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宴饮文化与礼制文化是两汉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两汉宴饮中的器皿、座席和饮酒,探讨两汉时期君王宴饮之礼对礼制文化的影响。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序》中曾说:“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在古人看来,“礼”是天地初开即存在之事。但在汉初建国之时,礼仪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原因之一便是汉高祖本人对儒家学说的不重视。在史书记载中多次出现汉高祖本人对他人带“儒”字的蔑称,如:“竖儒几败乃公事!”可见汉高祖对“儒”的不屑一顾。可思想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从秦朝的推翻者到汉朝的管理者这一身份的转变之后,汉高祖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在叔孙通制礼后,高祖改变了“轻儒”的思想并感叹道:“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
在汉武帝重用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思想对汉代社会乃至异域海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塑造汉代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力量。其中,“礼”作为儒家思想的关键之一,贯穿了汉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一、饮食中的器皿
《礼记》有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此语明确说明在宫廷中,器皿的种类与数量多少是身份尊贵与否的象征。其中“豆”作为盛菜的器皿,在公、侯、士大夫等不同阶层中呈现出数量递减的趋势。“豆”形可参考图1。
这种递减不仅意味着菜肴数量的减少,更反映了汉代社会通过宴饮器皿的数量凸显身份等级与尊卑秩序的文化。除菜量不同外,《白虎通义》载:“王者所以日四食者何?”“诸侯三饭,卿大夫再饭,尊卑之差也。”身份等级不同,一日吃饭的频次也不同。通过在饮食方面对儒家礼法的尊崇,可体现出阶级的差异。
除了数量上的不同外,宴饮器皿的材质也同样是等级制度的体现。《汉旧仪》记载:“太官尚食,用黄金扣器;中官、私官尚食,用白银扣器,如祠庙器云。”可见君王饮食多用黄金装饰的盛菜容器,而宫廷中的女眷则主要使用白银装饰的食器。这种材质的差异体现了身份与地位的差距。实际上,这种食器的差异化并不仅限于宫廷。《盐铁论·散不足》中的记载便是明证:“今富者银口黄耳……中者野王紵器,金错蜀杯。”在民间宴饮中,通过使用不同规格和材质的食器,同样能够区分出主宾身份的差异、尊卑地位的不同。
这些器皿不仅仅是饮食工具,更是礼制思想的载体,它们的使用潜移默化地让百姓接受并遵循礼制。通过这种方式,汉代政府在百姓心中播下了尊卑有序、和谐共处的种子。
二、饮食中的席位
官方饮食中的席位也处处有“礼制”的影子。先秦时期对官方饮食中的席位有严格要求。坐席的数量体现了不同身份的尊卑等级。《礼记》载:“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同时,不同身份的贵族,在饮宴中位置亦有不同。《礼记》载:“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饮食活动中的规范秩序更为敏感和重视,这种对权力结构的安排甚至渗透到宴会的每一个微小细节之中。以楚汉相争时期的宴饮过程为例,项羽在安排座位时:“项王、项伯东向坐”,“沛公北向坐”。根据历史学家余英时的看法:“‘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的说法是当时的通义。刘邦居北向席面不居西向席,乃因北向坐是最卑的臣位,而西向坐尚是‘等礼相亢’的朋友地位也。”这种座位的排列体现了当时权力关系的微妙变化。可看出宴饮上众人的席位与主人定义的身份有关,不同的朝向席位代表着与会者的不同身份。坐席的朝向与权力等级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楚汉战争的结束,其规范化的席位安排依然被继承。具体席位、主客座位的安排是按照与天子的血缘和亲疏来区分的。这样规定的座位次序在宴饮中是为了凸显不同人的身份地位,其亲疏远近一目了然,通过天子自上而下的视角差展现出君主对待不同人的区别,以方便各个位置的人了解彼此身份。自然,越靠近天子的地方,其地位则越高。汉文帝带着一众亲随驾临上林苑,窦皇后与慎夫人陪伴同行。在宫中两女经常同席而坐,这次自然也并排而坐。“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文帝大怒,袁盎则说道:“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哀帝时期,王莽也通过座位的礼仪来维护等级尊卑。“莽案行,责内者令曰:‘定陶太后藩妾,何以得与至尊并!’彻去,更设坐。”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当时宫廷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更突显了饮食座位的安排可以维护和强化等级制度,以区分权力主次,规定等级尊卑。为了宣扬皇权至上和等级秩序,就连皇帝本人也要严格按照“礼”的要求执行,否则尊贵如汉文帝也依然会被儒生指责。
东汉时期,东向座依然是主人席位。在汉代,礼仪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宫廷,也深入到民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薛小林说:“座位安排作为礼仪制度中的一部分,在民间宴饮中得到了广泛的执行,成为体现血缘亲疏和身份等级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乡亲酒礼’中,座位的安排非常讲究。通过不同的座位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出参与者的身份等级和血缘关系。这种座位安排的方式,实际上是礼制思想在民间的一种体现。”儒家通过制定宴饮中的位置安排和饮食礼节,向百姓宣扬尊卑等级的观念。在长期的饮食生活中,百姓逐渐受到了这种礼制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宴饮场合,还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汉代统治者通过精心设计的席位之礼,向诸侯宣扬“礼”的重要性,确立皇帝作为大宗的道德权威和政治领导地位。这种礼仪的展示不仅限于宫廷内部,更通过普赐牛酒等方式,将礼仪的规范延伸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使无数的“小家”都能按照爵位和年齿的秩序来行饮酒礼。这种做法强化了统治者对“大家”,即整个国家的道德引导和政治控制。席位之礼不仅仅是一种礼仪制度,更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通过饮食等日常生活行为向百姓灌输尊卑等级的观念,以彰显君王权威。
