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李霨自顺治三年(1646年)入仕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病逝,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其为皇帝谳大狱、拟谕旨、议大政、举贤能,被时人称为“坦园相国”。李霨的个人经历体现了清代早期的政治特点。
李霨作为顺治及康熙中期不容忽视的政坛明珠,“光辅两朝,毗赞太平之业”。对其进行研究既可以深入了解李霨其人,又能以此为切入点管窥清代早期政治。目前学术界对其专题研究尚少,为笔者提供了一定研究空间。
一、家世渊源
明天启五年(1625年),李霨出生在直隶高阳的一个望族中,其家族在当地颇具盛名,受百姓称誉。家族内尚文尚礼,重视对子弟的教育,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李霨家族世代居住在庞口村,其中不乏从政人士,如曾祖东少曾任临洮府经历,高祖师孔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曾官至山西布政司参议。此外,李霨四世祖名俨,五世祖名甫荣,六世祖名德明,始祖名平福,皆有隐德。
其父为李国缙,“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阶光禄大夫,勋左柱国,爵少师兼太子太师,官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敏”。李国缙在朝时期正值魏忠贤当权,魏与国缙同乡,曾多次拉拢国缙,但国缙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不参与斗争。明后期政治环境恶劣,国缙因此养成谨慎老成的从政风格,这或对以后李霨的从政观有所影响。国缙原配陈氏早逝,继室赵氏为李霨生母。《高阳县志》记载李霨“生有异表,目炯炯若岩下电,音吐如洪钟,幼颖悟绝伦”。李霨出生仅七月,其母亲即离世,七岁时父亲李国缙薨,“执亲丧,哀毁如成人”。此后,年幼的李霨跟随继母张氏生活,肩负起生活重担。公自此“无嬉戏,恒戚容”,苦志读书,寒暑不辍。
二、仕宦经历
科举是入仕的登云梯,被称为正途,为士人所追捧。年少失怙的李霨刻苦学习,选择走上科举路。顺治二年(1645年),李霨参加乡试成为举人,顺治三年(1646年)成为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读书,由此开启仕途。
顺治四年(1647年),李霨被授为内翰林秘书院检讨。顺治九年(1652年),李霨成为内翰林秘书院编修。顺治十年(1653年)二月,李霨以编修擢升中允兼编修,同年五月成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读,七月升为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短短两年后,李霨再次升职,顺治十二年(1655年)“升侍讲学士李霨,为内翰林秘书院学士”。李霨在此期间阅读大量文献典籍,潜心学习,提升自我,得到顺治帝重用,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充日讲官,十四年(1657年)充经筵讲官。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考满中,李霨获得加一级并荫一子入监读书的奖赏,可见李霨的从政表现可圈可点。同年五月,“李霨升内院大学士,俱入直办事”。此时年仅三十四岁的李霨已成为宰辅级别官员,被认为是“盖异数也”。可见李霨从政以来做事周到,顺治帝对其青眼有加。九月官制改革,李霨随之成为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顺治十六年(1659年),李霨又加太子太保衔。
如果说前期李霨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扶摇直上,那么顺治十六年(1659年)“票拟案”的发生则为其仕途带来些许波折。顺治十二年(1655年),顺治帝选武进士二十三人,命领侍卫内大臣教习骑射,并特下诏肇行大典,宜加优异。兵部便援此例,以十五年所选武进士刘炎等请旨。内阁票拟后呈进,而顺治帝看后勃然大怒,认为是因为刘炎等为武人,与文职“声气不通”,所以内阁才会做出如此票拟,有“偏怀私见”之嫌,辜负了自己的信任,令将涉事官员严加议处。因票拟为李霨核定,他被降四级调用,这是史书所载李霨入仕后第一次被降级。此事过后,李霨闭门思过,于九月官复原职。这次的降职经历使得李霨在之后的仕途生涯中愈加谨慎细致。
1661年,康熙帝继位,四大臣辅政,复设内三院,李霨由此改为宏文院大学士。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重改内三院为内阁,李霨成为保和殿大学士。康熙十一年(1672年),因顺治实录告成而李霨为总裁官得赐银币、鞍马并加太子太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李霨晋太子太师。两年后,李霨病逝,享年六十。综上,可发现李霨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和小心谨慎的处事风格,获得了相对顺遂的仕途,其履历大致为一条向上的抛物线。
三、政治作为
(一)政治活动
顺治时期李霨身上儒臣色彩较为浓厚,而在四辅臣时期,李霨在政治方面则起到重要作用。其不仅资历深,且熟谙处事之道,往往可令骄横的四辅臣信服。如遇到廷臣议事意见难以统一时,李霨并不在当时参与争论,而是在争论高潮过后“徐出片言定是非”;遇到票拟意见不合适,李霨也不强势指出,而是选择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每于谈笑间旁引曲喻,令闻者心悦,然后徐夺其所是而更正之”。正是李霨此种处事艺术,使得“辅臣每屈意从其言,一时调和匡救,保护善类,霨之力居多”。
