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学思想探究

2024-11-09 00:00:00杨翠林
中国故事 2024年10期

【导读】孔子认为,礼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理念。《论语》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礼的具体内容,如祭祀、宴会、婚丧嫁娶等。孔子强调个人应该遵循礼仪规范,与他人交往时要以礼待人,礼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基础,礼乐制度与国家治理有着密切关系。

一、礼乐制度的内容

(一)祭祀之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古代至关重要,《论语》中多处提及祭祀的形式与要求,内容涉及祭祀对象,祭祀者的态度、着装等方面。古人祭祀既注重形式和细节,更强调要有真实的哀思之情。

祭祀是为了巩固家族血缘关系,使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稳固。孔子主张“非其鬼而祭之”,乃是受周朝祖先崇拜的影响,祭祀对象是同族祖先,是宗法制度下“亲亲”思想的体现。从祭祀的形式看,祭祀十分注重细节,从着装、祭品到祭祀器具都有严格的规定,《乡党篇》载“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祭祀之前要斋戒,沐浴的时候要备有用布制作的浴衣,斋戒时要改变平时的饮食,居住要换个地方,不可与妻妾同房。从祭祀的态度看,孔子更注重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认为要表里如一,肃穆恭敬。《八佾篇》提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强调祭祀要身体力行,要投入哀思之情,如果只是敷衍一下,甚至请别人代替自己,就失去了祭祀的意义。“哀”在祭祀中是重要的情感标准,真挚的“哀思”是对祖先和神明的敬意和缅怀。

(二)与人交往之礼

《论语》中的人际交往之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以“仁”为核心的交往原则。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八佾篇》有言:“人而不仁,如礼何?”想要达到仁,必须遵从礼。人在与交往时,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使自己的行为归于礼。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并提出四条具体措施,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仁是礼的核心,但仁并不能独立于人际伦常之外,一人独处便无法为仁,同时“仁”也在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是达到“仁”的途径,所以孔子很重视“礼”的学习。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正是在强调“礼”对于社会交往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所以要通过学习“礼”,在社会立足。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懂得礼节,才能在与人交往时举止得体。

(三)国家治理之礼

礼乐制度是孔子实现政治思想的重要工具,他多次强调礼仪礼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恭、慎、勇、直,皆属美德,然无礼犹不可行,无礼会劳碌、畏惧、犯上作乱、刺痛别人。孔子把仁与礼联系在一起,并且体现在国家治理中。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论述了礼乐对治国的重要性,还进一步说明了如何使礼乐正常运转,那就是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乐不兴、政治混乱的真正原因在于社会阶级混乱,故而必须拨乱反正。进一步说,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认真践行“礼”,因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统治者好礼则能修己,才可以成为万民表率,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和宗法等级关系。只有建立起规范、稳定的等级秩序,确定各阶级的等级和名分,统治者的声音和影响才能逐层浸染到民众,政事才能顺利开展,继而使礼乐兴,刑罚得当,百姓安稳,国家才能兴旺。

二、礼乐制度兼具道德与政治意义

(一)礼乐的道德意义——塑造君子人格

“仁”与“礼”是互为表里的,儒家强调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并通过“礼”的形式表现出来。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礼乐教化可以培养仁德之心,使人懂得尊重他人、关心社会,从而塑造君子品格,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通过学习都有可能成为君子,强调君子品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是学礼达仁的知识基础,不学诗则难以启发人性之仁,故而礼乐教化的第一步就是学诗;修身之本在于礼,由诗开启的仁德并不完善,需学礼以立德。君子之道包含了仁与礼,开启仁德后还需通过礼加以约束和规范。礼使人相互敬重和睦,懂尊卑,有礼数,仁属于人的道德意识,而礼属于人的道德行为,仁与礼互为表里,由仁所发轫的修养在礼的规范性下达到一种自然的道德状态。乐的作用在于陶冶人的志趣,使人自发归向德、归向仁,使人心达到一种平衡,在不失自由、不受约束的前提下,自觉遵守礼的规范。通过由诗发仁、以礼立人、以乐成性形成了理想人格的人,孔子称之为君子。

在古代,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可以称为君子的重要标准。儒家倡导的道德以“仁”为核心,包含了“孝、恭、慎、勇、直”等方面,但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徒有道德却缺乏礼,做事就会过度,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只有受礼约束的道德才可称为真正的道德。换言之,礼对于德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

(二)礼乐的政治意义——治国安邦

礼乐维护等级制度。孔子认为若要消弭战争、稳定国家,实现天下大同,仅仅满足民众的物质需求还不够,国家还应该实行礼治,推崇仁德,以礼乐教化民众,培养君子人格。孔子倡导的礼乐制度旨在构建一个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社会体系。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基石,通过规范各个阶层民众的举止和礼仪来维持社会秩序。礼乐制度强调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应该确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在这样的等级制度下,不同阶层的人各司其职,才能使社会正常运转。同时强调统治者在其中应该发挥带头作用,上位者应该成为人民的楷模,推动整个国家的道德提升、规范人民行为。上到君王、下到庶民都应以礼来规范自身行为,故言:“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王贵族要以身作则,遵礼守礼,展示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方式,来影响和引导庶民,这样自上而下、身体力行才能培养民众遵守礼仪的意识,使社会成员能够自觉地遵循规范、履行义务。大到祭祀祖先,小到欣赏舞乐都应遵守礼制,不可僭越。

礼乐调节人际关系。古代的人际关系体现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君臣关系中。在家庭关系中,孔子将“孝”与“礼”结合起来,“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对父母要面带悦色,要在物质和精神上赡养父母,父母离世,要依礼举行丧事。孝道的关键在于不违背礼节,父母生前要依照礼节去侍奉,死后依照礼节去祭祀。在社会关系中,礼乐制度体现在与人交往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孔子在射礼中强调“君子之争”,鼓励具有礼让精神的良性竞争。孔子认为宽广的心胸是一个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故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对年长者,孔子秉持敬老尊老的态度,子曰:“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在君臣关系上,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统治者对臣子以礼相待,臣子就会对统治者忠诚。孔子本人在君臣关系上更多的是以身作则、事君尽礼。《论语·乡党》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堂的表现,他时时处处以礼事君,以至于有人认为孔子是在对君主谄媚,实则是孔子感伤于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希望通过自身遵礼守礼的行为改变这种状况。

三、礼乐的价值意义

礼乐所维护的等级制度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悖,但礼乐制度所倡导的“礼”与“仁”在今天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社会和谐

《论语·学而》有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仪礼节的学习可以使人亲和友善,以和为贵。以“仁”与“礼”为价值向导,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促使社会各方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共同的礼仪和规范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样的,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依然积极地践行礼,以礼待人、以和为贵,减少冲突与不和谐因素,共同面对风险和挑战。

(二)提高个人修养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修身是基础。当代社会,物质充盈,但个体信仰和精神追求往往为功利和欲望所蒙蔽,此时,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个体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才能在家庭、社会各个层面上发挥作用,推动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王启发. 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4] 李建. 论孔孟教化的思想及其意义[J]. 齐鲁学刊,2006.

[5] 黎红霞. 孔子的礼乐人生模式[J]. 湖南大学学报,2023.

[6] 焦荣.《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D]. 兰州:兰州大学,2020.