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民间机智人物故事在我国各民族地区广泛流传,是中国民间故事传统最重要的母题之一。这些机智人物故事不仅是娱乐的载体,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中国各民族的机智人物故事在形式、内容和价值观存在内在联系,相互影响、借鉴吸收,展现了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精神。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各民族地区的口头文学形式,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民间智者的聪明才智和机智斗争的艺术。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风貌、历史变迁、文化心理等,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产生背景、人物特征和斗争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发掘这些故事中的共性元素。
一、民间机智人物故事形式上的共同性
机智人物故事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产生背景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面临的矛盾和困境,以及他们抵抗压迫和不公的性格与精神。因此,民间机智人物故事在形式上具有许多的共同性。
(一)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善恶分明。主人公通常代表着下层社会或被压迫者中的智者,他们机智勇敢,对抗那些代表着上层社会或压迫者的愚者。压迫者贪婪残暴、虚伪、欺压弱小,主人公与反派之间的斗争展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冲突。在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中,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如汉族《十麻子》中的十麻子和地主,维吾尔族《阿凡提》中的阿凡提和哈里发,苗族《老幌》中的老幌和土司,哈萨克族《巧夺宝马》中的阿勒达尔和海盗,壮族《鬼食鸭子》中的公颇与土司,藏族《死鸽子》中的阿古登巴和喇嘛等。主人公代表着积极向上的能量,在人民需要的各个角落出现。
(二)故事情节贴近生活化
机智人物故事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广大民众日常社会交往的处世智慧。因此,民间机智人物故事虽然偶有一些超现实的设定,但大多是基于民众日常的生活经验展开,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故事文本中不乏对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这使得故事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感受。如汉族《贱三爷的故事》,贱三爷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人物,他没有固定职业,干过百行百业;彝族《迎土司》中的张沙为了不让土司欺压百姓进行斗争;壮族《巧成亲》刻画波荷与土司家丫头的爱情。这些故事情节大都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
(三)喜剧色彩的故事情节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中的故事情节,往往富有喜剧色彩,具有极强的幽默感。这类故事大多是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产物。因此故事主题鲜明,表现了劳动者不甘被奴役、蔑视权贵,以及摆脱不合理境遇的愿望。故事主人公大都是普通劳动者,虽然弱小,但往往聪明、诙谐、乐观,有高超的斗争艺术,因此能以少胜多、以弱制强,不断取得胜利。故事的反派则是代表着压迫和剥削的愚者,他们欺压弱小,却常常被主人公的机智和幽默所戏弄和惩罚。故事的情节往往出人意料,充满了讽刺意味,引发读者或听众的笑声和掌声。如在汉族故事《计惩新知县》中,王元和看不惯新知县贪腐的行为,通过获得证据状告知县,惩罚了新知县;苗族故事《不准在田边休息》中,老幌使用计谋使土司受到嘲讽;藏族故事《单道权上道》中,阿古登巴捉弄了剥削阶级。这些故事都通过戏剧化的情节惩罚了反派。
二、民间机智人物故事内容上的共同性
在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中,主人公的出身、斗争对象和斗争策略,都有着许多共同性,这些共性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英雄的崇拜。
(一)机智人物与反派出身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中主人公的出身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大多出生社会底层或属于被边缘化的群体,如奴隶、农民、牧民、工匠、商贩、落魄书生等。这些人大多没有什么财富或地位,但却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顽强的适应能力,是广受劳动人民欢迎的形象。比如汉族《搓灰绳》中的董叫出身奴隶,回族《挖金子》中的阿卜杜出身农民,水族《巧骂财主》中的韦佩金出身文人。主人公的具体身份、职业多属于体力劳动型,智慧与谋略都来自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反映了大众的共同愿景,体现了大众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这些英雄形象不仅是我国各民族英雄文化的体现,也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精神的形象化展示。同时,这些故事以生动的艺术手法,呈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审美倾向。
(二)机智人物的斗争对象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中的斗争对象往往具有自私、贪婪、残暴、虚伪、愚蠢等性格特点,缺乏人性和良心,属于不受人民群众尊敬和喜爱的人群。这些人往往以自己的优势来欺压、剥削、侮辱或挑战机智人物,而机智人物则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反抗、揭露、戏弄或教训他们,从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和利益。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斗争对象:其一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借助手中的权势、财富无恶不作。其二是典型守财奴、贪财型人群,如维吾尔族《金钱和正义》中的贪婪者。其三是斗争伪善型人群,如藏族《七天活佛》中的阿古登巴在故事中揭穿伪善人群的真实面目,告诫世人。其四是懒惰型人群,如壮族《白鸟衣》中的张亚原,通过讽刺懒惰的人群以达到告诫、教化的目的。