康熙帝亲政后,李霨以其老成持重的处事风格很得信赖,谳大狱、拟谕旨、议大政、举贤能皆为其职责。如康熙七年(1668年)五月,因天大旱,李霨奉诏清狱会同刑部审理重囚,将矜疑者减等发落。李霨在仔细调查之后,令七十九人得以减重罪,四十二人得以无罪释放,“民以不冤称上德意”。
再如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乱,康熙帝在平三藩期间经常令李霨起草谕旨,可见其颇得信任。在讨论出战方略时,李霨也是经常参与,入则日夜尽瘁,出则“慎重不泄”,有古大臣之风。
值得一提的是,李霨作为大学士会参与处理折本,并提出有用建议。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初定,福建提督施琅上疏:“请于台湾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一员、参将二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镇守其地。”当时朝中有两种意见,一为支持设官驻兵,一为弃地迁民,李霨等奏曰:“据施琅奏内称,台湾有地数千里,人民十万,则其地甚要,弃之必为外国所据,奸宄之徒窜匿其中亦未可料,臣等以为守之便。”李霨将其中利弊分析透彻,使康熙帝最终选择设兵驻守。
人才是兴国之本,李霨乐于为国家举荐贤能。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下诏开设“博学鸿儒”科,李霨等借此举荐原任副使道曹溶等七十七人,充实了国家人才储备。此外,因李霨资历深,经验丰富,“国家有大典礼必以属公”。
(二)从政作风
谨慎可以说是李霨从政作风的第一关键词。在家中,李霨与人交谈时,音量会控制到使外间人员也听到,避免密谈;在朝中,李霨几乎不与同僚发生正面冲突,若意见不一则通过“旁引曲喻”,委婉表达自身看法。事涉自身时,李霨更是注意避嫌,如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四月初四日,康熙帝在讨论折本环节未看到李霨,询问何故不至。大学士明珠答曰:“魏象枢等奏高阳百姓侵占安州地亩内,有李霨族中子弟,李霨俟事结之日,方敢入直。”也许是受到其父从政风格的影响,也许与其幼年失双亲的经历有关,或者受其汉人身份影响,李霨在处理政务时格外小心谨慎。
勤勉亦属于其从政作风之一。李霨自入仕以来勤勉不怠,位至宰辅之后更是尽职尽责,竟未有一次主动告假回乡扫墓。在皇帝需要其帮助决策时,李霨更是夜半不憩,随时等待召唤。笔者在阅读康熙朝《起居注》时发现,在讨论折本环节,李霨作为汉大学士经常主动提出自己看法,而不像其他汉大学士那般随声附和。正是李霨“夙夜在公”,才使其得以圣宠不衰。
清廉是李霨的又一从政作风。李霨仕途相对顺遂,其人又得皇帝眷顾,在办差期间得到无数赏赐,上到皇帝亲手书写的卷轴,下到众多金锭银币,得者颇丰。而李霨秉持清廉作风,将这些赏赐或赠送给同族,或用于帮助穷苦百姓。自己的生活则简朴肃然,毫无奢靡之物。不仅如此,李霨得圣宠自然引众人交好,而其在面对馈送时一律严词拒绝,使得一时之间无人敢送礼。李霨清廉的从政观正得康熙喜欢,以至于其去世多年后还为康熙帝所缅怀。
博学也是李霨从政生涯中的一大标签。顺治时期,李霨曾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两度充当庶吉士教习,还曾充当过日讲官和经筵讲官为皇帝讲授知识。由此可见,李霨知识渊870b58daf4fc923d4841b057eccb606e博可以为人师矣。此外,李霨不仅精通儒学还旁涉他学,于天文、地理等均有涉猎。李霨注重充实自我,不断提升自己,使其愈得皇帝重视。
四、余论
李霨出生于高阳李氏家族,其父李国缙曾官至明朝大学士,为家族带来“盛世”。但李国缙早早去世,令年纪尚幼的李霨备受苦楚。好在李霨越挫越勇,刻苦读书,以科举打开仕途。作为顺康两朝大臣,李霨为清代早期政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以至于在其去世二十六年后仍为皇帝惦念。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康熙帝令李霨嫡孙李敏启越格升补为提督四译馆太常寺少卿,“以示崇奖旧臣,优录后嗣至意”。此外,从李霨的政治活动中,笔者察觉清代早期大学士儒臣色彩更为浓厚,对于国家政治的话语权尚弱。这或与清朝以明为鉴,防止再次出现权臣有关,也可能受到满汉民族身份影响。李霨的仕途之路历经顺康两朝,其仕宦经历可体现出清初内阁机构的转变和皇权浮沉,其从政作风则有助于分析汉大臣在清初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和皇帝态度。
参考文献
[1] 钱仪吉,纂录. 碑传集.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M]. 台湾:明文书局,1985.
[2] 李占才. 堪称后世楷模的清代秘书李霨[J]. 秘书工作,2008(10).
[3] 李静楠. 李霨及其《心远堂诗集》研究[D]. 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3.
[4] 李桓辑.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M].台湾:明文书局,1985.
[5]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民国高阳县志[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6] 《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 清代诗文集汇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 清世祖实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康熙起居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9] 清圣祖实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