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泰日记》是清末蒙古族驻藏大臣有泰撰写的一部日记,内容涉及清末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许多内容都是清末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状况的直观反映。本文以《有泰日记》文本为基础,从饮食服饰、民俗歌舞、宗教祭祀三个方面整理归纳有关清末西藏民族交往内容,发现清末西藏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全面、细致、深刻的历史阶段。
有泰,字梦琴,卓特氏,蒙古族正黄旗人。为清朝大学士富俊之孙,驻藏大臣升泰之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三日,有泰被任命为驻藏大臣,但因其在藏期间昏聩无能,颟顸误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一月十八日,张荫棠参奏有泰;同年二月三日,清廷再发谕旨:“有泰身为大臣……着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六日,有泰启程返京,翌年(1908年)二月九日抵京,彻底结束其西藏之旅。有泰在藏期间,为政方面饱受后人诟病,吴丰培先生曾归纳有泰九宗罪,他指出:“张荫棠劾其庸懦无能、颟顸误国之语,虽有过甚之词,皆实有之事也。是藏之速叛,有泰不得辞其咎。”但同时,吴先生也肯定有泰所留大量文献资料的价值:“然其奏疏、公牍、函件,实为重要之史料。”《有泰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是有泰在藏期间所写的日记,为目前所知清代驻藏大臣留下的唯一完整日记。《日记》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其中许多内容都是清末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的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日记》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包括有泰行政办事、日常生活、休闲娱乐、人情往来等方面,还兼有藏中器物、奇闻异录、民风民俗、饮食服饰、风景建筑等诸多内容。在有泰的生活琐碎里,随处可见多民族“三交”的影子。本文从饮食服饰、民俗歌舞、宗教祭祀等方面对日记进行梳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清末西藏民族“三交”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全面、细致、深刻的历史阶段。
一、饮食服饰
有泰入藏后,在一定程度上对藏文化保有好奇的心态,因而将其驻藏所见“不同于中原”者写入日记。有泰所记事物多为其亲见亲闻,随见随写,极为散碎细小,是正史无法触及的生活细节,这些细节是彼时藏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也真实印证了清末西藏民族“三交”情况。
(一)饮食
有泰到藏以后,很大程度上仍保留着进藏前的饮食习惯,并且推及他人。譬如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月初一,有泰“约诸随员吃煮饽饽”。“饽饽”即饺子。正月初一吃煮饽饽为当时北京主要习俗,有泰到藏后仍坚持这一习俗。再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有泰招人修葺园子,并为所雇工人煮粥炖牛肉等。四月初一,有泰“三句钟后至后院一看,遇鹤孙,先看众作工,喝粥后,至柳阴下坐谈,缘今日头门不能停工,特给熬牛肉粥一顿,其中有一阿尼,问王永福,粥乃米熬,如何吃法,盖卅余岁,平生未经吃米,此为第一次,亦可怜矣”。有泰用米熬粥,与藏族人们吃糌粑的传统习俗不同,以至于有阿尼不知米如何能吃。在为工人张罗吃食这一方面,有泰也并未纯用米粥,当年三月十七日,“午又过后院,用牛肠熬萝卜,令作工人吃之,大乐。缘今日应歇工,因头门开工不得去,故又赏其食糌粑、萝卜牛肉并茶叶”。可见有泰在对藏族工人行赏时,对他们的饮食习惯亦有所照顾,故而赏赐中有糌粑、茶叶等。
有泰在藏四年余,当地的饮食习惯也给他造成了一定影响。有泰喜爱饮酒,虽然他对于糌粑一类的藏族传统食物不感兴趣,但藏民用青稞制成一种酒称“䤌”(qiāng),有泰就欣然接受。“午后登楼,晚间大喝䤌”,当地官员眷属亦常送有泰吃食,有泰欣然受之。
除此之外,有泰到藏后,收到大量来自各大寺庙、藏官的赠礼,其中不乏吃食点心。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初七有泰至阿拉塘,在公馆早尖时,对面喇嘛寺“竟有送酥茶、糍粑、锅盔”。酥茶应为酥油茶,是藏民族传统小吃,糍粑流行于南方地区,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小吃。此三者由喇嘛庙一齐送出,可见彼时藏地对中原饮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吸纳。
(二)服饰
《日记》中可见许多对民族服饰的描写,除了明显的藏族风格外,许多服饰也兼具汉满等民族特色,呈现多民族风格交融的特点。例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十七,有泰“午饭后至经堂,看其已用泥捏成土司夫妇二人,一补褂顶帽,一头上似钿子,身穿大领蓝衣(卦)[挂]珠,盖番妇服色,询之,以备后日送祟之用。前拜客,遇娶亲者,亦有女人穿大领衣挂珠,头带似朝帽,无顶,其下人亦大领各色衣,亦顶朝帽无顶,男人则本朝衣冠”。娶亲队伍中女子服饰呈明显藏族特色,而“男人则本朝衣冠”,分属不同民族的服饰同时出现在同一娶亲队伍中,可见当地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