(三)机智人物的斗争策略
王远明对机智人物故事中机智手段的形式逻辑进行分析,将民间智慧分为“定义概念、推理论证、基本规律”三种形式。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中的战术策略主要是利用语言、行为、情节等手段来制造难题、谎言、误解、矛盾等,从而使对手陷入困境或沦为笑柄,而自己则能够化险为夷或得到利益。这些手段往往具有巧妙、幽默、讽刺等特点,展现了机智人物的聪明才智和风趣幽默。这些故事也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中孕育出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精神。
机智人物的斗争策略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种方式:其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言辞之巧,作为反击之策,通过攻击来实现防御”。如汉族《上林献枣》中的东方朔巧用谐音,反驳对手不合理的要求。其二,通过“创造虚假的现象或情况来迷惑他人,使用虚构的身份或名义来进行欺骗,以及把表面的演出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引起大家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认识,做出错误的判断,达到惩罚对手的目的。如壮族《饿不死》中的勒堆使用类似的手段使斗争对象的阴谋失败。其三,以“对手的策略反制对手,从困境中寻求胜利,以及巧妙地掩饰和欺骗以获得优势”的方式愚弄对手,达到预定的目的。如回族《掌柜的真好》中的阿卜杜,都采用将计就计的方式破灭了对方的阴谋。由三种手法相互交错而形成的故事具有趣味性和反讽性,突破了一般机智手段非科学、非逻辑的局限。虽然三种叙述手法的源头、传播与演进等细节难以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叙事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享的一种认知理念。
三、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价值观上的共同性
从民间机智人物故事的内容来看,它们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精神。
(一)追求英勇与正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历史上曾经多次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土,捍卫尊严。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在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中也有体现。如在维吾尔族故事《阿凡提与蒙古骑兵》中,阿凡提用机智和幽默,化解了蒙古骑兵的威胁,保护了自己和同胞的生命财产,十分英勇。在壮族《是臭地不是龙地》中,主人公佬巧使用计谋把财主霸占穷人的地退还给了穷人,与此相似的是苗族的《买鱼种》,老幌用计把霸占鱼苗场的龙员外的鱼苗放到了穷人田地里,这些故事都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机智人物大多是劳动人民的同情者和支持者,他们坚持追求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崇尚善良与感恩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历史上曾经多次帮助其他国家和民族,传播文明,弘扬仁爱。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和感恩的民族精神,展现了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道德风范。在汉族故事《徐文长与老瞎子》中,徐文长在遇到需要帮助的老瞎子或老太太时,不会欺负弱者,反而会用自己的机智和力量为弱者解决困难。这种善良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动物之间。在维吾尔族故事《阿凡提与狮子》中,阿凡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救了一只被猎人困住的狮子。藏族《尼却桑布与白马》《尼却桑布与观音菩萨》的故事中也表现了尼却桑布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负的人或动物的情节。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大都崇尚善良与感恩,这些共同性深深地蕴含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
(三)弘扬创新与进取
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敢于探索的智慧风采。维吾尔族故事《阿凡提和麦穗》中讲述了阿凡提如何用自己的创新和劳动,种出了比别人更多更好的麦子。土家族故事《罗兰娇的故事》中,罗兰娇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艺,织出精美的土家织锦,展示了她的进取精神。创新与进取深深地蕴含在中华民族精神中。
四、结语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通过探讨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不仅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智慧,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些故事中的机智人物往往以弱小者的身份出现,以诙谐、幽默、巧妙、反讽等手法与强大者斗智斗勇,维护自己和同胞的利益尊严。同时,这些故事中也蕴含了深刻的道德观念。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既有相互借鉴、影响、交流的一面,也有各具特色、风格别致的一面,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当前,这些共同性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大宗. 壮族、佬族机智人物故事比较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06(1).
[2] 祁连休,冯志华. 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鉴[M]. 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3] 范佳. 藏族民间文学机智人物形象之当代重构——以阿古顿巴故事为例[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