唱词是布朗族对自己民族中茶文化起源的追溯,除了在传说中追忆,布朗族还有专门祭祀茶祖的茶祖节,当地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日。

布朗族是勤劳的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种茶、饮茶过程中,布朗族的许多艺术形式都与茶结合,茶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在文学创作方面,布朗族神话传说中有《茶叶的传说》、歌谣有《采茶歌》,在民间舞蹈中有采茶舞。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体现了茶与布朗族人生活的密切联系,茶是当地人们最朴素的艺术表达。

(二)茶文化的新发展

云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以土罐茶为代表的茶文化是西南地区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一个缩影。虽然最开始土罐茶是布朗族的独特饮茶方式,但随着各民族间长期的杂居,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度融合,土罐茶这种饮茶方式已经融入云南当地饮茶文化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民族。

土罐茶制作技艺凝结了布朗族的茶文化,非遗保护为这一技艺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当地的茶文化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在保护土罐茶制作技艺的实践中有以下几个发现:

1.流通范围变化。布朗族土罐茶制作技艺早已不仅限于在布朗族范围内流通,在列入非遗保护名单之前,当地传承人就已经开始对这一独特的饮茶方式进行了自发保护,后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加之云南的旅游业蓬勃发展,“非遗+旅游”模式使得土罐茶的传承范围不断扩大;

2.保护意识提高,保护形式多样。名录保护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土罐茶制作技艺在2022年被纳入云南省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在名录中可以发现,土罐茶制作技艺是由保山市施甸县当地的布朗族、汉族、彝族共同保护的,这一事实不仅是土罐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亮点,更是以茶为线索的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的有力体现。云南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发展较为成熟,当地居民的非遗保护意识很高,随着非遗越来越得到重视,土罐茶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性保护模式,传承人不仅注册了品牌和商标,同时在保山市内还开设有土罐茶传承人的专门体验店,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土罐茶的制作,品味醇香的土罐茶。

三、结语

土罐茶是施甸县布朗族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布朗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围绕着茶形成的一系列布朗族的文化习俗,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媒介,不仅能够了解布朗族与当地其他民族长期杂居过程中的文化交流,更能够探究其中的民族融合脉络。民族融合不仅存在于史书典籍,更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被纳入非遗保护体系,使得土罐茶制作这项历史悠久而又宝贵的技艺焕发了新的生机,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陆羽. 茶经[M]. 张则桐,注解. 西安:三秦出版社,2020.

[2] 舒梅,舒鹏铭. 布朗族饮茶习俗的研究与思考——以澜沧芒景村为例[J]. 福建茶叶,2020(7).

[3] 杨兆麟. 说茶罐[J]. 农业考古,2002(4).

[4] 杨甫旺. 彝族茶文化初探[J]. 农业考古,1997(4).

[5] 余有勇. 茶与景迈傣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昆明:云南大学,2015.

[6] 蔡红燕. 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7] 万晶琼,段双梅,赵雪,等. 陶罐烤茶和芭蕉叶烤茶的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6).

[8] 任紫湫. 中国民居火塘建造文化系统及其类型图谱分析[D]. 南京:东南大学,2022.

[9] 司马迁. 史记[M]. 长沙:岳麓书社,2001

[10] 樊绰,向达,校注. 蛮书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 能利娟. 老曼峨布朗族的茶与社会文化研究[D]. 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