再如至西俄洛公馆时,“副土官朱洛宗吉村皆远接……皆红顶花翎,帽有花无缨、娇袍而无褂,耳戴银坠、大珊瑚环,不华不夷,甚可笑”。顶戴花翎是满族经典服饰,为清朝官员装饰品,而“耳戴银坠、大珊瑚环”则具有明显藏族特色。当地官员着清朝官服,但又“帽有花无缨、娇袍而无褂”,穿着不似内地严谨。且“耳戴银坠、大珊瑚环”,在着清朝官服的同时又保有地方特色,以致有泰发出“不华不夷,甚可笑”的感叹。
无论是民间包纳多种民族服饰的娶亲队伍,还是官方兼具多种民族风格的官员穿搭,都展现了“三交”的多层次、立体化。
二、民俗歌舞
《日记》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一些藏地风俗,如“洗三”“跳弦子”等。同时,其中很多细节也能表明彼时西藏地区多民族文化交融已十分自然密切。
(一)洗三
“洗三”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即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为其沐浴,以求洗涤污秽、消灾免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十七,“因佛保洗三,所送物件太怪,乃牛脊骨一具,酥油一包,为产母贺礼,此为重礼,只好算娥珠所送,如穷家乃䤌一壶,酥茶一壶,如嫌费事,送二文藏钱外,次送小孩哈达一方,搭于身,又哈达一方挂其母项上,又哈达一方应挂其父项上,鹤孙只好逃之夭夭,皆挂在一蜡灯上,实令人笑倒”。佛保是余钊(即鹤孙)与其江古学徐韵秋(即韵姑娘)之子,有泰在《日记》中记述了藏地洗三仪式,与内地不同,藏地洗三,为产妇送去的是牛脊骨、酥油、哈达等具有藏族特色的物品,可见洗三这一习俗传入西藏后,作出了适应当地文化的改变。且有泰认为“此为重礼”,将其算作江古学娥珠所送,算是某种程度上对藏礼的入乡随俗,也是对娥珠藏族生活习惯的尊重。
(二)跳弦子
弦子是藏区盛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也是驻藏官员在藏主要娱乐方式之一。有泰到藏后,僚属常邀有泰跳弦子。有泰在日记中留下了许多关于跳弦子的记录。节日庆典、生日宴会、纳妾娶亲等特殊日子,跳弦子已成为驻藏官员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活动,如“因桐冈前约跳弦子”“十八日拟至柳林备小酌,并跳弦子”“生日非常热闹,汉番官兵皆拜寿,约吃面,跳弦子一日”等,反映了驻藏官员对藏文化一定程度上的接受与认同。同时,在有泰对跳弦子的记述当中,可以发现彼时拉萨跳弦子的艺术形式已不单只有藏族特征,其音乐演奏中还包括汉、蒙等民族的乐器。如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十八,有泰与僚属约看弦子,当晚“跳弦子科房一班人,生意一班人,科房以布帐围之。有唱无舞,仅跳板子,然乐器全,笛子、洋琴、大小弦子、胡琴等”。藏族弦子常以牛角胡或二胡领舞伴奏,而此处,中原传统乐器笛子与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乐器胡琴也参与到跳弦子的音乐演奏中,增加了乐器种类,增强了跳弦子音乐的表现力。
(三)戏曲艺术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蓬勃发展,成为中原百姓主要娱乐方式之一。驻藏官兵将这一爱好带至西藏,时常听戏唱戏,但因远离中原文化区,缺少科班,驻藏官兵大多自演自赏,水平有限,故有泰对在藏所看中原地区传统曲目,常感“甚可笑也”。但驻藏官兵在藏唱戏听戏,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原戏曲艺术在藏传播。同时,驻藏官兵所处文化环境特殊,他们结合自身在藏生活经历也排演了一些新的曲目,如讲述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故事的《送加弥》。“加弥”意为“汉人”,《送加弥》即为一位驻藏营兵宋占奎告退回省时,与其在藏所娶藏女之间的故事。按《日记》记载,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十三日,有泰赴磨盘山关帝庙照旧章,遣夷情。在统领张吉士的操办下,有泰在关帝庙内观看了曲目《送加弥》,并于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该曲目内容,摘录如下:
缘有营兵名宋占奎,实有其人。因母老告退回省,先具结在各衙门,皆仿营规,并有使费,已觉可笑。穿号衣带腰刀下台,在各人面前辞行,自余以次均赏之。遂告其丫头并薛大蛮老婆子。二人,无不哭者。即与算帐,总是宋占奎吃亏,丫头云肚中已有孩子,令其多留养赡。宋占奎将所置物一概不要,遂送行至藏河边。小娃子来要钱,薛大蛮斟䤌要钱。丫头问起添儿女叫何名?因告以生男名长寿,生女名菊花。待后仍要钱,宋占奎本有廿两二锭银,已先给其一锭,只剩一锭,说无法劈开,丫头随由腰内取出一把斧子,真令人无不绝倒。待宋占奎嘱咐守节等语,自己坐皮船内大哭,随去。丫头回家则找喇嘛、汉人,即前之送行托寄家信者,别蜯子、缠头、番子等,无美不备。丫头、薛大蛮跳起弦子,就要嫁人。宋占奎可巧将文书丢下,回来取文书,见家内如此闹热,气极,将文书要到手,拔腰刀乱追一阵,众人进台,自己将帽子扔于台下说帽子绿矣。
这出戏本多年不演,因有泰要看,故而特意演之。值得一提的是,当日“一切唱戏人即营兵”,可知这出戏是驻藏官兵也就是汉人所演,受众也为汉官。该戏内容反映的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现象,是彼时社会生活的写照,也是藏汉文化交流交融在艺术层面的生动见证。
三、宗教祭祀
清末西藏的主流宗教为藏传佛教,而《日记》中却常能见到有关“关帝庙”“城隍庙”等藏传佛教信仰之外的内容。事实上,《日记》所展现的西藏社会除藏传佛教外,还兼有中原地区流行的关帝信仰等多种信仰,甚至藏传佛教的寺院中,也不乏具有中原文化色彩的符号。有泰在长期在藏生活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藏传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一边认为藏民烧草垛、咒洋人是愚昧之举,一边又将各大寺庙送来的佛像认真保存。再到后来,有泰四弟过世,有泰还请喇嘛为其四弟念经,受种种因素影响,有泰在一定程度上对藏传佛教进行了选择性接受。无论是多种信仰在藏和谐共生,还是有泰对藏传佛教的选择性接受,都是西藏地区多民族交往的结果,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包容性。