三、“天之美禄”
历史学家柳诒徵曾说:“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汉代官方饮食中的“酒”和礼制息息相关,可通过饮酒之礼以区分尊卑。在汉代,酿酒技艺与酒的产量都有新的突破,因此酒作为饮品快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东汉时期,酒可以帮助买官。《三辅决录》注孟佗从张让处买官:“平陵孟佗字伯郎……后以葡萄酒一斗遗让,即拜为凉州刺史。”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酒是宫廷宴饮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后汉书》载刘玄:“日夜与妇人饮宴后庭。”汉代大儒孔融有云:“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在宴饮中,酒既是招待臣子的饮品,也是调节关系的纽带。在宴会上,酒可以缓和气氛、化解矛盾,使整个宴会氛围融洽。在“鸿门宴”中,场上气氛紧张。项羽赐予樊哙的卮酒,缓解了紧张的氛围。
饮酒的礼仪也十分烦琐。《礼记》载:“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取屦。”饮酒之仪包含四个核心环节:拜、祭、啐、卒爵。“拜”,即君臣间的跪拜。臣子要向君王行跪拜之礼。“祭”,乃饮酒前之仪式,长者将几滴酒轻洒于地,以示对土地的敬意。这与祭祀酒礼有较大差别。“啐”,乃进酒前小口轻抿并赞美其味,《史记》载“利爵弗啐也”,《史记集解》引郑玄注曰:“啐,入口也。”“卒爵”,就是把杯中酒水喝完可以见杯底,这代表对主人宴饮的尊重。汉初,众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于是汉高祖请叔孙通制礼。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众臣十月朝贺。“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由此看出,在汉VhFfUR30S8eKw3ajfdlAwKST1kpdEoXQD+TZjXzsyTs=初,虽然饮酒之风盛行,但没有儒家礼仪的教化。叔孙通制礼后,饮酒的礼仪才在汉朝被重视。叔孙通制饮酒之礼以维护皇帝权威,区分尊卑,知天子之贵。
两汉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跪姿相交。敬酒之时,因身体受限,无法直接碰杯,故只能举杯示意。身份低者向高位者敬酒时,要双膝跪地,上身挺直,双手持杯高举过头,此谓“膝席”。反之,身份高贵者向低位者敬酒,受敬者须离座伏地以表谢意。《汉书·窦婴传》载:“已婴为寿,独故人避席,余半膝席。”窦婴此时失势,因此当他向众人敬酒时,昔日旧友“避席”,而其他人则“半膝席”受酒,此举彰显了对窦婴的不敬。这些细节深刻展现了汉代敬酒礼仪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意义,同时也说明,在汉代社会中,敬酒礼仪成为区分主客态度、衡量人际关系亲疏的重要标尺。同时,对于不同身份的人,敬酒的礼仪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可知,两汉时期,宴饮上的敬酒礼仪也发挥着区分尊卑、维护等级的作用。
正如英国汉学家胡思德(Roel Sterckx)所说,汉代宫廷宴饮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隐秘舞台,而酒则是隐晦的秘密武器。在酒桌上不能随便移动他人酒杯,不然就会被认为是失礼的。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吕后在宴会上赐两卮鸩酒让惠帝异母兄刘肥饮下,此举被惠帝警觉。“太后恐,自起反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这一事件说明汉代宫廷宴饮对酒礼的尊重程度很高,稍有反常便会引起怀疑。这些根植于礼制思想的酒礼,在汉代官方饮食中得到了较为严格的遵循。汉代宫廷宴饮不仅是一场品尝美酒的宴会,更是政治斗争与礼制思想的交汇之地。不同的身份行着不同的酒礼,以此凸显上下有别的阶级秩序。
冗杂烦琐的礼节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官方致力于通过宫廷宴饮的“礼仪”培养人们“尊卑有序”的思想。这一思想要求社会各阶层人士恪守礼仪规范,在宴饮等社交场合举止得体,确保上下有序、贵贱有别。
四、结语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期,汉作为秦之后的一个新统一的国家,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汉代的宴饮文化不仅是汉代贵族生活的一个缩影,更是汉代礼制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礼制深深地烙印着秩序的理念,从食物的器皿与数量控制,到宫廷宴会的座位安排,再到宴饮过程中酒的各式礼仪,无不遵循着严格的礼制规定。汉代君王通过宴饮来区分身份尊卑的行为,体现了其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用心。
参考文献
[1] 孔颖达. 礼记正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班固. 汉书:第四十三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礼记注疏:卷24[M]//阮元.十三经注疏: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陈立. 白虎通疏证[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5] 孙星衍. 汉官六种[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6] 王利器. 盐铁论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2.
[7] 司马迁. 史记:第七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8] 余英时. 史学史家与时代[M]. 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14.
[9] 薛小林. 秦汉时期宴饮活动中的政治秩序与权力运作[J]. 中国史研究,2022(01).
[10] 柳诒征. 中国文化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11] 范晔. 后汉书:第七十八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 司马迁. 史记:第七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 杨天宇. 仪礼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