(一)有泰在藏的祭祀活动
作为驻藏大臣,有泰到藏以后进行了大量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彼时部分中原信仰在藏的状况。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有泰“至关帝庙行九叩礼,文昌帝君前行九叩礼,并衙神、龙神、丹达神、瓦合将军前行六叩礼,马神前六叩礼,药王前六叩礼,灶王前行六叩礼”。丹达神指云南参军彭元辰,他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入藏,因天气寒冷于丹达山殉职。当地藏民视其为神灵,为他塑像立庙,加以崇拜。此信仰后传到拉萨、成都等地;瓦合将军指的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入藏的云南“总镇某公”及其率领的云南官兵,他们殉职于西藏昌都类乌齐的瓦合山,后被清廷敕封“总镇某公”为翊化将军,列入祀典。据《日记》记载,之后三天,有泰一直奔走于各个汉族庙宇。由此推知彼时藏区供奉汉神的庙宇数量可观。这些庙宇所代表的信仰体系不同于藏传佛教。两种信仰在同一地区相互交融、和谐发展,这在其他国家是十分罕见的。而西藏能包容这些不同的信仰在同一片土地繁衍生息,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二)藏传佛教对有泰的影响
康欣平先生在《〈有泰驻藏日记〉研究——驻藏大臣有泰的思想、行为与心态》一书中指出,有泰本人虽然对藏地的一些宗教活动不满,认为其落后,但有时他也会入乡随俗地对待藏地的宗教。例如有泰虽然认为各寺“唪经送鬼”,萨迦寺“放妖”一类的宗教活动甚为“可笑”,但萨迦寺送来三尊佛像,有泰仍花五元钱“买一龛敬贮之”,并龛系桐镶松石。可见有泰对于藏地宗教并非一味排斥。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二十三,有泰四弟病故,同年四月初八,有泰在大昭寺为其四弟念经。“巳刻赴大招,因四弟故,念经一日,托李海山代为办理,喇嘛六十众,一千酥油灯,噶勒丹池巴上座,到时偏殿坐,众文武皆到,番官亦到,送果子两桌以为言羊事,番礼也。请行礼,至正殿三叩礼,如来前三叩礼,又略坐回署,喇嘛送哈达一方,大红,江卡一个,以为吉羊事。”有泰因其弟亡故,故请喇嘛,点酥油灯,念经一日,可见有泰在一定程度上对藏传佛教保有认同态度。且有泰入乡随俗地接受了番官所送的两桌果子,潜移默化之中,藏传佛教和藏地文化对有泰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四、结语
《日记》在饮食服饰、民俗歌舞、宗教祭祀等方面以有泰的视角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清末西藏社会的真实景观。其角度之独特、描写之细致是《西藏志》等正史材料所不及的。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日记》的细节中挖掘出如此丰富的信息。即便这样,本文也未能穷尽对《日记》中民族“三交”细节的整理。从《日记》看,有泰的生活处处充斥着不同民族的特色,清末的西藏是一个民族文化交汇激荡的地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全面、细致、深刻的历史阶段。
受有泰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日记》中部分表述或许主观偏颇,但我们能客观地看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西藏都不约而同地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同时,各族文化也展现出强大的包容性。多种文化碰撞结合,融汇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在“你来我去、我来你去”的双向互动中迸发出了新的火花,共同构筑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有泰. 有泰日记[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
[2] 王宝红. 清代藏学汉文文献词汇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 张云. 西藏历代的边事边政与边吏[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译注[M]. 宋欣然,译注.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5] 李铭. 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研究(1720-1912)[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6] 马国强. 张家川回族婚俗文化传播与变迁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7] 李菲. 空间观念与族群认同[D]. 成都:四川大学,2002.
[8]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4).
[9] 安静.《格萨尔》史诗所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3(2).
[10] 才让. 藏传佛教中的关公信仰[J]. 中国藏学,1996(1).
[11] 陈凡. 诞生礼的古今对比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6(15).
[12] 陈立明. 藏族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J].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2).
[13] 陈鹏辉. 驻藏大臣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收获——评《有泰日记研究—驻藏大臣有泰的思想、行为与心态》[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14] 陈宗荣,张云,格桑卓玛,吕晓轩,梁俊艳,杨涛,李健. 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理思考[J]. 中国藏学,2021(1).
[15] 邓昶. 吐蕃建筑遗存所见汉藏文化交流及其内在逻辑[J]. 西藏研究,2022(4).
[16] 丁耀全. 驻藏大臣有泰小议[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
[17] 顿拉. 寺志所载汉藏建筑文化交流实例探析[J]. 西藏研究,2020(4).
[18] 樊莹,乔壮. 康熙《河州志》所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
[19]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20] 高永久,杨龙文.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内涵与逻辑依循[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
[21] 郝亚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3).
[22] 何洁. 清末川藏沿线地区金融货币与物价略述[J].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3).
[23] 胡瑛.《有泰日记》所见清末拉萨物价资料[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4] 黄孝东,张继焦. 明清时期蒙汉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
[25] 加央平措.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以拉萨帕玛日格萨尔拉康为中心的讨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10(2).
[26] 贾晞儒. 藏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J]. 西藏研究,1992(1).
[27] 康欣平. 驻藏大臣有泰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态度——以《有泰日记》为中心的考察[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28] 康欣平.《有泰日记》驻藏部分史料价值再析[J]. 西藏研究,2017(6).
[29] 康欣平. 前倨后恭:有泰与联豫在西藏期间的交往[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30] 康欣平. 有泰与清末西藏政局的演变[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1] 李德成. 藏传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J]. 中国藏学,2020(2).
[32] 林继富. 从传说到信仰——西藏关羽信仰的演化脉络[J]. 青海民族研究,2005(4).
[33] 桑嘎卓玛,罗旦. 藏族“弦子”歌舞称谓源流考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4).
[34] 石硕,邹立波. 汉藏互动与文化交融:清代至民国时期巴塘关帝庙内涵之变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35] 汪钲.《聊斋志异》中奇邦异国的分析探究[J]. 蒲松龄研究,2018(2).
[36] 王双梅. 浅议清末驻藏大臣有泰——以驻藏期间日常生活为中心[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7] 王双梅. 有泰《驻藏日记》的宗教文献价值[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8).
[38] 王双梅,郝青云.《有泰日记》的历史文献价值[J]. 兰台世界,2014(29).
[39] 王智汪. 论民族意义上的藏文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40] 王子奇,徐百永. 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述评[J].西藏研究,2023(1).
[41] 许锋华,刘晓菲. 以语言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意蕴、基本遵循与实践理路[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
[42] 颜亮,张玉田.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汉藏堪舆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43] 张皓.《〈有泰日记〉研究》序[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44] 康欣平.《<有泰驻藏日记>研究——驻藏大臣有泰的思想、行为与心态》:1[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